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老百姓餐桌上有哪些现在人吃不到的食物?

没有“化学”过的食品,现在人吃不到。




我想了一下,过去有的食品,现在超市里什么都有,而过去没有的食品,现在比过去更丰富了,只是食物质量不同了。




现在生活富裕了,老百姓餐桌上的肉食、白馍、水果、蔬菜等,应有尽有。

但是,尽管物质应有尽有,再也吃不到原来的味道了。再也吃不到没有注水的牛肉、猪肉,再也吃不到没有农药残留的各种蔬菜,再也吃不到没有用澎大剂长出来的水果了……

那时候物质虽然很短缺,但各种老百姓食用的东西都很正宗。如今什么都有了,但味道都彻底变了。




七八十年代,是百姓最可怜的时候,出工不出力和生产队集体的制度,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我那时上中学,每天至少要吃一顿钢丝面饸饹或者红苕面饸饹,这些回到老家,到处找这两种饸饹就是找不到。




说一种吧!应该是在七十年代初,我才几岁,跟着奶奶住在农村!那时候食物匮乏,家里都淹咸菜,有时候咸菜瓮里会生一种白色的菌,像棉花,我们这里叫“生了布(儿)了!”。奶奶就把这些“布(儿)”弄下来,用油炒着当菜吃!非常好吃!据奶奶说有的“布(儿)”能吃,而有的不能吃,不能吃的,吃了会生病!而我根本就区分不清!现在人们肯定都不吃这东西了,就是淹咸菜长“布(儿)”了,也是认为这咸菜坏掉了!




没有农药残留的食品,没有催长催红的食品,没有转基因的食品,都吃不到了




老南京,一年当中,总要赶时令搞点刀鱼,鲥鱼吃的,现在是看不见囖。我小时候也养过鸡,一是玩,二是小公鸡不等打鸣就宰了吃,说是这样最补,没开叫的童子鸡[呲牙],我认为是为了省饲料。母鸡留着就为了吃鸡蛋,毕竟什么都要票的,自己家有就可以多吃点。过去鸡的品种很多很多,高脚杆的,矮脚杆的,小腿长毛的和不长毛的,“分头鸡”,“芦花鸡”常见,现在好像不大看见了。猪基本上都是“元宝猪(也叫二花脸)”,虽然也有什么“乌克兰大白猪”,但是中国的土猪也是常见的。吃的米饭有南京地产的“乌龙稻”,非常好吃,现在看不到了,都是外地米啦。以及一些蔬菜……听说是种子公司不让菜农自己留种,很多过去常见的菜,名字在,样子也在,味道根本就不是过去的了[捂脸]




东海大黄鱼。




那是太多了。没有化肥的,没有吹肥的,没有催产的,和肥大济。高产术。




广义上回答:主要是食品安全方面的,全部都是原生态的,没有任何造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老百姓   乌克兰   大黄鱼   鲥鱼   红苕   咸菜   南京   长毛   应有尽有   餐桌   农药   奶奶   蔬菜   味道   食物   常见   美食   食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