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河南考生人数不断增长,别的省份不给名额?

河南考生砍掉40%,再去跟别的省比高考录取率,因为很多省份一半左右的人在初中升高中就分流去读中专了,而河南虽然号称一半的录取率,然而300分可以有普高上,部分民办高中200多都可以,自己去考虑这一半录取率中的水分,这里面应该有十来万。再一个是复读生,平均水平也有16万的样子,第三个是中专对口,也有十来万,所以说应届普高也就60万到70万的样子。这个数据最近几年是比较准确的,这也是为何河南20年高考报名116万,小年份也会有90来万考生。

河南的高考状况是前10%很牛,去别的地方不说211了,省属一本应该是可以的,但是后面40%真的很渣,就是为混而混,现在河南的中专都是连高中可能都进不去的学生去读的,这样的比例问题很大,高分越来越内卷,低分越来越滑坡。高考的名校主要指望外省,但是一般院校基本上要靠本省自身,别的省份支援实在是杯水车薪。

我老家所在的市辖县,300左右的分数可以上高中,这些年高考人数多是因为前些年高中把关不严,现在开始把关严,也要三年后才能看出来效果。以后应届生的录取率会上升,但是不要用现在的因去看以前的果。

河南19年普高录取率是51%左右,号称历史最低录取率,仍有约78万升普高,想上普高仍有方法,一个是等到录取结束后的高价班,一个是去民办高中或者当地水平较差的高中,最少还能多十来万普高,再加上复读生,复读生规模约16万,又是百万考生。

河南的问题必须河南人自己解决,莫向外求,增加省内大学数量,增加大学录取人数,向中央要资源,要政策,这些措施每年都在做,但是在百万高考生面前仍显得杯水车薪。

作为河南的家长一定要清楚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知道孩子的水平,是能走211还是普本,是大专还是职业院校,如果从初中就发现孩子学习不行,而家长又没有钱没有闲来帮助孩子提高,还不如提早规划。如果这个家长不懂教育,又不懂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成绩就一味的塞到高中随波逐流,那么这个家长是又懒又蠢。身边总有大学生的家庭,向别人请教下,总有老师的电话,向老师请教下,手中总有手机吧,向网友请教下。作为河南的家长和考生,与河南的教育一样,莫向外求。

我是复读走了省内的普通本科,最近这些年也审视了自己,河南高考的大环境是很不好,改变不了环境就努力的改变自己,努力提升自己成绩和省内排名,剩下的交给天意。




河南省把学渣来冲基数,要名额,这种事是不能得逞的。河南考生砍掉后面的40%,再去跟别的省比高考录取率,再去要名额。




河南省市我国唯一高考人数超过100万的省份,加上省内知名高校数量极其有限,所有河南省的高考竞争异常激烈,这也引起了很多的河南考生及家长的不满,但是吐糟归吐槽,自身的现状如此,想通过外部的改变几率还是比较少的,就比如大家吐槽北京考生考清华、北大容易,考985、211大学容易,它天生来的优势,再怎么吐也没有多大的作用。

那么我们来看看河南省的高考部分数据,通过数据来看看河南高考现状。

河南省高考人数情况对比分析

河南省的高考报名人数及增长情况怎么样?我们来看看具体的历史数据。

2019年河南有初中毕业生141.19万,普高招生74.98万,普高毕业67.99万。那么2019年毕业的普高学生,属于2016年的初中毕业生,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16年河南省普高招生人数为69.53万,当年初中毕业生人数为129.5万,那么普高升学率为53.7%。

同样有数据可查,2018年河南省普高毕业生人数为66.08万,而2015年高中招生人数为67.98万,当年初中毕业生人数为123.62万人,普高升学率为54.99%。

从上面的两大数据来看,河南省的普高升学率基本上处于54-55%左右的范畴,与目前网络上所谓的河南省大部分初中毕业生都可以读普高的论调完全不相符。但是每年河南省高考参考人数比较多,主要原因可能就存在于复读生人数的多寡上。

比如2019年应届高中毕业生人数仅仅有68万不到,但2019年河南省高考人数为98万,其中参加全国统考的学生人数为78万人,从上面的数据差距来看,除了专升本和对口升学之外,统考学生数与应届高中毕业生人数的差距并非过于悬殊,复读生的占比也并非高不可攀。

河南高考录取,别的省会不给名额?

