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3+1+2模式选物理不选化学怎么样?

这个问题问得好!

在3+1+2模式在,很多不属于“学霸”级别的考生,不得不选择物理了——选择历史,其专业选择权低得可怕。

于是很多人用物理来当专业的敲门砖,决定弃考化学,以便求取高分数。因为:

第一,化学相对于其它采用等级赋分的次选科目,学习难度和考试难度更大。同时选择物理和化学,对于部分考生来说,学习负担过大。

第二,大家都有意弃考化学,定会造成同3+3弃考物理一样的结果——学霸扎堆,不利于取得更好的排名前比例,导致最终的赋分成绩低。

这是大家所能想到的选化学的坏处。这里来说说好处。

第一、专业覆盖率更高

也就是说,选择物理化学两门的考生比单选物理的考生能选更多的专业。

大家可能觉得:“我要那么多可选的专业类型有啥用,最后不就被一个学校专业录取!”

这里就涉及到新高考的志愿填报规则了。传统高考,第一批次最多只能选择24个不同专业,而且其中每6个专业必须来源于同一个学校。

新高考就不一样了。第一段(相当于第一批次)的考生直接会有80个专业可填。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国大学共有13个学科,61个大学专业类,共开设506种本科专业。

所以如果考生愿意,完全可以填80种完全不同的专业,且无学校限制。

这对于选择物理和化学考生有什么优势呢?最大的优势就是如果选择了对物理化学同时有要求的专业,录取分数线会由于竞争对手少而降低,不但好填报志愿且冲好专业的机会更多。

第二,相反的角度。这对于弃考化学的考生,就会造成在选择专业时志愿填报扎堆的现象。

这种扎堆要比3+3的扎堆现象更可怕。3+3有20种科目组合,在3+1+2下排除历史和化学,只剩三种组合了(物理生物地理、物理生物政治、物理地理政治)。

其中大部分考生应该会选择物理生物地理,他们在报考过程中,可挑选的对物理有要求的好学校的好专业专业时,竞争异常激烈——报考人数多了,会导致录取分数线飙升。

最后强调一点:小编所说的这些,是在化学弃考越严重的情况下,越容易发生,且发生地越明显。




新高考“3+3”模式,出现“弃物理”现象;新高考“3+1+2”模式,会不会出现弃化学现象?

“3+1+2”模式,对化学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有人说这是“唱衰”化学,其实不然,很多地方的选科实践已经证明,化学已经被严重抛弃了。

一、只选物理,不选化学,不影响选择理工科

“3+1+2”模式,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拯救物理”,因为在“3+3”模式下,很可能出现“弃物理”现象,这种现象在浙江省最为明显,虽然采取各种补救措施,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在第二批实行“3+3”模式的地区,选择物理的人数虽然明显少于原来文理分科时的人数,但是现在还没有明显的“弃物理”现象,然而,这并不代表以后不会出现,毕竟第一批“吃螃蟹”的学生,还没有走上高考考场,一旦出现不理想的结局,最终的结果很难预测。

“3+1+2”模式,把物理“救上岸”,但是却把化学“推下水”,原来“弃物理”的那些因素,都集中在化学上。关键的问题是,现在理工科的热门专业,多数和化学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很多学生选择化学,并非是为了上化学专业,而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选择了理化专业或者理化生专业。

在“3+3”模式下,如果放弃物理,再放弃化学,就和理工科专业无缘了,所以很多不选择物理的学生,也会将就着选择化学,而在“3+1+2”模式下,避免了学生弃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化学成了最难的学科,危险也就最大了。

二、只选化学,不选物理,只是“死路一条”

选择历史,能不能选择化学?答案是可以,但是死路一条!“3+1+2”模式,很明显把物理作为理工科专业的基础,而历史作为文史类专业的基础,也就是说打算学理工科专业,必选物理,如果选了历史,再选择化学,和理工科是无缘的,这里的化学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用来提分的,如果化学没有优势,这么选就是得不偿失,死路一条。

