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乡镇高中后,成绩不好的初中生该怎么办?

首先说说为什么造成当今“乡镇高中”没落景象的原因吧,其实在以前绝大多数的乡镇高中的成绩还是比较辉煌的,在文革以前,乡镇高中的生源质量还是很不错的,是很多学生争相报考的高中。即便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乡镇高中依旧是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每年的大专升学率也就是很高的,有的乡镇高中甚至也能出一两个清华北大的学生。

但是随着城市和乡镇的发展和生活质量差距的拉大,以及一些政策上的变动,县级以上的高中在硬件和教学方式、教师福利的不断进步,但是很多的乡镇高中因为国家财政投入的缺乏(严格上说高中不属于义务教育,也就脱离财保的范围),在硬件设施和办学规模基本上是在原地踏步造成越来越多的优质生源几乎一致的选择县级以上的高中,同时乡镇高中的优质师资也是不断的外流。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所以目前乡镇高中的现状就是学生基数小,师资队伍和硬件设备差。因此很多的地区要么是将这些乡镇高中直接取消,要么是选择资源整合。


那么面对这样的形势,对于成绩不好的初中生是否是减少了一条后路呢?对此要知道的是,在大环境下,以后上高中肯定是会越来越简容易的,但是由于现在还处于“攻坚”的阶段中,所以真正落实到具体的地区肯定是有差别的。

下面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几点关于我的看法吧

NO.1 即便不取消乡镇高中,在升学率上依旧是令人堪忧的

选择上高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高中三年的学习能够考取一个比较好的大学。倘若不是以此为目标,或者只是为了能够让孩子简单的再“玩三年”混一个毕业证这样的出发点是比较没有意义的。因为现在的高中毕业证的含金量基本上和初中毕业证相差无几。又或者是想让孩子在乡镇高中能够经历一次高考,希望能够刻苦学习,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和人格品质。这样的想法显然是不现实的,目前乡镇高中主要的学生人群都是属于学习素质比较差,生活习惯比较恶劣的,我不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下蜕变、洗心革面不可能,只是受到的阻力是比较大,您愿意冒这个风险?再者乡镇高中目前的教育资源是比较薄弱的一方面缺少优秀教师的引导,另一方面学习氛围也没有保证,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想考上一个好大学是很难的,受到的阻力是很大的。现实就是很多的乡镇高中即使是上一所不错的公办大专都是很难,以特长生居多。

NO.2 乡镇高中的取消,在学生和老师的安置上肯定是会妥善的

在目前逐渐覆盖高中阶段教育的大背景下,一个地区的乡镇高中的取缔,对于现有学生和老师的安置,一般都是将老师和学生调往县级同层次的高中,进行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合并资源如果是大规模的取消乡镇高中,决策者都会在县级城市新建一所普通高中,用来维持高中的录取率。如果是采取这样的方式,那么对于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初中生来说,可能是一个“福音”吧,在保持现在的学习状态,依旧能够进入县城高中就读,在师资和办学规模肯定是要比以前的乡镇高中要好的。具体就要看当地是如何安排了。

NO.3 选择职业高中或者是择校生

如果是想继续孩子的学业,这两个选择方向对于初中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是比较中肯的,这两个方向该如何选择,其实也很简单,其原则就只有一个,要明确判断“孩子是否有敢于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去认真对待学习”,如果有这样的决心并愿意为之努力奋斗,选择县级以上普通高中的择校生是不错的,一般来说县级比较好的普高在师资和学习氛围上还是不错的,加之自身的努力,高中逆袭也是有很大可能的。至于择校费,参考我所在当地的普通高中在8000-10000左右,具体由中考分差而定。倘若没有想继续学习的决心,直接进入社会工作还是比较不妥的,可以选择一所比较不错的职高。

NO.4 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当下,奋战中考

与其如何的为他谋划后备之选,不如劝告让他真真切切的努力做好当下的任务,不轻言放弃,奋力一搏,希望在中考能够考取一个不错的成绩,既不用担心乡镇高中的取消带来的影响,也不必在职高和择校中徘徊难以抉择。

当前中考所考察的范围基本上都是属于基础知识,并非是一旦落下就难以追及的,如果能够利用剩下的一年时间,下定决心,刻苦学习,最后考取一个不错的普通高中绝非难事,甚至是重点高中也非不可能,具体就要看个人的学习能力了。再者目前乡镇高中的教育资源确实是不乐观,考取好大学的希望比较渺茫。取消说不定也是一件好事,绝地重生嘛!


