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那么大的企业,怎么会负债几千亿呢?

只有大企业才会有机会背上巨额负债,真要是一个小作坊,也就没可能负债如此巨大了。

目前恒大的负债,可不是几千亿,按照纸面上的说法,那是1.97万亿元。但你以为,这个1.97万亿元就是尽头了吗?那就是“图样图森破”了,这个1.97万亿的所谓负债,也仅仅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罢了,更多的负债是埋在水里面,还没被看到,也无法评估具体数额有多大。

这个1.97万亿负债是躺在恒大集团财务报表上的债务,也就是说,这些债务确实是以“债”的形式存在于账面上,但实际上,是有更多的“债”,用其他方式存在着。

比如,现在没人能确认数额大小的是,那些“明股实债”的数额到底有多大。所谓“明股实债”,就是借的钱还不上了,就将债变成了股份,让债权人拥有公司部分股份。恒大这些年成立了无数的子公司、孙公司,这些公司全是在玩这种“明股实债”,而这些股份实际上就是“债”!如此牵扯到的金额可就远远超过了账面上的那一点点的债了!对!1.97万亿的债务,在这些“明股实债”面前,就变成了一点点的欠款了。

更卑劣的是,恒大最近几年在疯狂分红。许家印夫妇是最大的股东,占股达77%,因此这种疯狂分红的钱谁拿得最多呢?大家可以去查查恒大的分红记录,然后用小学数学就能知道许家印分走了多少钱。也就是说,许老板在知道恒大的现状时,还这么疯狂地分红,这代表了什么?

最最卑劣的是,恒大最近几年疯狂借海外的美元债,然后给出超高的利息率,据说最极端的会有超过20%的利息率。然后,恒大拖欠国内债务,认真履行每一笔海外美元债,尽量不违约。于是,恒大如此认真对待“美元债”,就让我浮想联翩了!那些超高利息率的美元债,是真的债务吗?给那么高的利息率,是不是涉嫌洗钱加资金外逃呢?

至此,许家印已经不把恒大当作事业了,这是一个挣钱的工具,所以恒大负债多少,他会在意吗?所以,恒大就背上了如此巨额的债务,以及那些“明股实债”数不清的债务!




就这么想打个比方吧。

恒大在做一款商品,预期每个卖100块就能赚很多,他觉得前景广阔,于是开始造很多这种商品。

商品也有成本吧,我们算每个商品的成本是60块,但恒大想造太多商品了,可是他手里的钱只够造五个商品,所以他向银行借钱,跟商家赊账,利用自己大公司的招牌先打白条,只要全部商品都能卖一百块,他就能赚大钱并还清所有人的钱。

可是还没等他造好,这个原本能卖一百块的商品突然降价了,市场价值只能卖60块了。这样一来算上员工工资,办公场地等各种成本算下来,恒大已经注定赚不到钱要亏本的。

大家都知道恒大要亏本了,商家也不愿意再借钱给恒大了,银行也不愿意借了,员工也恐慌要工资了。

但恒大的商品还没造完,现在手里只有剩一堆造到一半的商品,放市场上根本无法售卖,资金链一断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

恒大就欠了这么多钱了。

更可气的是,本来公司资产就不够还债了,恒大高管老板们还掏空公司资产,搞几百亿的大股东分红。

相当于把本应还债和给员工发工资的钱高管们都自己收入囊中了,现在欠的这么多钱说白了都是人祸。




恒大这么大的企业为什么负债这么高?简单来说,就是许家印杠杆翘得太猛,在房地产行业顺周期时,这么做让恒大赚得体满钵满,但是当前这个市场行情,恒大自然“惨不忍睹”。

第一,房地产中的杠杆玩法

过去的二十年,黄地产是疯狂的。市场里不断上演,饿死胆小,撑死胆大的故事。老百姓们买房一犹豫,价格就飙高不少,房地产企业也是一样,争先恐后拿地,大家都怕错过赚钱的大机会。