所以对于普通高中来说,选择历史的学生多了,选择化学的基本上就消失了。

三、选择物化,性价比不高

什么叫“性价比不高”?就是这个组合,得高分难,但是可报专业的回报率不高。在“3+1+2”模式下,对化学有要求的专业,主要有医学类、药学类、化学类、生物类、化工类、材料类、纺织类、农学类、食品类、植物生产类、动物生产类、水产类、林学类、地理学类、交通运输类、环境保护类、气象学类等等,这些专业,包含了“四大天坑”专业:生化环材,除了医学类、材料类还算热门外,其他专业都是冷门专业,即便是选择物理和化学的学生,也集中在计算机、人工智能这些热门专业,而这些冷门专业,如果没有了专业调剂,将会面临致命打击。

然而,选择化学意味着要和学霸进行竞争,因为学霸热衷于理化生组合,所以差生不会选化学, 成绩中等的学生担心成为“炮灰”而不敢选择化学,最后也会和浙江省的物理一样,出现“尖子生互掐”的现象,学霸中也有很多人会放弃化学。

另外,化学的难度不如物理,对于学霸来说,化学容易得高分,这是更加危险的情况,本来人数就少,学霸又非常集中,就会出现91分赋分95分,90分赋分75分这样的现象,极端现象可能会更加严重。

化学涉及的材料类、医学类等专业,关系到国家科技发展的未来,而新高考的这种模式,脱离了实际,让学生选科时更加功利,可能造成非常不利的结果,希望有关专家尽快行动起来,多去一线进行调研,及时纠正偏差,未来如果不回到文理分科,也要向着“3+2+1”模式改进。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你是属于第二轮启动新高考的8个省市之一了。2019年2月26日,教育部正式发文,确定了辽宁、河北、江苏、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福建等8省市正式启动高考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估计今后的省市都会用这种3+1+2的模式。

浙江3+3模式有20种组合,并且某些组合不利于大学选拔人才。所以,新模式为3+1+2,共有12种组合。你已经选择物理,剩下4选2还有6种组合。

其实选择了物理,对应全国大学共计92个专业类的覆盖率就达到了95.7%,已经没有什么顾虑的了。那么剩下的科目该如何选呢?

对于高中生一般是从这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学科优势大小;二是职业规划。

01 学科优势大小

主要是看你在生、化、地、政4科中哪两科学得比较好,有较大的优势。这个是比较容易确定的,一般学生也是这样选择的。

但是,这样的选择不一定是最佳组合。还要综合比较,看选择你这种组合形式的,全校有多少人,在这些人中你能占到多大名次。

比如你生物和地理成绩比较好,选择生物、地理组合,全校选择这个组合的人数有300人,你排名100位。如果选择成绩相对弱一点的化学、生物组合,这个组合全校只有100人,可能你的名次排在20名。那么,选择化生组合显然更有优势。这个可以根据学校情况类推到全省。

所以,看成绩并不是绝对的,还得看你在不同组合中所占的排名优势。简单点,就是看优势差距。比如,你的生、地组合比其他组合成绩优势非常显著,当然就只能选择生、地组合了。如果你的生、地组合的成绩只比生、化组合高一点点,那么,选择生、化组合也许更有优势。

再从学习难度上讲,除去物理和历史后,剩下的4科中,化学是最难的。其次是地理,再是生物,最后是政治。当然这是根据之前浙江选考人数确定的,针对不同的学生肯定有个体差异。

化学与地理实际上都带有理科思维。只不过化学给人感觉离生活更远,理论性偏强一些,地理带点感性认知。学习是要认真钻研的,钻研进去所有学科都一样简单。

02 职业规划

现在的新高考是着重于人的能力发展的培养模式,与之配套的是在高中阶段就有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从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环境、职业价值观、个人特质等方面去分析。高中每个学生都要为自己写一份职业规划书。

职业兴趣往往是和职业能力相关联的,它们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职业兴趣不是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想象出来的往往与真实有较大地出入。比如,以前有学生填报专业时,认为自己喜欢计算机,到了大学却发现并不是那么喜欢。以前的喜欢不过是从众心理。职业兴趣是要求和家人讨论,然后在初步的意向上,再和家人一起去做市场调查,最后分析得出结论。