目前乡镇高中的在校学生基数和师资队伍很薄弱。虽然说,当前国家现在已经进入覆盖高中教育的攻坚环节,但是高中对于教师教学、教研活动的要求是很高的,但是目前乡镇高中的办学规模比较小,教研氛围也是很难营造,最终造成教学很吃力,所以对办学实力薄弱的乡镇高中进行取缔或者整合是一个大趋势。

至于说“令弟”应该如何选择,我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让他做好当下,即使中考失败,选择择校也是值得的。如果确实无心学习,好的职高或者拜师学艺,人若聪明,也不失为一条好的方向,毕竟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倘若有心读书,请让他继续学业,这是最好的。


感谢你在无数篇回答中阅读到这篇回答,可能是处于一种偶然或者有心吧,但是相识即是一种缘分,祝你每天拥抱好心情,生活愉快!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我在教育部门工作,我来谈谈这个问题。

  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取消乡镇高中的趋势,将高中往城区集中。这项举措无论是对教育、对学生都是有利的。

  我国的高中教育普及率将是越来越高的,很多省份都提出要普及12年教育。因此各地在取消乡镇高中的同时,会在城市增扩建高中学校,因而并不会导致高中学位总数减少。为什么说取消乡镇高中对教育、对学生均有利呢?

  由于乡镇高中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初中毕业生宁可选择差点的城市高中,也不愿读农村高中,导致农村高中招生比较困难,生源质量差,并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乡镇高中很难留住优秀的师资人才,人往高处走,往往有点关系或本事的老师都想方设法会往城市里调动。

  以笔者所在地为例,我所在市2012年以前有多所农村高中,各高中实力非常不均衡,部分农村高中办学规模小、水平低,而只有一所农村高中还享有一定的盛誉,每年招生1千多人,升学率也相对较被认可。但2012年以后,形势急剧变化,先是撤并农村高中(仅保留1所实力较强的),市内大规模新建、扩建了多所高中,招生人数也逐年增加。多年后,唯一的农村高中也陷入生存困境,生源质量越来越差,招生难度越来越大,每年被网上录取到该校的学生,都有大批人放弃入学,而升学率方面一本数由几年前的平均十几人趋向于零,二本率也远远低于其它高中,形成了恶性循环。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人、物都是城市聚集的,高中教育向城市集中,并没有增加孩子进入高中学校的难度,还有利于促进各高中均衡发展。当然,在高中教育没有完全普及,仍然有一部分初中毕业的孩子无法进入高中就读,这种情况下建议孩子可以考虑走中职的途径。目前中职毕业的孩子升学途径也已很完善,通过对口招生可以很容易实现升专科甚至本科大学的梦想。




如题中所说的这种情况其实不必太多担心,决策者肯定会考虑各种情况的,即使是乡镇高中取消了以后,以前那些乡镇高中上班的老师、上学的学生们会转入在县城新建新成立的高中工作、读书,新一届高一的学生也会相应的录取到县城的重点高中、新成立的普通高中以及县里面的职业中学。像这种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的学生的话,就会被分到县里面新成立的普通高中或者是职业技术中学。

其实现在全国各地的一种趋势就是把乡镇上的高中撤销到县里面新建的普通高中里面,这样也是有很多好处的。

1、教师进城。

很多乡镇高中老师是把家安在县城里面的,他们周一到周末都在乡镇高中里面上班,周末的时候要往返于学校和县城之间,还是有些折腾的。这些教师的家人们也基本上是在县里面,在乡镇上班的话肯定对家里的照顾就少了很多,觉得很是不方便,还是有很多教师是想进城当老师的,刚好遇到这样千载难逢的撤校进城的机会,相对来说进城要比之前容易了很多。

