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汽车工业到底是什么水平呢?

印度和中国的本土汽车工业差距有多大?真的像网上所说的至少差20年?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中印之间的对比一直是热点话题,今天我们就来对比下,中印的汽车工业。网上有言论表示,印度本土的汽车工业至少和中国有20年的差距,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销量对比

从体量上来说,印度汽车市场和中国不在一个级别,根据数据统计,2020年印度乘用车销量为242.8万辆 而2020年,中国国内汽车销量为2531.1万辆,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是印度的十倍还要多。而中国2001年汽车销量是247万辆,从销量上来说,印度和中国整整差了20年,网上说的中印汽车产业差了20年的确不是空穴来风。

再看本土品牌,2020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下降至38.4%,同比下降8.1%,自主品牌的总销量大约为972万辆。作为对比,印度两个自主汽车品牌,加起来卖出了27.6万辆,占比大约是11.4%,可见在印度,国外汽车品牌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

在印度,占据绝对统治的汽车品牌的铃木,市场占有率接近50%,韩系车的现代和起亚㛑占据了大约20%的市场份额,丰田本田大众这些在中国比较强势的品牌,在印度的销量一般。

实力对比

比完了销量,我们再来比比质量,印度的自主汽车品牌,有一定市场销量的其实只有塔塔、马恒达两个。

关于塔塔集团,很多人最熟知的是,它是捷豹和路虎实际的控制者,2008年,美国遭遇严重的金融危机,福特集团濒临破产,不得已出售了捷豹路虎给印度塔塔集团,价格是23亿美元。塔塔集团在印度无疑是一个巨无霸,掌握着印度各个行业的大部分资源,整体营收规模上,塔塔集团的年营收超1000亿美元,按照2019年的平均汇率计算,折合7000多亿人民币,在2020年最新的世界五百强排名中,塔塔集团排名337位,要高于日本的三菱重工和富士通,以及国内的中国航天、中车等公司。

虽然实力雄厚,但是造车业务只是塔塔集团一项小业务,塔塔集团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车型,NANO曾经是其销量最高的车型,这是一款微型车,比日本的KCAR还小,NANO的车身长度仅为3100mm,只有驾驶侧有后视镜,配置也非常低,没有安全气囊,没有空调,没有ESP,没有防撞梁,没有方向盘助力,最可怕的是,这辆车不是焊接而成的,而是采用的黏贴工艺,简单来说,就是胶水粘上的。但是这款车的售价极低,只有2500美元,大约1万多一点,NANO满足了印度人的汽车梦,曾经是印度的热销车型,10年下来卖出了22.9万辆,但是如今已经停产。塔塔集团目前卖的最好的一款车是Altroz,搭载1.2T涡轮增压发动机,依然是一款微型车,能够输出85马力和113牛米,动力一般。

而马恒达本来是制造农业机械和商用车的,近年来也开始生产柴油车,主要生产越野车、皮卡,马恒达的Thar就一比一还原了牧马人。

总体来看,印度的本土汽车工业还比较初级,依然停留在廉价车的阶段,缺少能拿得出手的高端产品,印度从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开始研发制造汽车了,但是发展成果却不尽如人意,本土汽车工业十分羸弱,虽然有捷豹和路虎作为印度汽车工业的遮羞布,但是整体实力依然和中国相差甚远。




印度汽车工业按照销量排行,全球第五。按照汽车工业的健康程度来说,排名在德国,日本,美国,意大利,中国之后,位列第六。

全球汽车工业销量排名:


印度不是一个汽车出口大国,并且全球主要汽车消费国家。基本上都建立了汽车产业链。

这也就形成了,丰田,本田,大众,福特,等汽车巨头在全球各地大量开设工厂的主要驱动力。

因此,印度市场的汽车销量,同其产量,基本持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印度13.2亿人口,汽车消费的能力。

汽车市场的消费能力,是支撑汽车发展的主要因数。

印度汽车市场的主要玩家是哪些?

