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乒乓球运动中的长胶现象?

对号入座!使用长胶乒乓球爱好者看看你是属于哪一类的长胶选手

长胶由于与反胶完全不同的胶皮特性,使对其性能不了解的乒乓球爱好者很难适应,往往成为比赛中获胜的利器。特别是在业余乒乓球爱好者中使用长胶的大有人在。

乒乓球是世界上唯一允许使用不同性能器材进行比赛的运动,对头脑的反映和适应能力要求非常高,所以说乒乓球是聪明人的运动。这是乒乓球的独特魅力之一,同时也是推广乒乓球困难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国际乒联认证允许在正赛比赛中使用的长胶性能并不太怪异,与这样的选手交手其实很有乐趣,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潜力和锻炼心理素质,对广大乒乓球爱好者来说还是很有意思的。

多年与业余长胶选手交手,渐渐总结出几种长胶选手类型,看看使用长胶的你属于哪一种?

1、为了不吃发球,用长胶来接发球。这种想法的人很多,接不好发球弄一块长胶贴在反手,基本上只有接发球用一下,其他时候还是用反胶进攻。这样的爱好者基本上能用长胶磕,其他长胶技术没有掌握,其水平主要看反胶的技术。

2、反胶水平难提升,为了赢球换长胶。一般业余乒乓球爱好者基本功不扎实,到达一定层次就很难提升。这时候与其用反胶获胜艰难,不如换成长胶可以迅速赢一批不适应长胶打法的选手,甚至可以赢很多以前自己用反胶肯定战胜不了的人,这是很有成就感的。

3、年龄增大体力下降,使用长胶保持竞技水平。很多业余高手年轻时两面反胶或者直拍单面反胶全台进攻。年龄增大体力下降时很难继续这种打法,胜率下降。这时候换成长胶打法,即可以节省体力又可以保持竞技水平一举两得。

4、喜欢钻研长胶技术者。这种人其实是最可能成为长胶高手的,他本身就是头脑聪明愿意琢磨的主。长胶的各种技巧实际上比反胶要多得多,对时机的把握要求很高。要是充分掌握了削、拱、撇、刮、顶,会拨,会弹击长胶高手,一般人根本不是对手。而且这种人一般发球都超好,你以为会打长胶就行了,其实也得能接住他的发球才行。

长胶其实跟反胶一样,都是需要良好的手感和基本功。只要对长胶性能了解,反胶选手与长胶选手的比赛还是在拼比实力。所以反胶输给长胶不要总归结到器材上,还是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是正道。




业余选手在比赛时如果遇到一个长胶选手就会感觉很别扭,或者说长胶选手总是不太招人待见。——其实打长胶的人乐在其中,每每看到对手被长胶折磨的失误连连时他们常常自鸣得意,或许这就是打乒乓球的乐趣吧!

长胶打法自有其存在的意义。千篇一律有什么意思,百花齐放才更有意思。一帮球友中有一两个长胶打法的选手也是一种变化和调剂。

我们乒乓球群里就有一个打长胶的选手。他可以说是酷爱乒乓球,他打球非常较真。他怕输,有时候“装聋作哑”,输了也不下去,也可能是太投入了吧!

刚开始认识他的时候我打不过他,我不适应他的打法。他身体素质非常好,扣球力量大,打的非常投入。我那时刚刚由直拍改成横拍,所以我与他打的时候就用削球。他很乐意与我打,我们因此也成为了好朋友。我以防守为主,他可以得到练习,所以他总约我打球。

我也乐在其中。慢慢的我也就适应了,我们水平差不多,后来就互有胜负了。我尽力把球回到案子上去,尽量减少失误,他的失误就开始增多。我削过去的是比较长的下旋球,他没有特别好的解决办法,他拉的球比较慢,我可以继续削过去,而且削过去的球弧线低,也比较转,他回球质量就不会很高。他搓过来的是上旋球,我就可以进攻。

有一次我们正在打的时候,他突然停下来,在球桌上捡起一小点木屑。我走过去看看,他说他刚才不小心球拍碰到了球桌,结果碰掉了一点点木屑。他把那一点木屑用纸包好,然后继续打球。

我问他为什么还捡起那一小块木屑,他说少那一小点木屑拍子用着就感觉不对劲,别扭,觉得轻了,发力不好。回去后用胶粘上,这样就不会感觉到拍子的变化了——我当时感到很惊讶:这才是高手呀!

