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师教育并轻微体罚了您的孩子,原因是您孩子有错的,后续您会怎么处理?

题主说的是孩子有错在先,老师在教育的同时给我的孩子轻微体罚。做为家长的我,后续的做法只能是:谅解

因为是轻微处罚,对孩子的精神和身体并不构成实质性伤害。再加上老师的出发点儿是对学生负责,并无恶意。所以不论是孩子告诉我这件事,还是老师告诉我这件事,我都不会生气。如果我比较忙,可能我知道了,这事就过去了。

如果我有空闲时间,我会和老师沟通,一方面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及错误程度,另一方面了解事后孩子改正错误的态度和效果,并向老师致谢,协助老师做好对孩子的进一步教育工作。

我认为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和老师的立场应该是一致的。大家应相互沟通,相互包容和谅解,才有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如果双方离心离德,睚眦必报,闹得生生色色,恐怕对孩子的教育百害而无一利。

做为家长,我们只带一两个孩子,有时尚为些儿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不得不采取些儿措施惩戒一下,让孩子长长记性下次不犯类似错误。

老师面对的,是好几十个孩子。由于这一代孩子娇生惯养的比较多,不顽皮是不可能的。如果老师对学生稍有惩戒,比如罚站10分钟,操场跑一圈,晒5分钟太阳之类,我们应当给以理解和谅解,让老师大胆去管孩子,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过于计较,弄得老师缩手缩脚,以后不怎么管孩子了,恐怕对孩子和家长来说还真是有些儿悲哀。

诚然,我也希望教孩子的老师具有高超的教育和管理才能,不对孩子进行那怕是一丁点儿惩戒,就能把孩子教育得服服贴贴的。可现实中这样的所谓专家级水平的老师,我们还真不容易碰得到。于是我们只好退而求其次,用相互间的宽容和理解来达到双方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了。因为我们要的是孩子的将来,而不是现在相互之间细节枝末的你是我非。家长与老师因为孩子相遇在一起,应共写一段教育佳话,相互间留下美好的回忆。

我是天凉好个秋A,关注我,分享教育教学工作经验。诚邀朋友评论、批评指正。不胜感谢!




轻微体罚也是体罚,同样违反《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教师不得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明知是违法行为,作为知书、达理、有教养的老师,为何还要偏偏知法犯法呢?尽管教师有了教育惩戒权,但是教育惩戒绝对不能等同于“体罚或者变相体罚”!

孩子犯了错,教师当然有教育管理权利进行批评教育,家长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但是某些教师打着批评教育和“为你孩子好”的幌子,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孩子,哪怕是轻微体罚也是不对的。笔者身为教师,就亲眼目睹过某些无能教师,一边儿来娇来地哄着学生,一边偷偷地体罚学生的现象,还不是少数老师;上学年,笔者办公室就有几位女教师都是这么干的,她们自己都搞不懂教材的意思,上课也就是照本宣科罢了,然后给学生划出知识点,要求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念会背,否则就把学生弄到办公室里关上门,咬牙切齿地用教棍抽打腿部或手心,一边打着,还一边数着10、20、30……

表现再不好的孩子也都是家长的心头肉,更何况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原本就是法律不允许的。笔者也是从教20多年的教师了,说句良心话,对于辱骂、殴打学生的老师也算司空见惯,然而对于这种暴力惩戒行为,打心眼里感到气愤和鄙薄;大家都是为人父母,都有子女亲人,“将人心比自心”,说句真心话,你自己的孩子犯了错,看到其他老师体罚或者变相体罚,你心里滋味真的好受吗?笔者是真心受不了,记得当年儿子上四年级的时候,由于儿子家庭作业没有写完,班主任老师把我喊去了学校,在她的办公室里当作不少老师的面,可劲的讽刺挖苦数落孩子和家长,越说越上劲,居然抬手猛地扇了儿子一巴掌;我当时气不打一出来,不管不顾地按住她狠揍了一顿,事后双方都有错,也是不了了之,我毅然给孩子办理转学了!