咱们买房,一般三成首付,虽然也是翘杠杆,但是这个杠杆率有限。房地产企业家大业大,如果遇到野心勃勃的企业家,那杠杆率可是吓人的。

在这样热烈的背景下,各家房地产商都疯了似的调整盈利目标,2017年12月,泰禾地产的老板黄其森在公开场合夸下海口,2018年,泰禾集团销售额的目标是再翻一番至2000亿元,恒大的许家印自然也不会甘于人后。

高杠杆当然能够带来暴利,但是别忘了,高杠杆的风险也成倍累加。

第二,房住不炒才是当前的政策主旋律。

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转向也是恒大亏损的重要原因。

房住不炒政策刚出之时,还有很多人认为这又会是一阵风的政策,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个“红线”丝毫没有放松的意思。

监管层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之大,前所未见,房地产行业本身也不再处于朗朗升起的上升周期。

雪上加霜的是,最近监管层给房企划定了三条红线,恒大地产全部“中标”,这进一步加剧了恒大的经营困境。

对于高杠杆企业而言,抑制他的膨胀,他的资金链就容易断裂,而高负债让企业本身的风险抵抗能力就很差。

最后,压死恒大地产的是“债务”。

刚开始,恒大自救的方法是融资,然而,经营状态的恶化,让银行和资本都不敢靠近恒大。而融资受阻,又会进一步扩散恒大的资金危机。

此后,恒大只好求助“商票”,然而,商票只是缓兵之计,对于企业,最多也就是等一段时间拿钱被企业白嫖一段时间。恒大的债务就此呈现在世人面前。

数据显示,恒大一年内到期的贷款+商票高达8200亿元 ,恒大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宏大的负债。许老板有很大的关系。

这房地产简直就是个巨大资金。需要融资几千亿。然后周期又非常长。你要把房子盖好。之后卖给其他人。这简直就两三年的周期。光这些本金。产生的利息。一年都多少亿呀。这是非常可怕的。

跟许老板这个人有很大的关系。过去做什么什么足球啊?搞什么跨行业?什么赚钱,他干什么?什么出名,他干什么?借银行几万亿?以前还胡瞎胡闹。这钱奖金制度是无底洞。最后玩儿不转了。跟他这个人的文化素质。而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恒大如果倒闭了。就是他这个人干出来。

现在的政策妙。政策人物。你房地产也发生了改变。政治觉得。现在的房子造的太多了。产生了很多的不良的东西。很多城市都是鬼城。没有产业,没有人员。盖那么多的房子。没有收回本金。也没有人去住。简直就是浪费社会资金和资源。

现在的80后和90后。思想意识改变。我们有钱可以玩儿手机。我们为什么要买房子呢?一个人负债几百万。我想这一生都还不清吧。我们玩个手机开心。我们买个房子,一辈子痛苦。我在痛苦当中。我想90后现在的思想都改变了。人的思想决定行为啊。

房地产是一个大周期。现在很多周期当中。很多行业都破产了。我想房地产也会逐渐走下坡路。以后就没有人买了。这个房地产。过去十年辉煌了。现在总下坡路。社会的发展就是这样。




恒大房产以精装为主、注重园林绿化,开始做得很成功,后来,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土地抵押周转资金、人员等各项费用支出、监管无力及其它企业不断崛起至房产销售变慢,诸如此类之一系列原因,造成资金无法及时回拢,出出现严重债务危机。




实际上做企业的都会有负债,尤其是做大企业的,有负债是再正常不过了,事实上,懂点基本常识的人都了解,这么多负债不太可能在两天内或是一两个月内就能处理掉的,大型企业的钱全是灵活运用起來的,放到手上的资金实际上 非常少,恒大自然都不除外,假如经销商或是别的合作方短时间不信任恒大,那麼就会造成一系列的舆论压力。

社会上经常听到一句俗语,凑热闹不嫌事大,近期恒大发生一些难题,让很多人看热闹,乃至很多网民盼着恒大不太好,事实上很多人对恒大的情况还不太掌握。

据我看的资料上显示,作为一家规模庞大的企业,恒大在赚钱快的同时,花钱也是十分之快的。首先,企业股东的分红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据悉,从2015年至今,恒大集团的分红总额已经超过了500亿港元。作为恒大集团的最大个人股东,许家印一个人就分红了超过400亿。