他开车带着他的长胶球拍到处去打球,以此为乐趣。又过了一段时间,我赢不了他了。他比我用功,而且善于思考总结。他比我年纪大,而且比我更热爱乒乓球运动,所以他是一个高手。

因为他的缘故我不排斥长胶选手,特别是比赛的时候遇到长胶也不慌,也常常有击败长胶的记录。

在评论区谈谈你的经历?

关注百姓体育,欢迎一起讨论交流。




长胶就只是乒乓球运动的多种胶皮中的一种而已,难道也可以独立出来,称为一种“长胶现象”么?可能是说它的回球怪异,比赛成绩不稳定——怪异的缘故吧。

对于长胶的怪异,我们从其诞生之初的现象说起就行。据说,最初是乒乓球老前辈张燮林在练球过程中,偶然将一块颗粒较长的胶皮贴到了拍子上,结果回球特别“怪异”,对手很多失误。他便开始使用这种“怪胶皮”征战沙场,使得自己的削球防守威力更大。

于是,在乒乓运动中,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乃至大量的球员使用长胶。也就是说,长胶在出现之初,就是以“搞怪”让别人不适应、多失误为主,为自己创造机会而得分甚至最后获胜。

现在的长胶,在专业队当中已经很少出现了,有点也是那些防守型削球手在使用,其他的专业的现在大概只有美女选手周欣彤吧。因为长胶,再怪也是被动防守为主,专业对抗中获胜实在是太难。

可是在业余选手中,长胶却是依然大量存在,甚至还有一种说法“长胶治业余一绝”。现实还真的就是这样,在业余比赛中长胶的威力是真的不小,虽说很少有长胶选手夺冠,但是比赛中却是常见有业余乒乓朋友吃长胶的亏。让不少的乒乓人对长胶那是“爱恨两重天”呐。

在我们这儿,这两年涌现了三四个新的长胶怪球手,每次区里的比赛都有两个会“大放异彩”,说不定就会击败哪个高手。所以,长胶现象,也算是一个获胜的“高效法宝”,因为转型不久就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效;而且,这种现象一定还会继续下去的。

所以,我的看法是,长胶现象大概主要就是“业余现象”吧,或者就是那些急于取胜而“无所不用其极”的朋友所考虑的吧;虽然,我们不能说,长胶怪球手就是“品行差”“烦人”的,可是我们业余球友打比赛是真的不喜欢与长胶怪球手“死磕”啊。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但颗粒胶,包括长胶、正胶、生胶,到底还是属于稀有,反胶无论是专业队还是业余还是主流。而在颗粒胶里,相对来说长胶所占比例较大,正胶次之,生胶最少。

著名业余长胶选手:黄建疆

为什么在颗粒里长占多数?

为了胜利,无它!

为什么业余里用长胶就能提高胜率?

是因为业余普遍基本功不扎实,因为没有专业系统训练嘛!短板很多,比如拉球不过关的,连续不过关的,搓球不过关的,推拔不过关的。长胶其实非常考验业余的基本功,包括技术能力,包括战术素养。

为什么有了长胶就容易提胜率,是因为长胶出球搞怪,和反胶出球的速度、旋转、落后、弧线严重不同,无它!这让打惯了反胶的人们,对长胶出球总是不像反胶那么适应导致N多失误。

如何看待?

据个人多年观察。在业余里,应该有三种态度:

1,深恶痛绝型!

持这种态度的人,非常多!甚至于平时一见玩长胶的,都可能引起胃的生理反映。自己呢,平时看见长胶的也基本上躲得远远的,根本不跟他玩儿!对用长胶取胜的,也总是嗤之以鼻!

尤其,有一些长胶爱好者,在胶皮上大做文章。使用违禁的大颗粒,甚至用“药水”泡制,打出来的球,更是怪异无比!

2,无所谓型!

持这种态度的人,也有不少!这些选手,打球的目的是健身、交友,对胜负不那么看重。他们认为无论什么样的打法,都是乒乓球其中的一种,都有乐趣。他们往往看重的是打球的本身,或者打球者的人品。即使输了,也无所谓。反而可能会去体味长胶击球

的特点与规律,看中打球人本身的人品,亦或能成为朋友,扩大交际面。

有不少人认为玩长胶的人,性格做人都比较阴暗,所谓不光明磊落,不少人也似乎不想与这样的人交往。其实这种认识是有些偏面的。据我多年参加业余比赛,我觉得有不少打长胶的人,性格其实非常好,人品也没得说。这个不能一概而论的。

3,其乐无穷型!