很多人都习惯于口诛笔伐有些家长如何不通情理、如何校闹,可是背后往往都有一些老师的不守规矩在先!笔者也是老师,我认为作为老师,首要的不是教学水平多高、也不是多么的尽职尽责,而是要树立遵纪守法观念,不能侵犯孩子应有的法定权利;只有教师首先做一个合格守法公民,接下来才是尽职尽责、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问题。教师遵纪守法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踏踏实实地落实到对待学生的具体行动上;就如问题中提到的,对待犯错学生,进行轻微体罚,看似轻描淡写,实质上就是在想引导家长不要当真,都是为了你的孩子好,谁说的“为了孩子好”,老师就可以违法乱纪?家长有那么好糊弄吗?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打着所谓“轻微体罚”的旗号,要挟家长要讲明事理,也是非常不可取的。无论如何,体罚学生,哪怕是轻微体罚,也是违法乱纪的,也是不可原谅的!




虽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地要求老师不得体罚学生,但是当老师的都知道,面对成长中不断犯错的学生,惩罚再说难免,无惩罚,不是完整的教育,老师不可能都是佛系老师,更多的老师都是认真负责的,所以明知道体罚不对,明知道自己的惩罚有可能会被解读为体罚或者变相体罚,但是老师依然会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个时候,家长的配合特别重要,如果遇到不配合的家长,恐怕老师就只能”吃不了兜着走“了。

作为老师,我非常体谅老师的难处和用心,所以当孩子在学校因为犯错而被老师轻微体罚时,我觉着我会这么做:

第一,坚决不要站在老师的对立面来思考问题

这里需要明确两个问题,一个是老师体罚孩子的原因是孩子犯错了,另外一个老师的体罚仅是轻微体罚,我想可以理解为没有多大的身心伤害吧。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切不可小题大做,想一想,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没打过孩子吗?你没有体罚过孩子吗?虽然我们不能再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样的思想,但是一个外人能够在你孩子犯错时,帮助你教育孩子,这样的人应该值得你去尊重。

如果家长站在老师的对立面去看待这个问题,在孩子面前说了老师的坏话、放出了狠话,甚至直接去找老师理论,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多半是有问题的。

第二、体罚都体罚了,效果最重要

既然孩子已经被老师轻微体罚,家长既不能小题大做,也不能放之任之,要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和孩子一起来讨论一下老师惩罚你对不对?你有没有受到冤枉?老师为什么惩罚你?你应该吸取哪些教训这样的问题,因为来说体罚完学生,可能不会做那么多的工作,孩子有可能会对老师有看法,甚至是仇视老师,这个时候,家长很有必要引导孩子认识:是你有错在先,老师惩罚你是为你好这个道理。既然体罚了,又没有多大伤害,家长就在这上面做做文章吧。

当然,这里说的是轻微的体罚,我认为这种轻微的体罚,可以归结为惩罚,而不是体罚。但是,如果老师是为了泄私愤或者给孩子造成严重身心伤害的体罚,比如有个学校的老师,竟然在孩子身上打了100多棍,这样的体罚,已经完全超出了教育的范畴,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也是不能容忍的,我会坚定地站在孩子这一边,让老师或者学校,给个说法,换老师、换学校都完全合理,因为这个来说的体罚,已经给孩子留下了非常严重的身体伤害和心理阴影了。

反过来,老师的惩罚,应该做到“有因、有度、有效果”,千万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而把自己的消极情绪都发泄到学生身上,这样的结果,害人害己!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




如果孩子有错,并受到轻微体罚,我认为这很正常,不然,说不定惹多大事呢!

说我的亲身经历,我儿子上初中时,同学打架,他拉架,结果也被狠狠地揍了,儿子找社会人帮出气,拿了一米长的棒子,多亏老师发现及时,找我们家长,制止这场“战争"。半大小子,说惹多大祸就惹多大祸呀!多可怕呀,一家一个孩子,咱把人打坏,还是人家把咱打坏,都不行,毁了几个家庭?

有时,半大小子打群架,老师上不去前,那得叫警察。

我作为家长,希望老师严管。老师跟咱孩子一没有血缘关系,二没有仇,老师都希望他的学生好,不然那次打架,还不知是什么后果呢?

"玉不琢,不成器",若想要孩子成大器,还得多多麻烦老师天天去琢!




