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磁铁之间的磁力靠什么粒子来传递?

两块磁铁之间靠磁力传递相互作用,磁力属于电磁力,电磁力的媒介粒子是光子。因此,两块磁铁之间的磁力是靠光子传递的,更准确来说是虚光子。

在经典场论中,两块磁铁虽然没有直接接触,但是磁铁周围存在磁场,它们之间是直接靠电磁场进行相互作用的。电磁场拥有能量、质量和动量。在量子场论中,科学家们认为电磁力是由虚光子的交换产生的。

那什么是虚光子?

根据量子力学的表述,真空并不是虚无的,整个空间中充满了能量涨落。因为真空中无时无刻不在产生虚粒子对,虚粒子仅存在很短的时间就会发生湮灭,而真空中的能量涨落就是由此产生的。真空中存在的这种由量子效应产生的能量被称之为真空零点能。

虚粒子是不能够被观测到,但它事实上是存在的,并且能够产生一些物理效应。受真空中的量子涨落影响,两个处于真空中的平行电容板之间就存在相互吸引力,这被称之为卡西米尔效应。实验测算,在10纳米的间隙上,卡西米尔效应大约能产生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压力。

电磁场源于电荷,在电荷的激发下就会产生虚光子,虚光子是不可以被直接观测到的光子。虚光子具有能量和动量,电磁力本质上就是虚光子的交换。通过虚光子的交换,能量及动量也就发生了转移。

宇宙空间中充满了电磁场,电磁波就是在电磁场中传播的波动能量。光本身就是电磁波,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因此电磁波也可以看成光子,不过这里是实光子,而不是虚光子。

前面已经说过了,虚粒子存在的时间极短,是不能够被观测到的,虚光子也是虚粒子,因此虚光子也是不能够被观测到的。此外,即使是实光子,人眼也只能看见可见光波段,余下的波段都是人肉眼不可见的。

除了电磁力,自然界中的其它三种力也是靠交换粒子产生的

在自然界中一共存在4种基本力,它们是: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引力。

在规范场论的标准模型中,电磁力是靠光子传递的;强核力则是依靠胶子传递的;弱核力是靠W及Z玻色子传递的;引力理论上是靠引力子传递的。

根据理论,这4种基本力产生于同一机制,后来逐渐分化。目前电磁力和弱核力已经完美的统一了,强核力也已经纳入了统一的框架,就只剩下引力了。未来究竟走向何方,还未可知。

电磁力属于第2强的力(最强的是强核力),和引力一样同属于长程力。它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也是我们研究的最透彻的一种基本力。比如摩擦力、弹力、分子力等,它们本质上都属于电磁力。

强核力和弱核力,听名字就知道了,它们的作用效果仅局限于原子核内,出了原子核基本上就没它俩的事了。

下图是4种基本力的比较

总结

上述观点就是目前主流科学家关于电磁力本质的前沿解释了。

虽然理论上电磁力是靠交换虚光子产生的,不过目前暂时还无法观测到,这些虚粒子暂时可以看做理论中假想存在的粒子,但由其产生的效应是确实存在的。至于为什么是这样的,我们暂时还不知道,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热爱科学的朋友,欢迎关注我。




两块磁铁之间的磁力靠什么粒子来传递?

要来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了解下两块磁铁之间的磁力是属于什么力,那样才能去了解这种力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传播的!

一、引力

引力是长程力,它是中基本作用力中最小的那个,但在天体相互作用中,引力则是最普遍的作用力!引力子是被认为用来传输引力的,但迄今为止仍然在猜测中,或者我们暂时也可以认为这是错误的,毕竟都没有获得公认,在量子力学中,引力子的定义是:一个自旋为2、质量为零的玻色子!

二、电磁力

为什么将磁和电统一了为电磁力,因为这两者是统一互相可以转换的,与引力一样,电磁力也属于长程力,而这个对于我们日常工作与生活帮助最大,几乎所有的电动设备都是这个作用力在起着作用!而实现它作用力的媒介粒子就是光子,因为这离不开电磁波,而整个电磁波段其实就是光的不同波段而已,有的我们能看到,有的则看不到,而磁力就是我们看不见的那一类!

