考研时,学硕和专硕录取人数相差多少呢?哪个多?

学硕是指学术型硕士,即通常我们说的本科毕业后参加全国统考,直接录取的硕士研究生,要求全日制在校学习3年。

专硕是指专业硕士,是需要本科毕业3年或专科毕业5年后才可以报名的,也是全国统考,但是难度相较学硕的考试容易一点,可以选择全日制也可以选择脱产学习,通常学制为2-3年。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鼓励高等教育的政策,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也在不断增加。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8年考研报考总人数已高达238万,比2017年增加37万人,增长18.4%,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

而且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专业硕士的报名人数呈现大幅度的增长。按照2014-2017年的学硕与专硕录取比例,据推算2018年的专硕录取人数已经首次超过学硕的录取人数。





专硕不是每一个专业都有

一所高校,研究生招生是学硕、专硕一起招。现在专硕早已经不是以前的专硕了,以前专硕比学硕低一等,现在差不多和学硕同一个水平了。因为专硕还分了个全日制和非全。

学硕是每个专业都招,专硕是部分专业。

现在很多高校录取人数是专硕多

研究生在扩招的时候是扩招了专硕,所以到目前为止,很多高校专硕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学硕。

一所高校2019年的专硕学硕数量,专硕(包含非全)远远超过了学硕。

看下表,专业硕士的专业相对是比较少,但招的人数却很多。

专硕比学硕的费用高。

专硕和学硕的差距很小了

在就业上,不是说专业型硕士重实践培养,就一定比学术型硕士找工作占优势。在用人单位看来,二者之间没有很大区别,在招聘的时候只是会看专业,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招人的要求基本都是全日制研究生即可,不区分学硕或者专硕。




周围有不少朋友的孩子在上研究生,都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多,竞争激烈,考试不好考!朋友孩子上研究生,有的上三年,有的上两年。

上三年的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向是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培养从事科研创新的能力;上两年的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向是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偏重实践能力。

考专硕比学硕理论知识相对于简单些,但实践能力要比学硕强。专硕的考查内容会相对简单,考上专硕的概率比学硕大些。

每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总人数没有减少,只是部分学校增加了专业学位硕士的招生计划,学硕相应缩减。

一般学硕可以调剂到专硕,但专硕不能调剂到学硕!

想考研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报考学硕或专硕,不管报考学硕还是专硕,都要努力学习!相信你们一定达到所愿!




学硕、专硕的设置和招生人数是学院领导根据学院导师情况、学院条件在考研期间进行确定的。一般来说,对于考研专硕录取人数较多,学硕录取较少,比如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对于外校基本没有学硕,就算保研也只能保研专硕,招生几百人,但是学硕屈指可数!

1.学硕招生少,专硕招生多是趋势。

现在各个学校都在加大专硕的招生人数,减少学硕的招生人数,同时大部分保研的学生都倾向于保研学硕,这就导致考研的时候专硕录取人数较少,学硕录取人数较多。比如我们保研的学生去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面试的时候,80%以上的人都是报名学硕,专硕报名都报不满,最后大多数专硕都是调剂过去的!未来,学校对研究生扩招肯定也是扩招专硕的招生人数!

2.学硕和专硕的区别现在没有那么大。

很多学生报考的时候都会纠结是报名学硕还是专硕,其实现如今的学校对于学硕和专硕的培养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培养年限也都是3年了,社会的认可度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在校招的时候也不太会因为学硕还是专硕而区别对待。

保研的学生更愿意去学硕仅仅是因为保研的学生想要读博的意愿可能与考研学生相比更大一些,考研的学生为了能够降低考研的风险反而更愿意报名专硕,因为专硕招生人数一般较多!

3.考研选择学硕还是专硕?

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我认为还是以难度来决定报考哪一个。因为时间真的耗不起,未来考研难度随着人数的不断上涨肯定是不断增加的,因此我建议在区别不大的情况下选择难度较低的保证自己的上岸。

对于部分院校来说,说不定学硕反而简单,我认为考核难度还是要和一些数据报录比、复试分数线、录取最低分、录取平均分等结合起来。

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关注和私信我!




从当前大的研究生培养趋势来看,专硕的培养规模会进一步扩大,这也符合当前产业领域对于高端应用型人才需求持续增加的趋势,目前在产业互联网的推动下,计算机领域的高端应用型人才缺口还是比较大的。

专硕是近些年来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改革措施,目的就是把高端人才从教育、学术和科研领域的“内循环”,扩展到产业领域的“双循环”,这不仅会提升高端人才的培养规模,同时也能够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人才支撑。近些年来,很多学校都更重视专硕的培养,不断扩大专硕的人才培养规模,有的学校还会采用缩招学硕的方式,来把更多的名额留给专硕。

学习规划要与发展规划相一致,如果未来想进入到教育、科研等学术领域发展,那么选择学硕是比较适合的,而且学硕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直博,这也会节省一些时间。如果未来想到产业领域发展,比如到IT互联网领域发展,选择专硕是完全可以的,而且专硕还有三点优势,其一是学制短,其二是创新空间大,其三是有更多机会接触行业场景。

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选择学硕还是专硕,除了要考虑到自己的发展规划之外,还要考虑到目标学校的招生情况,如果留给考研同学的名额非常少,而且往年的分数也比较高,那么一定要慎重考虑,毕竟考研不是目的,读研才是目的。

即使对于有继续读博计划的同学来说,选择专硕未来也是可以考博的,只是在读研期间要有所侧重,要考虑为读博奠定一个基础。

最后,如果有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和科研等问题,可以向我发起咨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人数   目的   全日制   难度   招生人数   硕士   区别   科研   研究生   学术   领域   未来   学校   学生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