还有就是,除了耗资拿地之外,恒大近年来还加大了对旗下多元化业务发展的布局力度。举例而言,单单在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中,恒大就投资了超过400亿元。但是却迟迟未见成效,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车业务还未给恒大集团带去盈利。

我认为,虽然近些年来恒大赚了不少钱,但是花的钱也同样不少。如今的恒大想要解决债务危机,只能寄希望于出售旗下的一些核心业务和资产了。除了新能源汽车和物业之外,恒大地产旗下的大量地皮也是非常值钱的。如果恒大下定了决心,想要解决自身的债务危机还是不难的。




恒大那么大的企业,怎么会负债几千亿呢?这个问题其实恰恰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正因为有几千亿的负债,所以才会撑成那么大的企业。房地产企业通常都是空手套白狼的。而且把空手套白狼编为教科书奉为经典的。

通常一个完整的建设过程是这样的:

1.先画一个蓝图。用这个房地产的蓝图和概念到处去融资。

2.与政府沟通拿地。尽管可能是拍卖的价。但这里面到底用多少的价格拿到地就是艺术?通常这个阶段,政府一旦拍卖了土地,就要求马上交钱的。

3.一拿到地马上建设。同时组织营销人员做好模型就开始销售了。用户付楼的钱其实也是用银行的按揭贷款支付的。房地产公司用提前销售的房款,可以付建筑费。也可以偿还银行的贷款。

上述三个环节需要一气呵成,而且中间间隔的时间越短越好。这样房地产公司自有资金的压力就越小,尽可能全部都通过银行以及买房者的贷款来解决房地产建设当中的资金需要。

据恒大的今年中报显示,中国恒大资产将近2.4万亿,负债总额将近2万亿。所以,恒大负债不仅仅是几千亿。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中国恒大的所有者权益也就4千亿。

由此可以回答前面的提问了。恒大那么大的公司,为什么会负债那么多?因为他2.4亿的资本里面,除了自己有4千亿以外2万亿都是借贷。

估计由于恒大决策失误,把许多的房地产建在了偏远的地区,冷门的地区,没有人买的地区了,造成恒大资产变现缓慢,资金链紧张。

买房的人看见恒大要爆雷,更加不敢买房,恒大人这才感到危机来临了。#新媒体##自媒体##微头条日签##我要上头条#























不是说1.9万亿吗?这么快就有大佬给他消(平)了几仟亿,救恒大于危难之中!许老板真得感谢这位贵人!/




对巨无霸企业来说,负债几千亿跟闹着玩一样。恒大集团正如同它的名字永恒广大,因为它的负债可不是几千亿这么少,而是大约19700亿,也就是1.97万亿。其实这些巨无霸企业几乎都离不开负债,比如铁路集团的负债就高达5.57万亿。那么恒大这么大的企业,怎么会负债几千亿呢?再回答这个问题前,您看完我的经历就明白了。

我在2013年时进入了一家准备上市的企业,当时企业以重型设备制造为主,公司发展前景十分优越,车间生产如火如荼,而且公司还拿到了海外大订单,开始渐渐走向世界。老总看好了这次大机遇,便决定将步子迈大点,可成本回收太慢,资金周转不过来,于是老总开始加速研究企业上市程序,一边又到处跑着抵押借钱。

拿借来的钱加速制造,提升年销售额和订单量,然而大型设备由于耗费资金体量大,回收成本又慢,看似很挣钱,但也很压钱。

仅仅玩了一年,销售额是上去了,同时债务也上去了,作为一家靠负债壮大自己的民营制造企业,若手里没有流通资本就意味着暴露风险。果不其然,过了不到1年,危机还是来了,由于没办法及时还钱,跟银行的大量债务出现了违约,公司爆发了信贷危机。银行内部系统都是互通的,一旦一个银行爆发了不良信用,那么其它银行也会跟进。

可企业跟银行借的钱都变成大型设备了,这些设备收回成本太慢,公司想要运转,就必须继续借钱生产,否则公司就玩完了。但银行不管三七二十一,他们只认钱不讲其它。于是银行不但不借钱给公司,而且还冻结了企业名下所有的账户,就这样,一个如火如荼准备上市的企业一夜之间倒下了!