我会积极和老师配合,商量好一起来教育孩子的。我的孩子就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老师批评了他。这件事的处理我和老师成了朋友,我的孩子也改了错误,一直到高考之前,都和老师合作很好,从班里第十名左右,一直到高考成为全班第一名。



01,我的孩子是男孩,男孩子最贪玩的就是网乐游戏。

考上高中的时候,他对网络游戏更加迷恋。在高中分班考试的时候,分到宏志班。宏志班就是重点班。为此我还请了老师,把他对我的孩子的想法告诉了我。孩子不惹事,但是,偷懒,把控不住自己,常常做小动作。而且别人说他,他就生气,逆反。

对老师的分析,我十分佩服,他说的和我的感受相同。这样的孩子不是太好教育,有时候要找准一些小事件,找到突破点。我和老师一起产生了共鸣。



02,有一次老师给我打电话,让我到学校一趟,我知道老师肯定有重要事要商量。

果然我的孩子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一天晚上,孩子和三个同学一起跳墙,去外边游戏厅打游戏,打了一个整晚,第二天也没到教室里,而是在学校大礼堂睡觉。老师找不到他就着急,后来派人,终于找到了他们四个人。

老师当然对他们说了比较重的话。然后就给家长打电话,来学校一起商量处理这个事情。

老师给我商量好,让我把孩子带回家,让他写检讨,认识清楚,借此机会,让孩子赶快摆脱对游戏的迷恋,赶快走上认真学习的轨道上来。



03,由于老师和家长及时的沟通,我和老师及时的商量传递信息,这件事情我们处理得非常好。

回家第二天,孩子写完检讨之后,我看了看也没有说什么,因为他正和我逆反。我只是在他面前,说了老师很多正面的好话,树立了老师的绝对权威。他也很赞同我的说法。

我带着他去见老师,老师认为写的内容不深刻,继续回家写。这是我和老师已经商量好的事情,就是让他再多思考,多反思。



04,与孩子交流沟通,说我自己年轻时代被校长被老师处罚的情况。

给孩子讲我的故事,现在想起来,处罚我的老师和校长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因为他们在我犯错的时候,及时纠正我的错误,才让我有了现在的成就。

来来回回,儿子共写了四次,经过了一星期,老师才允许他重返课堂,并且给他指明了方向说,你这个孩子呀,把打游戏的时间一半放到学习上,保你考上重点大学,咱们打个赌,要是你考上了,可得请我客呀,你听我的话,如果考不上,老师请你的客。

多么好的老师呀,用激将法,用各种办法来扭转逆反的孩子的心。这样的老师,我真是感恩不尽呀。孩子遇见一位好老师,真是他一生的幸福,也是我们一家的幸福。



我是教育处处春,希望对您有用,也请您点赞收藏转发关注,让我们一起讨论,为孩子的教育建言献策。




这里主要应该牵扯到对体罚的理解,比如学生多次迟到,批评教育后罚站15分钟,这算不算体罚。上体育课不遵守纪律,罚做一定数量的俯卧撑或者是围都会操场跑圈,这算不算体罚。实际上这不应该自算是体罚,因为这样的行为并不会给学生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但是同样的行为,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度,可能就是处罚了。比如让学生在烈日下较长时间的罚站。再比如明知学生身体不适,却上学生去完成身体不能承受的运动项目,这会对学生产生实际性的伤害,这就应该是体罚了。

所谓轻微的体罚,应该是指一些明显具有体罚性质的行为,但没有造成学生明显伤害的行为。和罚站、跑圈不同,有些行为是明显具有体罚性质的。比如抽学生耳光,用脚踢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抽学生耳光打的是脸,体罚的性质就比较强烈。而如果是用脚踢了男生屁股两下,如果程度不是特别剧烈就没有强烈的体罚意味。其实有时教师对学生动一下手脚,本身确实没有伤害学生的意愿,有时还包含了一种不能言说的爱。比如学生在读课文时屡屡出错,教师在旁边用课本轻轻地拍了学生两下头,这时往往有一种以后认真一些的提示。

如何对待教师对学生的一些处罚,首先要对教师的行为进行一个基本的判断。也就是这个老师是不是有经常有比较明显的粗暴对待学生的情况。如果没有这样的情况,教师在事出有因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了一些轻微或稍微有一些过分的处罚,并且没有造成学生明显的伤害,这是家长应该采取一种理解的态度。为什么这样说呢,家长实际上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一下老师,其实许多家长在家里当孩子犯了错时,也会让孩子罚站的。所以说当老师确实是出于善意,只要不造成学生的实质性伤害,家长不应该在过激的情绪。如果确实不能接受这种情况,也要心平气和地与教师进行沟通。