这一类的业余选手,一般来说,基本功技战术水平较高。他们甚至非常喜欢与长胶者对阵。这些爱好者对长胶的击球特点相对比较熟悉、能够掌握一定的规律。最简单的,推一板搓一板(或者拉一板),知道长胶的基本反旋转规律。在比赛里,能够反过味儿,比较适应。所以和长胶打起来,相对回合较多,感觉到有乐趣。

不同的长胶选手有不同的击球特点。对于这种情况,反胶选手依然觉得充满挑战,并在实战中,不断调整,找到破解之策。

以上这三种态度,个人认为基本能够涵盖业余选手对长胶现像的态度。

最后想说的是,无论你是喜欢还是讨厌,或是无所谓。在业余层面里,长胶会一直存在的,这种现像也是非常正常的。不会因为你讨厌长胶就会自动消失,与其那样,还不如下点功夫研究如何破解长胶,体味与长胶者打球的乐趣吧。

本人直板双反,对我来说,对方什么胶皮无所谓,但对违规大颗粒,认为属于过分的、不齿之行径,对使用正规长胶并刻苦练习球技的,同样表示尊重。




知道大家为什么最烦跟长胶打,我也一样。但越是打不好你越要打,第一次跟长胶打,忽然发现自己不会打球了,输得莫名其妙、一塌糊涂,于是就开始熟悉和研究长胶,多跟长胶打,慢慢就找着点门道,多学习多思考多练习,慢慢积累,搞清楚来球的旋转回球技术,慢慢就得心应手!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况且规则又是允许的。长胶打法使乒乓球技术更加丰富有什么不好,所以你不跟长胶打只能说明你技术有欠缺,你不自信,说白了你就是怕输球、给自己逃避找理由。长胶不会因为你贬低它就不存在。真正的乒乓球高手都是要过长胶这一关的,如果你把长胶打好了,你一定涨球了。




我57岁了就是打长胶的,保持地区级十名左右,也战胜过不少高手。我认为长胶是乒乓球百花齐放的一种,它的特点就是自己不能制造强烈旋转,是借对方的旋转回出反旋转球,容易造成对方对旋转判断失误。长胶回出球路角度大和反胶角度有差别。横向发力出球左右飘忽,对手不容易找点。但是球速慢,发力难,易守难攻。适宜中老年和业务选手选择。一旦碰到会打长胶的或经常在一起打球的选手,长胶往往很被动落下风。所以打到专业级,除了削球外很少再有长胶生存空间。




长胶就是个作弊的怪胎。颗粒长度不合规,药水浸泡胶皮,故意不贴平整或故意去掉一些颗粒,各种作弊层出不穷。反胶和长胶打球,简直是自己找不痛快。

强烈建议,以后凡是比赛,将颗粒胶选手分到一起互相打,这就叫粒粒打粒粒。

也有一些人酸溜溜地讲,连长胶都打不过,技术肯定不过关云云。这个逻辑其实非常搞笑,谁搞得赢作弊的?




“长胶”是一种乒乓球拍,不是“现象”。




我喜爱和使用各种符合国际比赛规则胶皮的选手打球,虽然本人水平不行,但乐此不疲。但是我特别瞧不起那些攻击使用长胶的人,原因如下:第一,只要国际比赛规则允许使用的长胶,你有什么资格对用这些胶皮的人进行人身攻击,不能说让你打得不舒服,你就谩骂别人,只能说明你水平不够,心里也阴暗。第二:世界冠军里也不乏使用长胶的选手,你怎么就不谩骂他们!第三,现在打长胶的选手很少,主要是没有反胶的优势大,但并不能说明长胶就不能参加比赛。现在国际比赛打横拍的人原来越多,直拍选手原来越少,按照你的逻辑,是不是以后你也拒绝和直拍的人打球,然后去攻击谩骂直拍选手呢!第四,业余爱好者打球本来就是以互相学习,互相交流,锻炼身体为主要目的,只要符合国际比赛规则的胶皮都是平等的,不能因为你感觉不舒服,别人的胶皮和你不同,你就可以谩骂攻击别人,这只能说明你就是一个心胸狭窄,无能低级的一个假的乒乓球爱好者!




从我的观察感觉,中老年人打长胶主要是体力和步伐差,为了节省体力用长胶打经验球,年轻人打长胶主要还是接发球差,想通过打长胶改变节奏,还有一部分人是为了玩,但总体感觉年轻人打长胶的性格上都有点特立独行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乒乓球   直拍   现象   胶皮   木屑   基本功   打法   怪异   颗粒   选手   爱好者   乐趣   水平   高手   体育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