现在一般在乡镇上、村里教学的那些年轻老师都是很想回县城教书的,毕竟在乡镇这样的小地方生活太枯燥了,而且每周周末还要搭车往返于县城和学校之间,感觉还是很不方便的,由于很多人都想进城但是县城学校的编制基本上是饱和状态的,所以现在很多地方对乡镇老师入城名额卡的很严。

2、学生进城,方便了很多。

以前一些高中是设立在乡镇上的,对于学生们来说还是很不方便的。假如学生和学校所在地是顺路的话倒还好,假如是不同的方向的话那就悲催了,可能还需要先坐班车到县城转车才能到学校,而且每周五放学、周日上学坐车的学生们也比较多,就导致坐班车是件很艰难的事情。像我所在的县是个山区县,以前乡镇上有高中距离县城有150里,那些没考上重点高中而是去上普通高中的学生,不顺路的话可能周日需要先坐接近100里的班车到县城,再坐150里的班车到中学所在的那个镇,真的觉得这样上学太折腾了。好在现在把乡镇上的高中撤掉了,在县城附近建了一所初中、高中在一起的中学,学生们再也不用转车去上学啦。

中学在县城的话,想购买一些教辅资料、生活用品、衣服的话也是很方便的,不像在乡镇上那样物资匮乏。

3、优势资源的聚集。

学校在县城的话,也能吸引优秀的教师来县城任教,这样也能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而让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




现在很多乡镇已经没有高中了,就像我们这个县级市,也只有两所高中,一所职中。

即使没有取消乡镇高中,成绩不好的初中生也不能读高中。因为高中不属于九年义务教育,要想读必须要考上。而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至少要淘汰一半初中生。

题主描述你的堂弟成绩不是很好,估计属于淘汰的那一半。十五六岁的孩子不可能不读书,跟着大人去打工还早了点。他要想读书,一种选择是进城上职中,一种选择是上3+2五年制大专。

如果选择上职中,建议他上职中的普通班。普通班的学生都抱着考大学的目的学习,班上的学习风气要好一些。如果上其他专业技术班,必须要有顽强的毅力,排除其他同学的影响,才可能学到一技之长。

在普通班学习时,一定要静下心来。职中整所学校的学习氛围不浓厚,混时间的学生太多了。认真努力学习三年,然后参加高考。职中毕业生参加高考,相比其他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占了一定的优势。

因为除了文化考试,还有专业知识考试。算总分时是两者相加。即使文化知识稍微差点儿,但专业知识考好了,一样可以考上大学。如果两者都考好,一样可以上好大学。

进入大学,就和其他高中生一样了,都是全日制大学。然后就是一样的起点,至于最后能奋斗到什么程度,就看付出了多少时间、心血和精力。

我为啥知道得这么清楚?因为我有个学生就是走的这条路,现在考上了我们这个县级市的公务员。平时我们来往很多,听她说些,自己再从在职中上班的同学那里了解了一些。

如果不想读职中,还可以读3+2五年制大专。现在有很多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选择读3+2五年制大专。因为读完五年,就是全日制大专毕业。

我有个同学的女儿就是选择上的这种学校。她上的幼教专业。一进入学校,我同学就告诉孩子必须要努力学习。因为现在起点比别人低,要想达到别人的高度,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

她女儿挺懂事的,学习非常努力。唱歌画画弹琴不说样样精通,但也敢上台参加比赛。普通话别人考4次5次才达到二甲标准,她第2次就拿到了普通话二甲证书。

读书的最后两年,她参加幼教专业的本科自学考试。大专毕业证拿到,自考本科毕业证也拿到了。她还准备考英语,争取拿到学士学位证书。

去年毕业,参加了公招考试,考上了我们这个县级市幼儿教师的编制,成为一名正式在编的幼儿教师。工作中也非常努力,深受全园师生的喜欢。

这是没有考上高中,你堂弟可以上这两类学校。如果你堂弟还没有参加中考,先别忙着下结论。让他背水一战,努力拼博,说不清楚出现逆袭,考上了高中。

要记住,只要事情没有尘埃落定,万事皆有可能!前提是努力努力再努力!




