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的1元钱都能干什么用?

七十年代,一元钱在农村家庭有很大的用途。社员群众天天在生产队出工劳动,靠生产队年终收益分配过日子,生产队只分配不够吃的口粮,日常开支还要社员自已解决。

过贫穷日子,很多家庭日常开支已免除,照明用的煤油,生火用的火柴,煮菜必须的盐巴是再穷多要买的。七十年代农村家庭就有这三种用完无钱补充的窘境。如果用一元钱买这三样:0.37元一斤的煤油买一斤半,0.15元一斤的盐巴买二斤半,二分钱一合的火柴买四合,节约的家庭可以用二到三个月。

七十年代的一元钱作用大,要把一元钱装进口袋也不容易。我们生产队七十年代的工分日值,每十分三角多,在生产队出工劳动三天才能赚到一元钱。家庭另一项收入门路是养家禽,当年的家禽价格是:一斤菜鸭六角,一斤肉兔七角,一元钱鸡蛋要十多个。

我们这一批经历过六七十年代的老人,抺不尽以前的记忆,现在花钱吝啬小气,敬畏钱粮,就还是受那个时代生活习惯影响所至。










七十年代一元钱,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元。那个年代,人均每月生活费是八元。也就是说一个人一元钱可以维持三到四天的伙食。现在的一百元,要维持三到四天的伙食,那就相当紧张了。现在每月八百元生活费在城市里也肯定是不够的。

举个例子吧,一九六六年秋天。我作为一个“红卫兵”外出大串联。临行时我父亲给我十元钱。

当然,那个时候红卫兵在外面,住宿和出行交通,都是免费的,但一日三餐还是需要花钱。如果是在各地方招待所,一日三餐是交两角五分到三角钱。如果在街上吃,一碗面条也就八分钱。反正抓紧点,一元钱可以吃三四天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我在上海、杭州、南昌、重庆、成都、西安、郑州、北京共计待了四十天,回到家里,身边还有三角五分钱。平均每天花了二角五分。所以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元钱可以吃四天左右,并且能吃饱。




答:这一块钱,足够我在七十年代,在学校读书时,一个月卖莱吃的钱。为什么?

我是一九七五年考上高中的,一般每个公社有一处高中,每个年级可收新生七个班,每个班四十五人,离校近的学生,每天要走读,离校远的学生可以住宿。

我离校有十二里地,所以,我就是走读生,每天早起,吃完旱饭,七点半之前,必须到校上课。

我每月在学校的生活费,基本上不用多少钱,因为,我是从自己家里,拿小麦和玉米,到学校后勤处,兑换成四两,二两,一斤粗细学校内部饭票,你就可以领饭吃,中午再花二分五厘钱,买一碗大锅菜就足够吃了。


由此可见,一九七五年时期,一块钱对我来说,可以在学校买4O碗菜,如果我每天中吃一碗菜,一个月才吃三十碗,还剩十碗,[捂脸][捂脸][捂脸][捂脸]因此,我在七十年代上高中,当走读生时,每月莱金钱父母亲给我一块钱,就足够了。


(原创于2021年6月1日)




我1971年7月参加工作,每个月有了工资收入,知道1元钱的价值。当年从我们家到县城要先徒步走10公里,去公社所在地,在那里乘班车到县城45公里,班车的票价是1元1角。

在单位食堂吃饭1元钱足够两天的伙食费。小米饭1分5厘一两,吃四两小米饭(一中饭)6分钱,素菜一碗8分~1角钱。细粮(大米白面)每个星期吃两顿左右,因为市民每个月定量5斤(有细粮票)。馒头二两一个,每个5分钱,大米饭2分5厘一两,吃四两大米饭1角钱。那时候我年龄小又比较机灵,领导们常常让我去跑腿买东西,所以很多价格我都知道。现给年轻的朋友们说说当年部分商品及消费价格,您就知道1元钱的作用了。

当时每市斤粮食的价格是:一等大米0.204元;普通白面0.187元;小米0.11元;玉米面0.097元。

肉类都是凭票供应,每市斤的具体价格是:猪肉0.71元;牛肉0.495元;绵羊肉0.49元;山羊肉0.435元。

鸡蛋每市斤0.51元;活鲤鱼每斤0.5元(非常少见);白条鸡每斤0.45元。到农村老百姓家买鸡蛋0.06元一个。

酱油每斤0.09元;醋每斤0.11元;火柴每盒0.02元。

单位同事结婚一般随礼1元钱,关系较好的哥们随礼2元。




我记得那已经是70年代末了,接父母班的小伙子每月的工资是24.5元。后来每个月又长了5元的付食津贴,大家为此是欢天喜地!