即便是学生可能真得受了一些委屈,家长也不应该一味从替孩子出气的角度出来处理问题。对于孩子要问题缘由,如果孩子确实有错,还是应该让孩子认识到所犯的错误。如果孩子没有错误,也应该鼓励孩子和老师进行沟通,消除误会。实际上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磨砺,一个人在社会上是可能不受到委屈的。当然,家长如果认为有必要,也应该和老师进行心平气和的沟通。这样即便是教师的行为有些过,但毕竟对孩子的成长还是有好处的。

所以对待教师对学生教育过程中一些略有过火的行为,家长应该冷静地对待。首先要看教师的目的,教师这样做是不是恶意的,再者要看孩子是不有错。在这两个前提下,如果孩子并没有受到明显的伤害,只是多站了一会,被罚做了俯卧撑,甚至是被踢了两脚,家长也不应该大动肝火。而是应该配合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不要让学生对老师产生怨气,这对于孩子的健全人格的培养是有利的。

当然,对于严重地体罚学生的行为,家长是应该提出来的,但是家长也应该理性,千万不要用“闹”的方式解决问题,而是应该通过正常渠道进行反应解决。从最狭隘的角度考虑,孩子还要在这里继续学习,家长到学校“闹”实际上是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的。当然,老师也应该注意自己的教育行为,要将惩戒行为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比如,笔者就是极其反对学生抽耳光的。俗话说,打人不打脸,当众打学生的脸,学生的受的皮肉之苦也许一会就会消失,但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是比较厉害的。

总之,惩戒教育是一种必须的教育,缺乏了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是惩戒教育的出发点是教育,要把握合适的度。老师可以有戒尺,但戒尺的使用要合理。家长要理解和配合教师的教育,对于一些合理惩戒教育,即便是尺度把握不够恰当,只要没有伤害到学生,也应该更多一些包容,从教师的角度来考虑一下事件的处理。不要激化矛盾,这样将更有利于教育学生。

关注教育事件、分享个人观点,拙木侃教育,感谢您的关注、阅读、评论和分享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在华夏大地,老师是一个让人敬畏的崇高职业,即使是21世纪的现代人,也十分认可“一日师,终身父”这个说法。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先生对学生要求十分苛刻,学业未竟,先生手中的戒尺可不管你是皇族高官子弟,还是走卒黎民寒门,该罚的罚,该打的打,毫无情面可言。话虽如此,先生并非不讲情面,略有惩戒,让学生长记性,唯怕误了学生前程,虽良苦用心,鲜有致残致死之情况。所以古人至于先生,感恩戴德,敬畏有加!而现代社会,为人师者,心浮气躁,任性而为,动辄打骂学生,不问缘由,师者之德,忘却脑后。致残致死之惨状,屡见报端,这也是现代人对体罚学生十分敏感的原因。因体罚学生导致老师家长之间的冲突,并不罕见。那么现代师生家长之间到底该如何衡量面对?

我老公是80后,他说,有两个老师打骂过他,一个让他感恩戴德,铭记于心,一个让他咬牙切齿,恨意绵绵。

一个是老公初中时代的事情,刘老师是老公的语文老师,老公语文不错,名列前茅,深得刘老师的喜爱。有一次,老公上课的时候,开小差,和同桌谈笑,扰乱了正常的课堂秩序。刘老师,课程无法继续,索性停止讲课,就那么静静的望着老公。老公发现不对,就老实了。这时,刘老师快步走到老公身边,拿起书本照着老公的脑袋就打下去。怒喝道,成绩好不是你为所欲为的理由,学海无涯,你的路子早着呢。你可以不尊重老师,但不要误了同窗的前程!老公心中有愧,当场向刘老师道歉。这么个小插曲,却让老公和刘老师之间互动反而增加了,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一个是老公小学时候的事情,有个数学老师姓田,是县里优秀教师,他脾气特别的暴躁,不分男女,对学生非打即骂。只要他的提的问题,你回答的不好,就会挨打,他带过的学生没有不恨他的。有一次,老公课堂上发高烧,强撑着听课,提问的时候,提到了老公,老公回答出来了。没曾想,那数学老师一巴掌扇老公耳朵上,呵斥道,回答个问题还磕磕巴巴的,什么玩意!当时老公被扇的耳朵嗡嗡响,头昏恶心,差点当场晕倒。从那时起,老公完全放弃了数学。高考是3+2,每门都是150分,共750分。老公总分512分,数学50分。当年,二本线是509分,一本线是521分。

结婚后的一天,老公高高兴兴的回家来,见到我就问,还记得我和你提起的那个田老师嘛?我说,怎么了。老公哈哈大笑说,那老东西死了!

