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GPS只要24颗卫星,北斗却要55颗?

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有美国的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欧盟的“伽利略”系统以及中国的北斗系统。美国的GPS共有24颗卫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有29颗卫星,欧盟的“伽利略”系统有30颗卫星,中国的北斗系统卫星最多,共有55颗卫星组成。为什么中国的北斗系统卫星数量如此多,成为全球卫星数量最多的导航系统呢?这就要从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发展说起,主要有以下原因,大家看完就明白了。


上个世纪,苏联和美国为了争夺霸主地位展开了各个领域的竞赛,为了取得领先,苏联率先开启了太空领域的探索,美国也不甘落后。可惜的是后来苏联解体,在太空领域美国就变成了一家独大。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开始研制新一代的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最初卫星导航系统是美国为了保证自己的军事地位而研发的,不过后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全球定位系统也开放了民用领域,并且美国还向全世界开放。全球定位系统在方便各国的同时,也使得各国受到了美国的约束。一直以来,全球卫星导航市场只有GPS一家独大,无论是民用还是军事用途,GPS是世界各国唯一的选择。这也带来一个问题,GPS是美国一手建设起来的,对其拥有绝对的控制权,那么如果任何国家依赖GPS就相当于将自己国家的命脉交到了美国手中。

事实证明美国也是这样做的,在叙利亚和阿富汗战场上,人们发现美国在袭击之前关闭了GPS的民用信号,使这两个国家军队的许多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在开战时形成了一边倒的碾压局势。


各国为了摆脱美国的约束,也开始在卫星定位系统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很快的,俄罗斯和欧盟先后拥有了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中国也不甘落后,于2003年开始运行属于自己的北斗系统。

按照理论来说,我国其实只需要发射27颗卫星就足以定位使用,因为美国占据了最好的卫星轨道和通信信道,只需要24颗卫星就能提供精准的定位信息;而比我们轨道还高的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也只不过是发射了29颗而已。欧盟的“伽利略”系统30颗卫星。但是我国考虑到战略安全和设计冗余,硬是将北斗导航系统的卫星数提高到了55颗之多。


北斗系统之所以发射了如此多的卫星,主要有以下原因:

众所周知,地球是一个球形,它不可能在同一个高度放太多的卫星,是很容易出事故的。美国因为发展卫星比较早,已经率先把自己的卫星发射在了距离地球近的轨道上。而其它的国家,又不可能和美国去争这个近距离的轨道,毕竟要有个先来后到。所以其它国家只能向更高轨道去发射卫星,而越高的轨道所需要的卫星肯定就越多。美国的卫星系统在前,后有俄罗斯和欧盟的卫星系统紧随其后,而中国因为在他们后面才研发出自己的卫星系统,所以只能向更高的轨道去发射,所需要的卫星自然就更多了。虽然说北斗卫星是面向国际提供定位服务,但是在我国境内和其他战略地区的定位肯定要更精准、功能更多一些,一部分卫星除基本功能之外还拥有短文发报、卫星协调、双向链路等功能。最后就是部分定位卫星发射时间较早,后续卫星还没有升空,可能这些较早时期发射的卫星就已经陆续开始退役了,所以需要补发。


虽然说,北斗卫星定位系统需要的卫星比较多,GPS卫星定位系统需要的卫星少,但是毕竟它们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产物。数量不是什么关键,关键的是它的性能是否优异。我国组建北斗的时候虽然没有先发优势,但是我国也采取了合适的办法去弥补这份差距,现在各国的卫星都在合适的轨道上运行,而要怎么才能更好的利用太空资源呢?这也是大家思考的问题之一。




美国的GPS也不只24颗,中国的北斗也没有55颗。

美国的GPS系统总计27颗,24颗是保持整个系统正常工作的必要卫星,此外还有3颗有源备份卫星在轨运行

中国的北斗系统,其实真正形成全球定位能力的是北斗三号,北斗三号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3顶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共30颗卫星组成。所谓的55颗,其实是包括北斗计划中的北斗一号和北斗二号。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分三步走,简而言之就是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北斗一号服务亚太地区,总计3颗卫星组成;北斗二号在第四十五颗卫星发射成功后,形成了服务亚太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导航定位等能力;最终我国以北斗三号30颗卫星形成全球定位组网完成,所以在我看来,之前的北斗一号和北斗二号很多卫星都是为北斗三号的科学试验做准备的。