三、弱相互作用力

弱相互作用靠费米子或玻色子传递的,它是四种作用力中第二弱、作用距离最短的一种力。它仅仅只作用于电子、夸克层子、中微子等费米子,并制约放射性等作用!

四,强相互作用力

质子与中子之间的核力即为强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力是四种基本力中最强的,但它的作用距离很短!传递强作用力的是胶子!

传说中的水滴就是强作用力材料制成的表面,无限细腻,强度也许除了夸克星物质外就它了,但这只是停留在科幻小说中,希望我们未来也能制造出这种材料!




磁铁是以电磁作用力来传递能量的,电磁作用力是人类迄今发现的四种作用力之一,是目前研究最透彻,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力。

有人看到两块磁铁能够相互吸引,就很直观的想起了万有引力,认为这是引力作用,其实则完全是错误的。引力的本质是质量对时空的扭曲,而电磁作用力的本质是物体之间的电荷,通过带电粒子与电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力场。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所有力的现象,几乎都是电磁作用力。如电力、摩擦力、弹性力、机械力等,声波也是一种机械波,因此也属于电磁作用力的表现。

磁铁由于其原子内部结构比较特殊,本身就具有磁矩,产生磁场,并且可以进行电磁转换,因此磁铁相互吸引也是电磁力的一种表现。

电磁力的传递媒介是光子。

这些光量子通过电磁场而传递能量,传递的方式是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是相同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衍生发射的震荡粒子波,是以波动的形式传播的电磁场。

电磁相互作用力是四种力里面第二强力,如果把强相互作用力的强度比作1,那么电磁相互作用力的强度就是1/137,弱力的强度就是10^-13,引力的强度就是10^-39。

可见引力是一种最弱的力,与强力和电磁力的强度相差若干亿亿亿倍。

但引力和电磁力都是长程力,作用距离最长,理论上无限远,但都与距离成反比。这两种力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主要表现在宏观中,引力更多的表现在天体运行,而电磁力则表现在人类能够看到的各种现象中。

强力弱力则表现在我们平时看不到的微观世界,强力主要作用于中子和质子间,弱力作用距离更短,只在夸克、电子、中微子等层面起作用。

这些力的传递媒介只有电磁力和强力、弱力比较清楚。

前面说了电磁力是靠光量子传递,但各位不要误会光量子就一定会发光,光有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不可见光以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的形式传递。

传递强力的媒介为胶子,传递弱力的媒介为费米子或玻色子。

引力的传递媒介还没有定论,量子力学认为引力是由引力子传递,但还只是一种猜想,没有证据证明。

目前人类发现的所有现象都属于这四种基本作用力的范畴,而电磁作用力是人类目前研究最透彻的力,其规律早就在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洛伦兹力公式中得到诠释。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

时空通讯专注于老百姓通俗的科学话题,所发文章均属原创,请尊重作者版权,谢谢关注支持与合作。




宇宙基本作用力统一为“冲气以为和”,空间是充满“以太”的流体环境,两个物体在流体中运动,同向运动相吸,逆向运动相斥,万有引力、磁力、强核力、弱核力都是物体在流体中运动产生的相互作用力。自转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还会产生公自转偏向力,使物体产生公转现象或产生物质波现象,公自转偏向力是宇宙的第五基本力。

在四氧化三铁结构中铁离子处于2价与3价的变化之中,有一个电子一直围绕着这三个铁离子做圆周运动。相邻的两个电子在空间流体环境中运动,同向运动相吸,逆向运动相斥,产生了磁场。




其实说白了,这个问题是在问四大作用力中的“电磁力”到底是咋回事?


凡事如果一直问“为什么”总是可以问个无限循环下去的,我就来说说,关于电磁力,目前科学家研究到什么一个程度?


我们从桌子能立在地面上说起,我们上学时,老师会说这是因为桌子受到了支持力,支持力和重力平衡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地面会给予支持力?当时我们是不知道,老师也不会教?

我们再回首四大作用力:引力,电磁力,弱力,强力。支持力肯定是其中一款,引力是物体之间的吸引力,所以不可能;弱力和衰变有关,所以也不可能;强力是原子核内的作用力,也不可能。所以其实这个支持力只能是电磁力。也就是说磁铁互相吸引和支持力其实是一个类型的力。

那我们来继续说,什么是电磁力?你地面的支持力和桌子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地面受到一个微小形变,而产生了支持力。

为什么微小形变会产生作用力?

