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非洲打工的人都说:非洲就像是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是真的吗?

我去非洲打过工,在所有去过非洲打工或创业的中国人看来,非洲的确就像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充满了商机。

在八九十年代,中国的经济开始迎来了大发展、大建设,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个个工业园区建成落地,很多农民洗脚进城务工,随处可见繁忙的景象,招聘处排成了长长的队伍,好不热闹。

那时中国人的普通工资也只有三五元一个月,基本上和现在非洲普工的工资持平,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度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工资一年比一年高,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非洲是全世界最贫穷落后的地区,随着中非之间的各种合作不断加强,加上非洲的人工成本还处于中国八九十年代的水平,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都搬到了非洲,目的就是为了公司的最大利益化,同时又解决了当地人的就业问题,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实现了合作共赢。

二叔也是把工厂从深圳搬到了非洲的乌干达,目的也一样,就是看中了这里廉价的劳动力,我2013年的时候去二叔厂里工作过一年,对非洲的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当地主要还是以农业为主,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相当穷,失业率是非常高的。

乌干达的国家领导人是非常渴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发展起来的,听二叔说,他工厂开工典礼的时候乌干达总统就亲自去他厂里参加剪彩活动,后来搬来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乌干达总统也都会去参加一些活动,可以证明乌干达总统对中国的企业还是相当重视的,他也希望他的国家能够发展起来,人民过上好日子。

现在二叔厂里只要一招工的时候,前来应聘的当地工人都是排成长长的队伍,但也要进行一定的考评,合格后才会聘用他们,这种现象在国内也只有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才能看到了,而非洲因为工业也刚刚才起步,毕竟落地开工生产的工厂还不是很多,所以在招工方面还是很容易的,只是在培训方面要多下一点功夫,因为非洲人相对笨一点。

非洲现在的确像八九十年代的中国,随着非洲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挺进,相信再过几十年后,非洲的经济也会变得很好,当地人也能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大家怎么看呢?

我是三哥话事,每天和大家分享不同又有趣的真实故事,觉得有意思就点个赞,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谢谢!




何止像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可能还不如中国解放初期。中国解放初期农村种地就有了比较完整的农用工具,例如,犁耙钞滚,斧头,铁锹等工具。非洲有的地方还是原始社会生活。




在非洲打工时,我所见到的感觉非洲的农村跟中国八九十年代的农村极其相似,这也许跟我是出生于农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所以对农村特别有感情。





在广东八九十年代每个家庭都有四五个孩子,生活条件相当的差,住的都是泥土瓦房,村道上都是黄泥路,每逢下雨到处都是坑坑洼洼,在夏天小孩子都是光着脚走来走去,衣服都是大的穿不了后给小的穿,破了就拿给有缝纫机的家庭帮忙修补,当时的缝纫机是脚踏板的,一针一线靠一脚一脚踩出来的,效率非常低。那时候家里是通了电,是那种暗黄色的灯泡发光,条件好的家庭有台黑白电视,一开电视全村孩子就会围在一起看热闹,家中的生活用品大多还是木制品,还有一些是铁制作的,如水桶,脸盆,农耕用品等,很少见到塑料制品,连上厕所后都是用竹片代替纸巾的。交通工具是二八杠自行车!几乎每家都有,每餐的饭菜都是米饭加自种青菜,偶尔有外地人进乡卖猪肉,农村人有买就买肥肉炸油,所以很难吃上肉,因为一年四季靠农耕为主,根本没钱买肉,收入大多是靠养牛养猪挣点钱,有些父母当时会出去深圳广州务工的生活过的好一点,这就是八九十年代当时的农村。










在2016 年我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恩陀陀道路服装批发市场批发衣服,认识了当地的女孩叫凯丽娜,来自Gonder,也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因为是同事关系,所以经常回家会带我回去参观她的家乡。


回去便选择晴朗的天气回去,因为下雨天回去车辆是无法行驶的,到处都是坑坑洼洼,村里的孩子看到汽车向他们行驶过来,便围观了过来,这些都是凯丽娜的弟弟妹妹,大多数都是光着脚,穿衣单薄简陋凯丽娜便会发点糖给他们,拿到手个个都高兴极了。地广人稀,都是泥土培房,有的房顶是盖草,有的是水泥板,有的是盖铁皮,房相当的小,一家人挤在一起生活,有些村庄偶尔看到有小卖部,但卖的东西不多,二八杠的单车也有,听凯丽娜说都是从中国进口的,有好多人用来拉客,一日三餐都是吃木薯粉或者玉米,很少有肉吃,看到这里的小孩好多都是皮包骨,有的甚至一天只能吃到一餐,医疗条件相当的差,如果生病只能到镇上买药吃,村里是没得买的。好多人得了病都是没钱医治的。经济来源靠变卖农产品得到一点微博收入补贴家用,有些家人外出务工过得稍微好点,但这里的人即使在穷也过得很开心,好多吃饱饭后都在晒着太阳,唱着歌,跳着舞,今天吃饱就不管明天的事。

看到眼前的一幕幕之后,感觉我们作为中国人相当幸福的,虽然我们也经历过苦难的日子,但强大的祖国靠自力更生,让人们早就脱离贫困,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也祝愿非洲人能够早日脱离贫困,过上美好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亚的斯亚贝巴   非洲   乌干达   中国   目的   坑坑洼洼   非洲人   农耕   厂里   中国企业   总统   工资   工厂   条件   农村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