很多高考学生、家长及网友都不是很清楚,教育部针对高考大省及西部省份的录取招生,有专门的支持政策,要求众多沿海省市、高校对高考大省、西部学生的录取给予支持。其实很多高校的招生计划中,给予河南省考生的照顾政策非常明显。

比如2020年重庆大学在部分省市的招生计划情况:安徽230人、广东140人、甘肃129人、广西203人、贵州200人、河北200人、河南240人、湖北179人、湖南206人、江苏147人、山东195人,除西南省份招生计划比较多之外,投给河南的招生计划是国内最多,仅次于四川的685人。

再比如湖南大学,2020年招生计划中,河南355人、湖南624人、湖北239人、重庆145人、四川215人、河北169人、安徽189人、广东250人等,同样的数据,除湖南外,湖南大学投放计划最多的也是河南省。

大家可以随意抽查几个学校,招生计划分配给河南的量除了本省之外,一般都不会太少,基本上可以说,河南考生的占比还是不错的。

所以,看了上述数据之后,就不要再说全国各地的高校不给河南考生指标了,非河南省内高校,分配给河南考生的指标当然也不可能太多,这样也会引起整个招生计划体系的倾斜。

总结

河南省高考人数过多,对于河南省的高考学生来说,升学几率竞争的确过大,特别是名校的竞争,更趋激烈,有时候虽然绝对数量比较巨大,但相对数就很少了,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出生在河南与出生在北京的差距,这虽然是人为的差距,但目前来说,只能说是天生的差距罢。




各个高校在各省投放的名额,基本上是固定的,当然有政策影响,会让这些名额发生一定的变化,比如扶持西部地区发展,会把东部一些省份名额,调到西部,但是,绝对不会因为考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增加名额,否则其他省都会效仿,不严格执行中考50%的分流,让绝大多数学生上高中,然后来增加基数,你觉着可能吗?

再一个,站在大学的角度,人家是选拔成绩优秀的人才,不增因为河南省人数多,就多给名额,然后把分数降下来,收了一批差学生,高校没有这个义务,对吧?

河南省是唯一一个高考人数超100万的省份,高考竞争激烈,但是,实际上,多数学生是没有竞争力的,只是充当了分母而已,真正厉害的,还是分子上那些学生,这些学生和分母多少没多大关系,和其他省也差不多。

当然,对于中等生而言,竞争还是残酷的,因为大量高考复读生的存在,挤压了他们的升学空间,河南省每年有20%左右的复读生,这些复读生虽然不一定能考很好,但是复读一年甚至多年,考个本科或者一般一本还是有希望的,年复一年,积攒了大量的复读生,让高考人数更多了。

现在解决的办法,就是河南尽快加入新高考改革,一旦改革,复读生就会失去优势,甚至不适应新高考,出现无法复读或者不再复读的情况,这样对于应届生是个福音,可以解决升学难题,你觉着呢?




自己省内的事自己玩,不要麻烦兄弟省市。

很多省市人口负增长,河南正增长,是好事。至于名额,各省招生人数是固定的,国家教委不好改,也没法改,否则,要出大乱子的。

部分名校对于特别优秀的省市会扩招一些名额,这个可以争取。教育好的省市,在中考时就刷掉50%的考生,这个措施很残酷,也很有效。有读书天赋、学习认真的学生进高中,教学进度和学风都有保证,高考整体分数高。这个可以学习。

国家鼓励社会办学,自费的大学还是很多的,可以选择。考不上好大学,去国外留学的学生也多,有的初高中就去了。最省钱的是自考,宽进严出,口碑比三流自费大学要好。当然,跟二本是没法比。

当前,每年大学毕业生800多万,工作比工人还难找,为什么还一窝蜂似的走读大学这根独木桥?河南政策有很大问题啊!仗着人多就想夺取别省利益,别省也会仿效,这会造成优汰劣胜,对国家利益不利。

还有一个办法,把户口迁移到人口少的地方去。很多地方有买房落户政策,户口迁过去就能享受该省的教育资源。这个办法比教委改变政策容易多了。




说到别的省份不给名额,这不能怪别人了。就象国家与国家交流一样,都是礼尚往来的事,你没有足够的资本,就没有输出的本钱了,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就是,自身教育的整体质量问题。河南的教育质量,一直以来就是比较贫瘠的,尽管四面八方都把教育搞得热火朝天的,可河南人并没有重视教育理念,只顾多生增长家属势力,也可以说是增添家庭劳动力吧!然而这种把教育理念置之不理的行为,最终导致整体素质教育的停滞,等到明白过来时,已经是太晚了,哪怕比别人再勤奋努力一倍以上,也是无法赶上别人的步伐,因为别人正在高速铁路上行驶着。拿什么资本去追呢?只好是走一步看一步罢了,慢慢来莫着急也。