我们可以把桌子和地面可以看成两团电荷,之间的电磁排斥作用宏观体现为压力与支持力。

为什么会有电磁相互作用?

科学家发现了世界上存在着正负两种电荷,存在着摩擦起电,磁针偏转等现象。麦克斯韦方程组能很好地描述电磁相互作用。更进一步,量子场论(Quantum Field Theory)的观点告诉我们,力的作用不是超距的,所有的相互作用都是两个物体交换一个媒介粒子而发生的,电磁力实际上就是交换光子。我们有了新的观点,不再说电磁力了(事实上在分析力学的框架建立之后,"力"就不再是我们主要讨论的内容了),但这只是观点上的革新,交换光子和电磁相互作用指的还是同一件事。

你依然可以继续问,为什么自然界里可以交换光子?我们不知道。这需要更深层的物理。

其实“存在四种相互作用”是一个很原始很基础的描述,这是经过了大量的经验归纳之后才总结出来的,暂时,没有比这还基础的知识,能用来解释它了。




按现在标准模型的解释,电磁力是电磁场中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电磁场的规范场粒子交换的结果。而电磁场的规范场粒子就是光子,所以电磁力是靠带电粒子间,交换光子产生的。

光子是如何交换的呢?

关于电磁场中的光子到底是如何交换的?其实,我们并没有具体的观测到,而它们的交换过程,仅是通过现有的理论推导出来的一个“虚过程”,也就是一个假想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的光子,实际上是一种“虚光子”,也就是无法观测的光子。

以两个电子的运动为例,在物理学上最能形象地诠释这一交换过程的方法就是绘制“费曼图”

费曼图,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费曼,继薛定谔和海森堡后,提出的第三种诠释量子力学的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看图说话”的方式阐述粒子们的运动状态,它将三维空间简化为一个横坐标,而时间作为其纵坐标,所以又叫做“时空图”

让我们通过“费曼图”来看看两个电子之间的光子是如何传递力的吧。

上图,一个电子运动到A处,发射出一个光子γ ,释放能量转换为反推的动量;另一个电子运动到B处吸收一个光子γ ,变成高能电子,然后再发射光子,释放能量转换为反推动量;两个电子之间不停地吸收、释放,循环往复,能量和动量就在两个电子之间相互传递,表现为两个电子之间的斥力。

每个电子的动量变化,也就等同于另一个电子向它释放的电磁力。

然而,这只是我们推测出来的最简单的一种交换方式,实际上“虚光子”的交换远比这要复杂得多。

在量子理论下,更深层次的运动解释。

在量子理论的体系中,真空是不停发生着“量子涨落”的能量海。

这意味着什么?我们来看看考虑了“量子涨落”的费曼图。

电子在A处在发射出一个光子后,即释放了能量后,这能量会在真空中激发出“虚粒子对”,“虚粒子对”又会在极短时间内相互湮灭,退激释放出光子能量,然后循环往复,在不知道交换多少次后,这个光子才被另一个电子在B处吸收。

这期间的时间是极短的,但却又可以看成发生了无限次的转换,这难以想象的复杂过程最后表现为两个电子之间的电磁力。

电磁场是人类最早认识的规范场,但其深层次的运转规律,直至量子力学出现为止,我们才略窥一二。

但以上的过程,严格来说也只是我们臆想出来的,凭什么说就一定是正确的呢?

朗德因子(g因子)的超精准预言,让我们不得不相信

朗德因子最早来源于经典物理和化学中,是阿尔佛雷德·朗德试图解释反常塞曼效应时,提出的一个常数,反映的是塞曼效应中磁矩与角动量之间的联系。

塞曼效应是指原子在外磁场中发光谱线发生分裂且偏振的现象;历史上首先观测到并给予理论解释的是谱线一分为三的现象,后来又发现了较三分裂现象更为复杂的难以解释的情况,因此称前者为正常或简单塞曼效应,后者为反常或复杂塞曼效应。