我当年在县政府招待所修改文稿,每天一块钱的补助,还不舍得花完。早晨一个馒头5分钱,一碗稀饭5分钱,2分钱咸菜。中午一个馒头5分钱,素菜一份1毛钱,馋的很了,一份肉菜2毛钱。晚饭一个馒头5分钱,一碗稀饭5分钱,一份素菜1毛钱,或者是2分钱的咸菜。

年轻的小伙伴们,看了我的这份一日三餐的清单,有何感想啊![大笑][大笑]




七零年代一元钱能干的事情太多了!元作为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它在最初设计时考虑的方面是比较多的,最起码要能够办很多事才能够对元进行定位,元以下的角和分只是为了流通和交易方便而已。物价水平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城乡大多数家庭每天的零花钱不会超过一元钱。大体能办这么多的事:一市斤面粉(没有特一、特二之分,只有标粉)0.16元,可以买到6.5市斤以上;净含量为二市两干面粉的馒头0.05元一个可以买20个;一碗面条0.15元,可以买到六碗还有余;一市斤食盐0.15元,可以买6.6到6.7市斤;一市斤食用醋0.08元,可以买12.5市斤;豆制酱油0.1元一市斤,可以买10市斤;一市斤猪肉0.67元—0.78元,可以买到1.2—1.5市斤,绝大多数都是黑猪肉,民间曾有一句话说天上掉下来了个白猪娃,不文不类,;没有任何添加剂和其他油品混入的纯菜油或棉花花子油(花子油必须由专业油脂厂家加工)0.78元一市斤,可以买到一斤二两多一点;一包火柴十盒可以买10盒(大盒)—15盒(小盒);大白菜、土豆等很多蔬菜0.02元—0.05元一市斤,可以买20—50市斤;鸡蛋一般农民在卖的时候不按斤两计算,大多数是按个个卖的,一元钱可以买到8—15个,那时候的鸡蛋可以说全部都是散养的、纯正的本地土鸡蛋。当然那个时候的收入是比较低的,工人三五十元工资很普遍,农民一个劳动日几分钱到几毛钱是非常多的,只是物价特别稳定,人们在很有限的收入水平下可以攒钱买东西,是不会担心货币贬值的。


一元纸币




70年代的1元钱能干什么用?那时的冰棍水果的0.02元,奶油的冰棍0.05元。面粉0.85元,油条0.80元一斤。猪肉0.85元一斤猪排骨0.45元一斤。海鲜大黄螃蟹0.38元一斤,等等自己测算一元值现在多少钱。




70年代的1元钱都能干什么用?70年代的1元钱,对于老百姓而言,和现在一样,都是用来购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用来花的。单纯就钱币而言,其五种职能并不在面值的大小,也同样适用并存在,因此,70年代和现在就其职能而言仍然是一样的:价值尺度,流通,支付,储藏三种手段,及世界货币。

当然过年,用来给孩子压岁钱,也未尝不可,只不过70年代给孩子1元钱,绝大多数孩子意想不到,过年也不可能有这个奢望。只盼有个毛儿八分的就高兴的不得了,大人能给二、三毛,哪个又不是欢呼雀跃。但1元钱在今天给孩子当压岁钱,一般再小气的大人也不会这么做,就是小孩子面对1元恐怕理都不会理。

如果把1元面值的人民币用来购物,70年代与当今无法去对比。仅举几例,购面粉,70年代能买近6市斤,如今半斤不到。购地瓜70年代能买50多市斤,如今也半斤不到。买猪肉,70年代能买1.5市斤,如今猪肉比春节時便宜多了,1市两也买不到。如果看电影,70年代,在部队能看20场,如今,因我不看电影,据孩子说:上次两个人看一场电影就花了60元。因此,如果说“70年代的1元钱都能干什么用?”,首先应说清楚:是指在70年代,还是现在用,两个時间段相比,人民币面值虽是l元,因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购物多少,大不相同。




有些人问起70年代一块钱有什么用?那我们就说说,学生每年的学费是五毛钱,铅笔一分钱一根,本五分钱一个,面包一毛钱两毛钱一个,糖块,一毛钱十块,到粮站去高粱米八分钱一斤,工人每个月的工资28块到45元,农民的收入就更低了,你说那个年代一元钱值不值钱?




70年代的1元钱都能干什么用?

那时候,一元钱还算是比较大额的现金了。

一元钱能做什么用?

可以买一斤多点猪肉或鸡蛋。

可以买青菜(例如芹菜、菠菜)50-100斤。

可以买水果糖110-120块。

可以买信封120个或者发平邮信件邮票12张。

可以买普通钢笔1支。

可以买新华字典1.5本。

可以买学生课本5本。

可以买醋15斤。

可以买酱油6.5斤。

可以买咸鱼6斤。

可以买火柴50盒。

可以买打火机2-3个。

可以买普通铅笔33支或带橡皮铅笔18支。

可以买火车票坐车50公里。

可以买散装白酒1.6斤或瓶装白酒1瓶,啤酒6-7瓶。

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红卫兵   走读生   细粮   年代   生产队   素菜   面值   酱油   猪肉   面粉   火柴   馒头   鸡蛋   美食   家庭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