第三,河南的重点大学少,二本院校也是捉襟见肘,就是较好的职业技术学院也是为数不多。这就导致了自身储蓄能力有限,与别省交流互助功能失去前提条件。从高考全国录取的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互补互利合作关系,也就是说,越是教育发达的省份高校就越多,而且档次也相对的较高,这样在相互之间有一种共同的感染,那就是在相互之间录取的比例较大。这是什么歧视问题,而是对教育质量的认可度加分。这样不仅提高相互之间的教育成绩,而且更好的促进教育向前提高的保障性。

许多人对自己的失利感到所在地区的不满,但事实上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到是自身与别人差距的不明白。为什么中国有几个省的教育都那么的优秀呢?其中原因就是投资教育不仅是当地政府的事,实际的上也是每个家庭对教育认识和重视的结果。只要每个家庭渴望教育兴家立业,就一定会促成相互之间比学赶帮的学习新风尚,最终集成区域性教育追求的发展,然而又在发展的基本上收获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形成网。使教育不断更新发展壮大,使整体教育蓬勃发展欣欣向荣,从而达到满足和需求。

其实这种情况不只是河南一省的不足,全国有许多这样的问题存在。西北地区都是这样尴尬的局面,只不过是国家投资大,加至东中教育强省的偏向性帮助,应该算是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不久的将来,也许达到他们想要的目的吧!不过目前只能在过渡中起步,毕竟差距是明显摆在那里的,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腾飞吧!

所以说,自身的问题很重要,并且还要有一股拼命三郎的精神追赶才是。毕竟别人起步早而且又快人一步,只能发很大的努力才能缩短距离,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要再妒忌别人了,找自身原因才是唯一的选择。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人口多,所以考生多是很正常的。

而因为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水平,导致河南的本科高校非常稀缺,高质量的本科高校更是凤毛麟角。211高校仅有郑州大学一家,而985高校更是一所都没有。

所以,本地高校无法吸纳本地学员,而给外地的名额就更少。

各省之间的学员名额是互换的,比如你给我100个211的名额,那么我也等比例给你这么多的名额。但是这导致一个结果就是河南省的学生想考上好的学校真的太难了,2010年河南本科录取率比全国平均低了10个百分点了。

为此2016年之后,国家开始实施生源计划调入调出,河南作为10个生源计划调入的省。其他省将更多的名额投向了河南,所以2016年以后,河南的考生录取率提高了不少。

但是在一本录取率,特别是211和985的录取率上仍显不足。

在这方面,河南要做的就是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一方面深挖本地教育资源,例如现在郑大已经成为双一流高校,河南大学也在积极申报。

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大与其他学校联建力度,将名校的分校尽量能争取过来。

希望河南的教育越来越好,也希望所有的河南考生都能有一个好的学校。




2021年高考全省报考人数,总共104.6万,其中普通考生共有79.07万人,对口招生考生6.98万人,专升本考生18.74万人。已经参加高职单招已录取的20.4万人。

河南省的高考人数多是有很多原因。


看看人口大省的2021年高考报名人数:

广东65.5万

山东58.8万

江苏49.97万

四川51.4万

河北48.5万

湖南37.2万

浙江30万

安徽54.2万

湖北48.48万




二组数据说明一切

录取率那么低的情况下,竟然录取分数还那么低!

有70万的学渣理科考不到385,文科考不到447

当然优秀顶尖的是非常不错的,尤其从清北的优等生排名中(图三)可以看出河南的顶级考生非常不错的,但是渣渣太多,这么多渣渣提高升本率谁接受?




对于此种观点作为河南人的我谈下自己的看法,什么叫别的省份不给名额呢?同是中国人同是一张考卷考出来的成绩,为什么不均匀录取呢?这本身对于作为人口大省的河南人极度的不公平。因为历史原因河南省985高校没有一所,而2Ⅱ只有一所可人口上亿的河南考生们怎么上好的大学呢?是我们河南省的考生不努力'还是我们河南省的考生不优秀。为什么在别的省份考600多份就上清华进北大的,我们河南人却700分却进不了呢?为什么别的省份考500多分进一本,而我们河南人考500多却连专科也上不了呢?难道我们河南省的人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不能受到公平公证的对待呢?高考是全体中囯人的高考,从本质上对待全体中国人应该一视同仁的,而不应该分别对待教肓资源更应该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河南   名额   考生   省份   人数   录取率   河南省   河南人   省内   省市   差距   高中   高校   数据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