简单来说,就是原子由于自身存在磁矩,在外磁场的作用下,能量会变大,因此原有的电子能级就会发生分裂。能级变多,就能辐射出更多的光谱线。

朗德因子相当于就是解释它们之间关系的一个常量。后来被推广到粒子物理领域,称为g因子。而它的取值,随着物理学的发展,几经变换。

1947年,在考虑量子涨落的情况下,发展量子电动力学(QED)的朱利安·施温格等人,先给出的g因子理论计算值为2.002 319 304 402。

随后同年,威利斯·兰姆等人实验观测到兰姆位移效应,并在实验数据下将g因子定值为 2.0023193043768(86)。

这个预测的结果与实验结果惊人匹配度,让人不得不相信由量子理论解释电磁力“虚过程”的正确性。

总结

现实世界中,很多我们原以为已经熟悉的东西,一旦以微观量子领域的视角来分析,你会发现我们竟然变得如此无知。

当然这所有的结论也只是基于我们目前掌握的理论而已,随着科学的发展,下一次颠覆性诠释,又会等好久呢?




磁铁的磁力属于静磁力,也是电磁力的一种极限存在形式。所以说两块磁铁之间是通过交换光子来实现磁力的传递的。

看到这个结论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磁场要考光子传递力,为何我们使用两块磁铁相互作用时没有看到光线呢?

注意,这里所述的光子都是虚光子,并非真实的光子!而多数传递电磁力的光子都是虚光子!何为虚光子,就是说不可直接观测的光子,所以我们看不见它们。粒子传递力的作用,就好比是湖面上有两个船甲乙。甲船给乙船跑过去一个铅球,甲船收到铅球的反作用力,产生了一个推力;而乙船接到铅球后,也会收到铅球的一个推力,所以这么看好像甲乙两船之间产生了一个反向的相互作用力,而传递力的粒子就是这个铅球。

如果把甲乙两个船看成两个磁铁,那么铅球换成没有质量的虚光子,那么就是这个不可见的虚光子在两个磁铁之间传递了静磁力。




这个问题其实本质上是在问电磁力之间的介质粒子。

电磁力

人人都知道四大基本相互力:引力,电磁作用力,强作用力,弱作用力。

为什么说是四大基本力呢?因为目前我们所有的作用力都可以划分到这四种力之中,很多人自认为对电磁力很了解,那么电磁力就只是指电和磁之间的作用力吗?

你认为弹力,摩擦力属于什么力呢?没有它们本质上都是电磁力!其实电磁作用本质上就是指带电粒子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以及带电粒子通过电磁场传递的相互作用。

电磁作用力靠什么传递?

四大基本相互作用已经全部发现,可以说如果能将这四大力完全了解,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人类科技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在了解这四大力的时候,人们一直在思考这四大力是靠什么传递的?通过不断研究发现强相互作用靠胶子传递,弱相互作用靠费米子或玻色子传递,而电磁相互作用则是靠光子传递!

注意这里的光子并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光子,而是指虚光子,因此磁铁之间的感光纸是无法探测到虚光子的。




两块磁铁之间的磁力靠什么粒子来传递?

相信大家对于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无论是同性相斥、还是异性相吸,以及由此制造出的磁性产品的特性已经了然于胸,虽然表象上看来,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特别是异性磁极之间的相互吸引,感觉与万有引力非常相似,但是它们在本质上却有着截然的不同。


目前,物理学界对于自然界包括整个宇宙中力的基本作用形式,已经归纳出4个基本种类,即4种基本作用力,它们分别是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和引力。其中电磁力是在电磁场中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无论是摩擦力、支持力、磁力,还是光线产生的辐射压力,本质上都是组成物体的微观粒子间带有不同电荷时,所产生的相互影响表现出来的作用力,由于电磁力能够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它是我们观察和认识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一种力的作用形式。


与此同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力的作用形式还包括引力,无论是探索宏观天体之间的运行规律,还是微观粒子之间都存在着引力作用,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在4种基本作用力中引力作用效果最弱,但力程最远,理论上可以延伸到无限的地方。


而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则都是反映原子微观层面力的作用形式,其中强相互作用力保障了质子和中子的结合能力,确保原子核的稳定性。在所有基本作用力中,强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最强,但是力程最短。弱相互作用力确保了核外电子不会因与原子核的电荷属性不同,而坠入原子核中,同时也可以调控原子核内的质子状态,从而从另外一个方面起到了稳定原子核的功能,弱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也很弱,不过要稍强于引力。