乡镇高中是文化大革命后期大跃进式的办学方式。曾达到村村办高中的规模。虽然发毕业证,其实连如今初中程度都赶不上。改革开放后,一个乡镇只保留一处高中,随后几个乡镇保留一处高中。其实乡镇高中教学质量确实不怎么样,考上二本的学生只有百分之几。这当然也和生源有关。

其实我们这里早在十年前就将乡镇高中撤并了,全市只保留两处高中,以教育集团形式经营,效果还挺好的。因为你不撤并,学生也是花钱上城区跑,乡镇高中师资和生源都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更不好说。

乡镇高中撤并后,高中入学率并没有下降多少。教育部门是统盘考虑的,起码要保证有一定把握考上大学的学生都能考上高中。对于你堂弟这样的学生,如果没有能力考上高中,考上大学的可能性就不大。有三条出路,一条是上职业中专,通过培训考职业学院或就业;另一条就是如果你堂弟智力不错,有决心参加高考,可以根据中考分差拿钱上高中;最后一条就是上私立高中。最保险的还是第一条,因为中考是块试金石,淘下的黄沙不是金。




作为一名从教三十余年的乡村教师,我乐意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说说为什么造成当今“乡镇高中”没落景象的原因吧,其实在以前绝大多数的乡镇高中的成绩还是比较辉煌的,在文革以前,乡镇高中的生源质量还是很不错的,是很多学生争相报考的高中。即便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乡镇高中依旧是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每年的大专升学率也就是很高的,有的乡镇高中甚至也能出一两个清华北大的学生。

那么面对这样的形势,对于成绩不好的初中生是否是减少了一条后路呢?对此要知道的是,在大环境下,以后上高中肯定是会越来越简容易的,但是由于现在还处于“攻坚”的阶段中,所以真正落实到具体的地区肯定是有差别的。

下面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几点关于我的看法吧

1 即便不取消乡镇高中,在升学率上依旧是令人堪忧的。

2 乡镇高中的取消,在学生和老师的安置上肯定是会妥善的。

3 选择职业高中或者是择校生。

4 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当下,奋战中考

与其如何的为他谋划后备之选,不如劝告让他真真切切的努力做好当下的任务,不轻言放弃,奋力一搏,希望在中考能够考取一个不错的成绩,既不用担心乡镇高中的取消带来的影响,也不必在职高和择校中徘徊难以抉择。

目前乡镇高中的在校学生基数和师资队伍很薄弱。虽然说,当前国家现在已经进入覆盖高中教育的攻坚环节,但是高中对于教师教学、教研活动的要求是很高的,但是目前乡镇高中的办学规模比较小,教研氛围也是很难营造,最终造成教学很吃力,所以对办学实力薄弱的乡镇高中进行取缔或者整合是一个大趋势。

至于说“令弟”应该如何选择,我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让他做好当下,即使中考失败,选择择校也是值得的。如果确实无心学习,好的职高或者拜师学艺,人若聪明,也不失为一条好的方向,毕竟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倘若有心读书,请让他继续学业,这是最好的。







也不必悲伤绝望,天无绝人之路,成绩好考上高中在上个大学,出来也是找工作,初中成绩不好,可以选择读个中专学一门技术,读完中专可以在考虑继续读个大专,慢慢提升学历,只要有能力,有本事,有想法,以后再考个成人本科也是可以的,天天大路通罗马,大学只是一条,时间的早慢不一样,成功的方式不一样,有些人,就注定了会成功。

另外一个就是看能不能复读补习,让他再好好读一年,争取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中。




我是高中老师,可以帮助你回答这个问题。

我所在的地域,在2007年之前一共有8所高中,县城有4处高中,乡镇有4处高中。2007年之后乡镇4处高中合并到了县城4处高中。2014年又新建了1处高中,目前全县共有5处高中。

乡镇高中为何撤掉呢?