倒下后才暴露了出来,企业负债尽然高达数亿元,但企业生产的大型设备虽然也值这些钱,但一时半会根本就收不回成本。由于利益链如同大自然的食物链一样,一个地方出问题,随之而来的则是一连串的问题。由于公司实在没有办法偿还银行债务,公司无奈宣布破产!

后来资不抵债,破产后欠了银行几个亿,还欠了工人过千万元的工资,其中包括我的3.5万元。如今我从依然事建筑工程机械行业,对建筑公司的运作也算是略知一二。因而不难看出,负债越多的企业,就意味着企业越大。值多少钱的公司,就可以从银行拿到多少钱的现金,正可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话形容恒大集团一点也不为过。

恒大集团作为巨无霸企业,它能负债1.97亿,就意味着经过银行的评估,恒大市值1.97亿。企业拿到钱,就可以买地,可以盖小区,然后将地抵押,或者将小区抵押,就又可以借到钱继续拿地或者盖小区。然后发展新公司,让新公司上市,接着将公司股份抵押给银行,继续借钱……

随着过去20年房地产业的腾飞,用这种复制滚雪球的经营模式,壮大了许多涉及到房地产的企业,其中还包括王健林的万达集团、潘石屹的SOHO集团、还有耳熟能详的李嘉诚大佬等等。

看到这肯定有朋友会疑惑,既然企业不断拿钱壮大自己,正是因为有抵押了才会借到钱,这些资产在,那么说负债是不是说不过去呢?

其实也不是说不过去,当恒大集团负债1.97万亿时,就意味着恒大集团借过1.97万亿,这些钱来自股份,或者来自地产以及其它产业,如果跟银行借了1万亿盖了小区不但卖不出去还降价了呢。如果恒大股票以每股50元的价格抵押给银行贷了1万亿,然后股票出现暴跌呢!

那么债务危机注定要爆发!股票跌破银行的成本价,银行就会强制抛售,如果卖不出去,就会成为了企业债务。正在盖的房子卖不出去还已经降价了,公司一旦债务危机,就有可能出现烂尾。实际上烂尾楼就是这么来的。

俗话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恒大集团的经营情况从它过去一年多股市的反应中就能看出来。

下图1:中恒大,代码HK03333,去年最高时每股28港币,今天收盘为2.63元,跌幅超过90%,今天市值仅有348.5亿港元。

下图2:恒大物业,代码HK06666,今年3月以来17.7港币每股现已跌破4港币每股。现在的市值仅有443.2亿港币。

但最惨烈的还数恒大汽车(下图3),今年4月份最高时每股70.85港币,如今每股仅有3.53港币,市值只剩下344.8亿港币。

(图1)

(图2)

(图3)

仅从恒大这3家上市公司来看,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恒大旗下的资产缩水了就超过1万亿港币,这还不算其它的上市公司和其它实物资产。由此可见,如此庞大的企业,其实负债几千亿,甚至一万多亿实属正常不过。




恒大负债几千亿跟恒大之前的决策失误关系密切

首先恒大的负债里几千亿只是有息负债,加上其他负债,应该有1.9万亿元,至于现在是否降低了不得而知。

恒大的债务危机据说与若干年前海南的海花岛项目有关,那次项目亏损严重,加上国家近年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恒大首当其冲,受到严重影响,恒大在各种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布局都出现问题,房屋卖不出去,资金无法回笼,但要投资买地又要钱,只能借贷。如此循环,最后就成为现在这个负债累累的现状。当然这跟许家印本人的决策失误和无序扩张有很大关系。近几年不仅进军金融理财,还有汽车,在这些行业都执行跟房地产一样的模式,注定难以成功。这也是恒大负债严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这里是悟世居士,原创观点,欢迎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巨无霸   利息率   企业   杠杆   港币   债务   危机   成本   资产   资金   银行   集团   商品   财经   房地产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