所以,建议你好好做一份职业规划分析书。通过细致的分析来确定自己的兴趣本心所在。再根据规划来确定科目选择。

比如,很多大学的医学专业是要求必选化学的。你没选择化学,基本上与学医无缘了。

《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曾对1977年~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状元进行了求学和职业等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大部分高考状元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在选大学时更多地看学校名气、很少关注学校发展,挑专业时大多选择热门专业、很少根据自身特点规划。




选择科目组合的原则一般是:孩子愿意学;报考范围够;靠近未来的职业理想。

不选化学,高考报考双一流大学的临床医学时可能受限制,其他方面影响不大。

如果主要考虑将来报考,最好的组合是——物化+,几乎可以覆盖所有的学校和专业,当然组合中有物理也能覆盖所有的学校和95%以上的专业。

一、没有化学的组合缺点:

化学这科是多数医学、化工、能源类专业的主选科目,没有化学的组合,报考这类专业和学校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再一个从知识体系和结构的角度来说,化学与生物的关联性较强,没有化学,生物学起来会有困难,因为生物学的生态部分适合记忆,但生物学的核心是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所以化学如果弱,生物也不容易拿高分。

二、物生地在一起好不好?

物理和生物都是传统理综合的科目,组合到一起合情合理,也可以弥补一些医学类专业的选科限制,所以物生+的组合也是一种比较好的组合。

再说说地理,地理是传统文综合的科目之一,但从地理学的内容和学科关联性的角度看,我个人始终认为地理属于理科范畴。

报考时一般大学要求必选地理的不多,但双一流大学和个别提前批大学中的矿业、测量等类专业很多是要求地理必选的,所以要学这类专业的考生还真得选地理。

总之,无论是从科目关联性的角度,还是从报考的选择范围考虑:物、生+地的组合都很好——属于“难度适中、选择够用”的一种组合。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问题,针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将用自己的见解帮你解答。

新高考陆续在各省市实施,第三批实施新高考的省份大多都采用“3+1+2”高考方案。现在恰逢第三批新高考的学生进行选科阶段,频繁看到有人询问关于选科的事情。在新高考“3+1+2”方案中,只要求考生必须在物理、历史两门科目当中选择一门作为必考科目,而对化学科目没太多的要求。新高考方案“3+1+2”模式选择物理不选择化学怎么样?可以明确的说只要选择物理科目,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专业都能报考。化学科目在新高考中不占据任何优势,已经成为考生弃考最多的科目之一。

推行新高考方案的目的是促进考生的多元化发展,让考生根据自己个人兴趣选科。但局限于高考的分数以及高校专业对选科的限制,很多学生都会权衡再三,选择既能够高考赋分比较高的科目,又能够在报考大学时候尽可能选择专业多的小科目。很多人都在说,化学科目在新高考改革中已经死亡。化学科目不仅难度较大,而且高校专业对考生要求必须选择化学的也少之又少。难度大、性价比低,导致大批学生弃考,选择地理、生物相对简单的科目。

在新高考当中,如果你的理科成绩一般,选择物理不选择化学是最好的决策。尽管,物理与化学的传统搭配可以报百分之九十八左右的专业。但是在新高考政策下,个人觉得你应该首先保证你的高考分数过本科线,其次考虑哪个科目能够报的专业更多。根据各个高校对高中阶段选科的要求,大部分工科专业要求考生只要选择物理就可以报考,哪怕是化工类的专业也要求考生只要选择物理就可以报考。(能够对考生提出必须物理、化学两门科目的,除非是特别好的高校,不缺生源情况下)。

另外有一点需要明说,在新高考“3+1+2”方案中,如果想学临床医学专业,最好选择传统物理、化学、生物三门搭配组合。大多数好的医学院都要求必须全选。新高考方案中,如果说选物理不选化学的劣势在哪里,可能就在很多强势的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不能够报考。除了临床医学专业外,当然也有部分专业需要考生选择化学,比如北京化工大学的制药工程与环境工程等,要求考生必须选择物理、化学两门科目。如果你不打算以后报考这些相关类的专业,选不选择化学都是无关紧要的。新工科与传统的工科,大多数都是要求考生只要选择物理就完全可以报考。
注:2021年在江苏省新高考招生高校选科要求