按常规考虑,保留乡镇高中的话,可以为附近的孩子读高中提供方便,骑车就能上下学了。到城里读高中,就变得不那么方便了。

那么,为什么必须撤掉乡镇高中呢?

在我看来,无非出于这几种原因考虑的:

乡镇高中办学条件相对落后。因为乡镇高中的建校历史都比较早了,教学设施比较陈旧。

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能力强一点的教师都想方设法往城里调动,留下的多是业务水平不突出的。

乡镇高中招生困难。因为高中不是义务教育,所以不可能实现划片招生。很多学生家长削减了脑袋往城里高中钻。考不上不要紧,想办法借读就是了。而乡镇高中则面临着收生困难的窘境。

乡镇高中老师不想长期留在乡镇教书。虽然现在城乡差距缩小了,但是县城的条件比乡镇优越,这是一个事实。除了居住、生活,还有孩子的上学等等,都是老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多数老师在城里安家落户,每天开车或者拼车往返于县城与乡镇之间,影响教学质量。

乡镇高中撤掉以后,学生们上学怎么办?

这一点,领导们会提前进行谋划的。

❶城里的高中会扩大办学规模,比如高一原来收20个班,现在可能要收28个班,必须满足高中上学需要。

❷原有的乡镇高中教师会分流到县城各高中学校任职,满足扩班以后的师资需要。

❸或者另建1处或者多处高中学校,满足本区域内学生的上学愿望。

❹原来走读的学生可能要变成住校生了。毕竟一般乡镇距离县城还是比较远的。

成绩不好的初中毕业生怎么办呢?

对于一个地方而言,中考的升学率基本没有大的变化。也就是说,撤销乡镇高中之前,高一收生总数为5000的话,撤销以后也必须保证高一收生数量也在5000左右。

怎么办呢?

上面已经提到了,县城的高中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或者另外新建高中学校。

当然,对于那些成绩太差的学生,或者说处于全县初中毕业生中游以下的学生,就不需要考虑读高中了。因为这个群体,即便读了高中,也是很难考上大学的。

因此,对于那些成绩太差的学生来说,可以选择就读职业学校或者中专学校,学一门技术,立于不败之地。

加油!


我是朗月寒雪,感谢阅读,欢迎关注,一起聊教育。




取消乡镇高中并不完全是坏事。

1.首先更好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农村的孩子可以进城里上学,更好和城里孩子教育融合!缩短与城里孩子教育差距)

2.目前部分县城开始发展民办高中和寄宿制高中更利于孩子学习。

但是也有不好的一面

1.城里高额的学费,部分贫困家庭承受不起。

2.部分农村学生接受城里新鲜事物容易垮掉(网吧,酒吧等)

3.部分农村家长思想意识跟不上,没有乡镇高中,成绩不好,就不让上了(下来打工养家)

……以上个人观点,还有不足,仅供参考!




全县都取消乡镇高中?太奇葩了。

当下的教育,各种改革变化层出不穷,老百姓被潮流裹挟着前进,疲于奔命。你弟弟这种情况,一般只能上职业学校去。其实职业学校有些专业也不错,直接和企业挂钩,一毕业就有工作。上高中为了考大学,像你弟弟成绩不太好,怕是即使上了高中也考不了好大学,将来顶多上个大专,出来说不定还没有职业学校毕业生吃香。

唉,可怜的中国孩子,有不少被中考无形地挡在校门外,推向社会,成为最底层的劳动者。什么时候此种状况会改变,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乡镇   高中   升学率   生源   初中生   县城   中考   城里   大专   成绩   农村   老师   孩子   教师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