记住,55颗卫星中包含了北斗一号的3颗卫星和北斗二号的卫星,最终北斗三号的官方数据是总计30颗卫星形成全球导航定位能力




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之所以需要更多的卫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卫星组网建设比较晚,在此之前美国和苏联等国已基本建设起了自己的系统。

卫星都是环绕地球运行,轨道离地球越近需要的卫星也越少,精度也就越高,低轨道的好位置,现在都被美俄占据了,中国只好多发几颗卫星了。而且,中国北斗一开始并不是全球定位的,只是服务在亚太地区,所以我们一开始发的一些卫星,实际上后来就逐渐用处不大了,并不是在轨的55颗卫星都是必须要的。

不过北斗是混合组网的定位系统,所以理论上也需要比GPS更多的卫星。

北斗系统是由GEO卫星、IGSO卫星和MEO卫星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导航星座。

GEO卫星相对地球静止,轨道高度35786km,轨道倾角为0度,单星覆盖区域较大,3颗卫星可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

IGSO卫星轨道高度与GEO卫星相同,轨道倾角为55度,星下点轨迹为“8”字。

北斗MEO卫星轨道高度约21500km,轨道倾角为55度,绕地球旋转运行,通过多颗卫星组网可实现全球覆盖,北斗MEO星座回归特性为7天13圈。

而GPS是单一轨道类型的卫星组成,轨道高度都是20200km。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我国的北斗在GPS功能的基础上还给卫星导航系统增加了更多功能,因此也就需要更多的卫星,55颗卫星可能也还不够多。

实际上,GPS系统到现在为止,一共发射了72颗卫星,只不过在发挥作用的,最多时就是32颗。

其实,北斗三号组网也只需要30颗卫星,那25颗是北斗二号的,北斗二号会随着时间逐渐退役,也就是说,北斗实际需要卫星数量,跟GPS也没有太大差异。大家只不过被一些不明就理的报道给迷惑了。

因为北斗有地球同步卫星组网,理论定位精度高于GPS,当然,实际上应用层面,北斗跟GPS比还有很大差距,GPS的应用已经很成熟了。




卫星星座数量越多,定位越精确!

GPS也罢,北斗也罢,都是依靠地面设备被动接收卫星信号来计算自己坐标的!所以说同时接受到的卫星数量越多,计算就越准确!

美国GPS由于发射早,占据了低轨,只需要较少的卫星就可完成覆盖!而北斗只能占领中规!所以需要更多的卫星来完成覆盖!

轨道越低,地面接收的信号越清楚,但是受地球曲率影响,同一时间地点,接收到的卫星信号数量越少!容易有盲区!

而中高轨道,地球上同一时间地点接受到的卫星数量就多的多,所以毫无疑问,我们的定位将更加精确!但是接收信号的强度要小很多!不利于设备小型化!

总之从单纯功能上说,我们的北斗要比单纯信号的GPS功能要全面,这是不容置疑的!

而且在更高的轨道,能够为低轨卫星,空间站提供导航,这是意外的好处!而且不容易被反卫星武器威胁,这也是额外的好处!

美国现在也眼馋,也准备弄高轨定位系统呢!




1中国北斗从局部到整体,分布实施全球定位,美国一步到位,所以在全球定位方面中国相当于走了弯路。2中国北斗比美国GPS多了一种同步轨道卫星。如果北斗系统把同步轨道卫星的优势发挥好,北斗的全球定位精度会远超过GPS的定位精度。




因为中国人比美国人更有钱。




科技太深刻的回答不了。我们简单粗暴点,只要有美帝存在,太空百分百就不会安全,咱们想用好用齐全了,就得做多重准备。仔细想想太空资源一旦被敌对方蓄意破坏,弥补的困难还是很大的!




因为频道以及所处的轨道位置就那些!“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满足自己本土地理位置导航精度的需要,然后才是全球范围内的导航需要”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你应该拿美国在北美地区的GPS卫星数量跟我们在亚洲地区的北斗卫星数量相比,而不是把“驱逐舰”和“巡洋舰”的火力进行对比!




第一,设计不同,GPS设计始于上世纪中后期,比北头设计时间,设计理念都有不同。

第二,设计功能不同,北斗导航,还增加了更多功能,为未来的设计和发展留下来可提升空间。

第三,由于我国发射较晚,轨道高度不一样,北斗的卫星高度比GPS更低一些。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空中好的轨道约来越少,这就迫使你增加卫星数量以弥补卫星轨道布局不佳的劣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美国   伽利略   北斗   俄罗斯   中国   轨道   导航系统   高度   地球   数量   功能   我国   科学   更多   全球   系统   卫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