前面说到,很多人都说新高考方案中,特别是在“3+1+2”方案中,化学成为考生弃考最多的科目,究竟原因是什么?前面我们只说到选择或者不选择化学科目,对高考填报专业的影响很小是其中一个因素。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决定你能不能考上大学的前提,高考总分数。我们知道在新高考“3+1+2”模式中,“2”指的是两门小科目,进行等级赋分制度。什么叫做等级赋分制度?就是把选择某一门学科的考生按照原始成绩分为A、B、C、……等级,不同的等级赋分情况不同。如果你成绩尚且不错,但是选择化学科目的考生,大多数都是学霸,那么你可能在赋分以后,原来80分的成绩就变成60分。
注:新高考等级赋分(不同省赋分方式不同)

在新高考方案实施的省份当中,不管在哪个省市,我们都可以发展选择地理、生物两门作为考试科目的都是最多的。地理、生物两门科目相比其他科目略微简单是一方面因素,另外一方面因素就是选择地理、生物的考生基数比较大,且学生群体分布均匀,容易在赋分的时候不吃亏。就假如选择化学,但是选择化学科目的考生较少,而且大多数都是学霸,自己高考稍微出错,可能在赋分的时候就吃亏。无论高考方案怎么改,首先要保证自己能够达到本科分数,其次在考虑到底选哪种科目最容易选择专业。

你们觉得化学在新高考当中的地位是不是明显的下降?你们所在的地方在新高考方案中,选择化学作为考试科目的多不多,是不是大多数都是尖子生选择化学呢?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的见解。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也可以评论交流。




一个很好的问题,作为持续关注高中选科的老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根据我了解的情况,不选化学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多!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3+1+2是3+3模式的优化版,把物理或者历史变成了必选,有助于强化这两科作为基础学科的地位与作用,毕竟物理学科关联到的大学专业实在太多了。

只要选择了物理,就意味着这位考生的整体学科组合是偏理科的,哪怕他选的是物理政治地理,但占主体地位的依然是物理。


其实从填报志愿的角度看,选物理起着决定性作用,剩下的两门科目,只和某一些具体的、并且数量不大的专业有关,比如选了政治,就可以关涉政治、法律,选了地理,就和地理、地质等有关;其他占比最大的工科专业,都和物理有关。

由此,我们可以说,如果你将来的大学专业选择是和物理密切相关的,那其他两科完全可以选择对自己难度最小的科目,比如地理政治。

基于以上分析,如果你将来不想填报与化学有关的专业,那就没必要现在选化学。


应该说,化学是仅次于物理的学科,它涵盖的专业也不少,但有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提出来,那就是与化学关涉的专业,目前普遍就业形势不佳,比如人们常说的“四大天坑专业”,即生物、化学、环境、材料,全部和化学有关。

而且,物理是大学理科和工科的必修课,人人都要学,但化学仅仅是与它关系密切的专业才学。因此,只要确定将来不会选择与化学相关的专业,高中学科完全可以不选择化学。


高中选科的三个原则是:1、个人学科专长,毕竟兴趣对学习效果影响明显;2、赋分时尽可能占有优势,物理加文科的组合,就有利于赋分,因为做到了扬长避短,特别是化学,对于水平中等偏下学生非常不利;3、有较为明显的高考录取专业倾向,别过于看着某个组合的专业覆盖率,毕竟到头来,能录取你的,只有一个专业,与其个个兼顾,不如集中精力抓好最期望录取的那各专业。

选科是件看上去复杂,但也有规律可循的事,只要大家对选科的方方面面有具体了解,就可以选出最为适合自己的组合,从而为高考加分。




新高考改革的目的,就是增加选择权,考生的选择权,学校的选择权等等。

任何一个专业,一个科目,不能有冷热之分,重要与不重要之分,有语数外做基础,从其余科目中选择3科,选择的原则:喜欢的,学的好的,就是你的选择!