这里我拿了MARKLINES的2019年印度各厂家汽车销量的数据。


这是2019年印度销量前五的汽车品牌。累计销量达到310万台。其他一些厂家销量大约50万台汽车。

印度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并不是塔塔,塔塔确实是印度制造业巨头,但是印度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是玛鲁蒂铃木,这是一家印度政府和铃木公司合资的企业。

并且玛鲁蒂铃木是印度SUV销量的第一大品牌。

塔塔是印度最大的本土汽车品牌生产商,类似于中国的奇瑞汽车。

印度的汽车产业链:


上面我们讨论都是,汽车主机厂建设情况。汽车产业链,其实才是整个汽车发展的基石。印度的汽车产业链发展如何?

因为,印度政府并没有对汽车行业进行限制,所以外资厂商进入引入,可以100%的控股子公司。中国在没有放开汽车市场之前,都是中国企业控股,所以就有中国企业占比51%,外资企业占比49%的情况。

类似于有一汽大众,上汽通用,广汽丰田,北汽奔驰等等,这类合资汽车品牌。

外资汽车品牌,在印度的零部件国产化率一直不高,很难有达到70%的情况。

要知道,汽车冲压件,发动机,汽车电子等等产品,在中国都是有完整的供应链。甚至有一些中国的零部件厂商进入到tier1队列,tier2队列中。

所谓的tier1,tier2队列,在汽车市场的含义,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供应商级别以及实力。例如博世汽车,大陆电子这种就属于tier1,比亚迪也属于tier1队列。


掌握汽车产业的工业自动化,以及汽车制造的各种工艺,这才是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实力。

汽车工业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制造业发展的水平。

这句话,不是吹牛。我们用一个数据来说明一下。

2019年,中国汽车工业增加值11.5万亿,房地产行业增加值15万亿,家电行业工业增加值1.5万亿。

我们都知道,这些年大家都在提房地产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从整个数据能够看到,汽车市场比房地产少不了多少。

同时在2020年,疫情到来之时,五菱,比亚迪都转产做口罩,并且速度非常快。这也能够看出,汽车工业对于自动化,工业生产工艺的掌握,在应对紧缺物质生产中,非常的必要。

这就是为什么说,汽车工业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反馈之一。

印度汽车工业,同中国的差距目前还不小。并且,印度想追上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这其实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需要GDP提升,人民富裕起来,这才是汽车工业发展的重点。




印度是亚洲继日本之后第二个进行汽车制造的国家,也是全球第五大汽车生产国与第四大汽车销售市场,然而尴尬的是,在国际市场上,即便是将已被塔塔收购的路虎、捷豹算在内,印度汽车的出口量在全球汽车出口市场的比重,也还没到0.2%,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汽车工业发展非常早,基础相当好

虽然当年英国的殖民统治,从印度掠走了大量的财富,给印度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然而客观来说,英国人也极大促进了印度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比如在英国人的无心插柳之下,印度成为了亚洲最早拥有铁路与铁路网的国家,印度刚刚建立时所拥有的铁路里程,我国直到80年代末的时候才勉强达到。

此外,英国人临走前,给印度留下了当时在亚洲规模最大基础最好的工业体系,从硬件条件方面来说,印度当年发展工业的基础要比其他国家好很多。

不仅如此,印度本身拥有非常丰富的铁矿资源,靠近中东这个世界石油宝库,从大多数方面来说,印度要发展汽车工业都不是很困难的事情。美苏争霸的时候,印度是全球罕见的能够一手拿卢布又能一手拿美元的国家。

虽然底子厚,但发展相当慢的印度汽车产业

印度面积大约30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3.5亿,各方面的条件都相当不错,然而印度的工业发展程度并不怎么样,按照总值来计算,印度目前每年的制造业增加值,竟然还比不上资源匮乏而且人口仅5000多万的韩国。

由于印度本身的工业水准就不高,主要以各种轻工业为主,汽车工业在印度工业经济当中所占据的比重,也就非常低了。

去过印度的小伙伴就会清楚,印度的街头大多都是日本铃木汽车,其次是现代。虽然印度的汽车工业发展非常早,目前有的汽车品牌也不在少数,可直到今天,印度汽车工业主要还集中在小型车、微型车的生产领域,竞争力很差。

独树一帜的“印度式汽车合资”

通常来说,在国际上跨国进行汽车企业收购与合资建立车企生产的模式非常普遍,而一般的话双方的股比也是对半,在技术、资源等置换领域也比较平等,然而印度发展汽车产业,也大规模进行收购与合资,但是印度的收购合资方式却有些另类。