之所以4种基本作用力形式,科学家判断是在4种力依托于特定的“空间场”,在不同的“空间场”中组成物体的微观粒子发生定向运动所表现出来的影响模式。按照物理学家们构建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所对应的基本粒子已经被发现,其中电磁力通过光子来传递力、强相互作用力通过胶子传递力、弱相互作用力通过W和Z玻色子传递力,只有引力特殊,至今仍然未找到“引力子”存在的确凿证据。

磁铁之间产生的磁力,基于由不同磁极所形成的磁场,在磁场中,我们通过麦克斯韦方程可以看出,磁场的产生来源于电流以及变化的电场。对于电磁铁来说,是电荷的定向移动产生了电磁场,而对于永久性磁铁来说,磁场是由于大量核外电子在围绕原子核的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自发性规律排列所致。从磁铁的物质组成来看,它主要是由铁、钴、镍和铁的一些氧化物所组成,这些物质的原子结构比较特殊,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磁矩,一般情况下磁区相互影响不表现出磁性,但是当把它们放到相应的磁场环境中,这些物质中的原子就会与磁场方向快速调整到一致,从而表现出较强的磁性,这些物质因此被称为铁磁性物质。


我们从磁场的作用形式再来看一下磁力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磁铁的磁性来源于电荷的定向规律性排列,也就是说磁场是由运动的电荷或者变化的电场产生而来,这也注定了磁场与电场均是在一定的空间区域内呈现连续分布的一个矢量场,由于磁场的一个无源有旋的矢量空间,因此磁场的产生没有源头,也没有结尾,是一个封闭闭合的空间区域,不像电场中电势那有可以定量表达为一个标量的函数。那么,既然磁力依赖于电磁场,那么电磁场就相当于是磁力作用的一种媒介空间,对应的这种媒介空间中必然要有一种媒介物质使磁力发生相应的传递过程。


从电磁波的传递来看,其依赖于光子的传递,所以从本质上看磁力的传递也必然需要光子作为媒介。之所以我们看不到这种传递的过程,一方面在于不同频率的光线,其组成的光子所携带的能量也不相同,而且我们肉眼所见的光子只是所有电磁波中的极小一部分(可见光部分)。另一方面,电磁场传递磁力的媒介,经科学家们深入研究,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光子-虚光子传递本身所具有的动量和能量的结果,而这种虚光子传递能量的过程,来源于物体本身微观粒子所具有的磁矩,一旦施加外在的磁场环境,这种磁矩作用下就会使物质的内能增加,表现出电子能级的跃迁,从而释放出相应的辐射线,这一点也已经通过科学家们的实验得到了证实。


但是,毕竟虚光子是量子力学对于电磁力这种“虚过程”的一种设想,我们从理论上推导出来的东西,和实际还存在着一层“窗户纸”,要捅破这层纸,不单单是需要大量实验的验证,还得有量子力学与传统物理学以及相对论等一系列物理理论基础的深入融合发展,说不定以后会出现颠覆性或者超出常规认知水平的重大发现,这些都是未知数。




这个很好用排除法来作答,自然界主要有4种基本作用力,它们分别是电磁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引力。

首先这两块磁块不是通过引力、弱力来传递的,因为弱力是只与原子的放射性有关的,其次不可能是引力的原因是,虽然磁块有质量,但是质量很低,引力只是起到了很微小的作用。

最后不是强力,强力是短程力,有多短呢,就是仅作用于原子核中,我们知道原子核只占原子总体积很小很小的部分,所以不是强力。

最终就只剩下电磁力了,答案就是电磁力。

电磁相互作用力是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力,在生活中见到的力,除了引力就是电磁力了,比如弹力、摩擦力等等各种力,其本质其实就是电磁力。

电磁力是用什么东西来传递的呢,量子电动力学是这样解释的,通过发射和吸收光子来传递电磁力,所以光子是一切电磁力传递的媒介。

个人的浅见,你们有什么要补充说明的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磁力   磁铁   粒子   核力   支持力   原子核   作用力   电磁场   光子   相互作用   磁场   引力   电磁   能量   作用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