这种选科问题,能参考的只能是自己省往年数据,如果自己省没有往年数据,只能参考其他新高考省份的历史数据。

新高考3+1+2模式下,未来想学理科,物理成为必选项,想学文科,历史成为必选项。网上有个观点是:选择物理,化学的都是学霸。从历史数据上看,的确是这么回事。而且大家都认为化学的学科难度仅次于物理,拿高分不容易,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和时间,这样势必会减弱其他专业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此外,大量学霸聚集在物理,化学中会导致化学学科赋分不占优势。

那么问题来了,学霸们想学理科必选物理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一定选化学这个难的科目呢?也就是上面说的物理,化学是学霸们的战场这个现象的出现是为什么呢?

第一种情况:未来想学医

这种情况,就没有办法了,学霸们一定要选择化学和生物了,而且要选择物理。学医分数不低,他们都选了化学,当然会使得化学的分数水涨船高。

第二种情况:未来想学理工科,专业不定,但是单纯想扩大专业录取范围,生化环材也不拒绝

大家都知道,要选学习生化环材这些天坑专业,那就必须选择化学了,作为一个高一下学期的学生,大多数可能认识不到什么生化环材专业的问题,就是单纯的想说,未来在高考选志愿时,理工科专业中我的我的选择范围要大,暂时也没有说一定要学电子,计算机这种不需要化学的专业,也暂时不抗拒生化环材类专业。所以这种情况下,很多同学就选择了化学,当然其中很多学霸也就选了化学。

最后我想说,如果学生在高一时就能进行兴趣自我探索,确认未来的专业方向,不想学习生化环材类,医学类专业,即便你是个学霸,那你未来还要一定选化学呢?如果大家都这么想,楼主的选择:物,生,地里面是不是也是存在大量学霸呢?但是我的结论是:假想归假想,最后还是不会出现这个现象,原因是,在高考分数的集合中,大量冰山下面的是中低分的学生,他们构成了这个选科不同形式的基础,必然是低分学生一般都不会选择物理,化学这种吃力不讨好的组合,当然剩下来之后看,物理,化学就是学霸的组合了。所以楼主你这么选,问题不大,也是比较好的选择,只不过千万未来规划不要说要学习医学类和生化环材类专业,然后你还要这么选择,那就南辕北辙了。




选择什么学科作为高考科目,主要结合个人特长和兴趣。你擅长什么学科,建议你选什么学科,这样在高考中才能取得高分。

我觉得你这个组合还是不错的,你能有这个选择说明你经历过不少思考。在整体难度上,当然对大多数人来讲,化学的难度比地理的难度大,更难在高考中取得高分。地理在高中阶段虽说属于文科,但大学阶段却是理科的。高中化学记忆性的内容偏多,知识点多,属于理科中的文科,地理理解性的知识较多,属于文科中的理科。

从你的选择可以看出,你人有些懒,不想花时间记忆,偏好理解。这类学生往往英语不太好,这才是你应当注意的。记住:高考语数英有着根本性的地位,语数英不行,你选择的三科再强也没用。祝你好运!




您好,可以看出,您处在第三批进入新高考的省市,新高考的规则是:语数外必选,物理历史二选一,另外两门自选。

从您的选择来看,完全符合规则,按道理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有一个需要引起您高度重视的东西,需要您密切关注。

这就是不同高校的各专业招生计划以及特殊要求,比如说,莫个高校的某个专业(如:制药或者化工),招生要求是必须选考化学,而你的孩子又恰恰想学这个专业,那么就无法报考了,这就是很遗憾的事。

所以,选考要和孩子的将来专业挂钩,和高校的招生要求挂钩,麻烦在于目前高校的与新高考相适应的招生计划要求未出台,这就造成了困扰,建议您的孩子根据自己的成绩排位和专业意向,再结合与您孩子有可能录取的相关高校的网站咨询或公布的信息,谨慎选择。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敬请关注,海老师期待与您继续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物理   模式   化学   组合   理科   科目   考生   学科   难度   地理   现象   优势   生物   学生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