体罚有轻重,更有用心良苦和私情泛滥之分。如果我的孩子做错了事,而且屡教不改,严重扰乱了课堂秩序和老师的威严。我能够接受老师对我的孩子进行诸如罚站、抄写教规,或者对孩子进行敲桌子警示的做法。至于打孩子,如果力度控制到位,只是警示作用,我接受。但是如果是言语辱骂行为,那是绝对不可以的。

我是美小护喵喵妈,愿和您一起分享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点点滴滴,一起探讨育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感触,欢迎点赞后转发、留言、关注,谢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如果我的孩子犯了错,老师教育并轻微体罚了他,我会心平气和地做好以下几件事。

一、和孩子见面,让他叙述事情的前因后果。借机观察孩子的动态,看是否有因为老师的体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同时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

一般情况下,事情的概况应该是这样的:孩子犯了错;老师批评孩子时,孩子态度不大好,老师情急之下,实施了轻微体罚;孩子身体没有实质性损伤,但心里有点不服气。

二、和老师见面,听老师介绍事情的经过。一方面印证前面孩子所说的话,另一方面了解孩子平时的表现。

一般情况下,老师和孩子的叙述应该大体一致。

这时候,我要向老师表达谢意:感谢老师对孩子的严格管教。同时,建议老师尽量避免体罚孩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三、和孩子一道,向老师承认错误、赔礼道歉。要求孩子事后向老师递交书面保证书。

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法纪意识。犯了错,就要承担后果。

更重要的是,孩子犯了错、受了罚,家长毫不犹豫地选择站在老师一边,这对孩子是一种正向引导。孩子以后犯错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四、再次单独和老师交流,请老师多关注的孩子思想动态,及时和家长沟通。

走到这一步,事情基本圆满结束。经历这件事情后,孩子会比以前循规蹈矩,老师会对孩子更加关心。体罚这类事,大概率不会再发生在孩子身上。

这是个双赢的结局。

总结:愿家校携手,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共同托起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蓝天!

如果,我选择去找老师、找学校、找教育局,要求惩罚老师、赔偿损失,会是一个什么结局?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欢迎赐评。




我本人也是老师。懂得老师的教育对学生一辈子成长至关重要。所以我的做法是,老师严格管教我的孩子,我感激不尽,为了表示感谢,我会请他吃饭,以表谢意!




小时候没有体罚的概念,家住农村,老师打学生很正常。毕竟农村人都把老师当成文化人,老师若是要打学生,一定是学生犯了错。所以,那会儿如果被老师打了,多数学生不敢告诉家长,因为家长会说:“老师打的好,只要孩子不听话,你随便打。”

当然,我相信多数老师是为了让孩子更好才体罚学生,他们本心不坏,只是用了我们现在接受不了的做法。可我都初中毕业十几年了,却还对初中老师的体罚耿耿于怀,因为后来的我,确实看到了体罚不好的一面。

我小时候很听老师的话,几乎没被老师打过,从自己的角度说,我并不记恨老师。我们那个学校,尤其是我们那届,老师打学生成了风气,不打学生的老师恐怕连1/20,甚至1/30分之一都到不了。

初中,正是青春年少、四六不懂的年纪,一个个小孩儿正准备进入或已经进入了青春期,自然躁动异常。抽烟、喝酒、打架、斗殴,在我们那个山村中学稀松平常,老师如果不来点强制手段,确实也不好管。可即便这样,我仍然觉得老师打人是不对的,因为这东西太容易误伤人了。

在哪些老师眼中,没人管你是什么家庭的孩子,只要你不写作业、逃课、不思进取就是个坏孩子,就要挨打。我们班里有好多单身家庭的孩子,甚至有只跟爷爷住一起的小孩儿。家里穷的叮当响,衣服也破破烂烂,饭都吃不饱,谁还有功夫在意教育。

人家交学费都难啊,更不会有人督促他们学习啊。在我看来,他们如果上学可以得到老师、同学的优待,能得到快乐,他们可能还会坚持上学的。可这不现实,这些人要么怂的被所有人欺负;要么狂的没边儿,见谁都敢捅刀子,根本没人给他们讲生活的是是非非。最该被悉心教导的年纪,却碰上了一群和小孩儿一样简单粗暴的老师和家长。