近些年,印度与大众、丰田、本田等国际著名车企之间都有过合资合作,然而印度方面往往不会进行技术交流之类,其运作模式几乎都是纯粹印度出钱让外国车企来印度建厂生产。

虽然这么做也有很大的好处,那就是印度国内出产的汽车价格都非常低,基本能够满足自身需求,但不好的是,长久以来印度为发展汽车业与外资合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其本身的汽车产业却基本没有什么实质发展。

印度汽车仍旧处于小微车阶段

从现在印度汽车市场销售的各种车型来看,印度市场的消费主力仍旧是面包车之类的小微车,印度十大畅销车型,清一色都是日本铃木、韩国现代、日本本田等品牌出产的入门级车型,这些车型在印度意外的国际市场几乎都难觅踪迹,在印度却畅销不衰。

虽然印度的汽车产量巨大,但印度汽车在国际市场上极其罕见,除了名义上属于印度塔塔的路虎与捷豹之外,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印度汽车,主要以三轮车、农用机车之类为主,而印度汽车的主要销售地,是非洲的少数地区。

印度汽车工业的薄弱,也是工业整体实力欠缺的缩影

汽车工业想要强大并非易事,世界上所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都拥有相当强悍的工业整体实力。日本、德国与美国自不必说,即便是韩国,其制造业增加值位居全球第六位,也并非是个工业小国,反而相当强悍,相比之下,在二战之后选择去工业化的英国,其汽车工业也随之不断萎缩,甚至将路虎与捷豹这两大品牌卖给了印度

换言之,汽车工业想要强大,就必须要有其他工业的强盛,然而印度工业生产规模与水平,都依旧相当滞后,引以为傲的仿药业,七成以上的关键原料都要从华进口,作为工业支柱的纺织业,其纺织机械大多来自中国、日本与韩国。正因为印度大多数基础工业的长期发展滞后,使得印度汽车工业虽然起步早基础好,却仍旧发展得令人唏嘘。

整体来说,印度的汽车工业规模在国际上来说并不算小,但是考虑到印度毕竟是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度,汽车工业规模较大也属于正常,然而印度的汽车工业无论是从产量、销量与出口量方面来说,不仅与日本德国等传统汽车产业大国相去甚远,即便与韩国等相比,也有相当大的一段差距,即便与华相比,印度汽车出口量也仅为我国的一个零头。

粗略算一算,印度的各类汽车品牌也有二十多个,此外还有诸多的合资品牌与收购品牌,然而在国际上几乎听不到印度汽车的名字,虽然塔塔汽车名声在外,但事实上出了印度本土,塔塔汽车也几乎没有国际市场。印度的汽车工业并不发达,不仅是与汽车工业强国比不了,即便与我们比,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




印度的汽车工业的概括就是:大而不强。

作为一个世界第二大人口的国家(马上快要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印度的汽车市场很大,然而拥有如此庞大的消费人口的印度,本应该像我国一样爆发出强大无比的市场效应,然而却受制于国家的发展,导致其汽车工业发展缓慢。

其实,印度具有非常良好的工业底子,自英国人撤出印度以后,印度基本上具备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但是就是拥有这么良好的条件的印度,其发展水平之低下实在是不堪入目。

据统计印度目前整个国内拥有的汽车数量还不到五千万辆,一个十三亿多人口的国家汽车消费市场还不如拥有七千万人口的德国。

而且印度的每年的汽车销量几乎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各种小型车,微型车,要知道这些车在国际市场基本上没有竞争力。

衡量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水平往往都是看他的的高端汽车。

像老牌的发达国家几乎都有几个镇场子的高端车,而发展水平的低的国家就没有拿得出手的汽车。

当然,印度的汽车工业不强,我们自己的汽车工业水平也好不到哪里去,也就这两年异军突起的红旗开始冲一冲高端的消费市场,其他大多都是中低端的,总之我们未来的路还有很长。




嗯,怎么说呢,第三世界算不错的。当然,中国也算第三世界国家吧?中国比印度强,其实吧,俄罗斯汽车工业也不怎么样的,(军用的很牛),民用的很渣。但是不管怎么说,人家印度也能自己造汽车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印度   汽车工业   铃木   本田   汽车   销量   日本   国际市场   中国   汽车品牌   人口   水平   工业   集团   品牌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