不写作业,好,挨板子吧。第二天不写,接着挨打吧。当时的班主任根本不考虑班里那个单亲、残疾、无人照料的同学为什么写不完作业。

连着三四天,每天他进班里的第一件事,都是走到他的座位前,问他有没有完成作业。只要没完成,就用手,用书,当着全班小孩儿的面,抽那个同学。

现在想想也害怕啊,大气都不敢出,一个二三十岁的男人,在那里狂抽一个十五六岁身高也就一米四的小孩儿,这是多恐怖的情景啊。

前几天,抽几下,老师撒了气就不抽了,最后一天,直接把那同学抽的鼻血横飞,直接给打哭了。没人敢劝告,被打的人也不敢反抗。看到同学鼻子出血,他才喊了一句,出去洗,这样才结束了这场噩梦。

我有个正常家庭的同学被班主任打了,于是回家把自己的事情告诉了家长。他爸火气也大,直接给班主任打电话,痛骂了他一顿。于是这哥们儿在初中剩余的时光,再也不用交作业、再也不用做值日,一切班里的活动都与他无关,他直接被班主任当成了空气。

那会儿我们小,狗屁不懂。他跟我说自己的苦闷,我特么一点忙都帮不上。可现在想想,我们都快三十的人,如果在企业里被领导、被同事孤立了,你上班不郁闷吗?你熬个两三个月不会辞职吗?可那会儿我们没资格转学,更没能力转学。

至少我在的那个班,单亲家庭且家里条件差的人都没上完三年初中。我们班当时有三十多个人,而我知道的辍学的就至少有三个。这其中,有两个确实家庭条件不好,但无一例外的是,这三个人都没少被班主任打。

其中一个家庭不错,人高个子大,可长的傻里傻气,总愿意跟别人闹,闹着闹着就打架。班主任会经常性的惩罚他,最严重的一次拿着荆条,从楼道一头抽他抽到楼道那头,然后又抽回来。

还有一个同学跟我同村,关系也不错。父亲死后,他不愿意去母亲那边跟后爸一起过,于是仍旧在村子里跟爷爷一起生活。他家从小就穷,每次交学费,哪怕就一百多块钱,也要凑一堆一块、两块的毛票。

虽然穷,可他人挺仗义,不过从小就跟高几个年级的坏孩子沾了抽烟、喝酒、偷东西的坏毛病,再加上老师经常性的责打,便在初三辍了学。他不止一次的跟我说过班主任的暴行,也没少在背地里骂班主任。曾经他跟上面那个大个子同学打架的时候,班主任根本不管谁对谁错,各大五十大板,用直拳直接杵他们的胸口。谁敢动,就接着杵。

第三个辍学的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单亲、残疾、被老师抽出血的同学。他爸根本不管他,每天回家吃饭兴许都是问题,谁特么还有心情写作业啊?因为残疾,他个子小,为人也老实,几乎不会主动惹别人。可写到这儿,唉,不是他不想学啊,不是他不想写作业啊,是他可能真的没这个条件啊!

我们那个班,即便学习最好、最听话的女生也被班主任打过,毕竟动辄听写十几篇课文的词语,错一个字就要打一板子的规矩,真心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我不能说老师管的严是件坏事,可我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孩儿,每天上学都战战兢兢的担心被老师打,或是老得看老师打别人,这样的感受当真不好。

初中毕业后,我再也没回过那个学校。于我而言,初中就是噩梦。发小在大学毕业后,成为了初中物理老师,去了比我们学校还要偏远的山区学校。他说现在的小孩儿别说打,哪怕是骂一句家长都会投诉你,哪像咱们上学那会儿。他还告诉我,他教的那几个班,有好多孩子都是单亲家庭,甚至是领养的小孩儿。山村就是这样,因为穷,教育这件事真的不好搞。开家长会的时候,家长都找到他,跟他说:“现在孩子长大了,好像知道自己是被领养的,心情都变得不好了。还希望老师平时多多关注他,帮助他。”

我不是老师,我体会不到当老师的那分责任,可对我的发小而言,这些学生就是祖国的花朵,他要对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发展都负责。一个二十多的人,确实没法成为一个大教育家,可能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责打,说不定真就走进孩子的内心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轻微   老师   孩子   作业   小孩儿   班主任   确实   家长   事情   老公   初中   原因   同学   教师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