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休学,作为插班生进一个的新班级,新班级的人都不认识我,如何融入新的班级?

我的一名小患者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再次出现了问题而第二次抑郁发作了,所以可能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我应该来说一说。

休学后如何融入第二年入学的新班级

中学阶段休学的抑郁症患者其实很多,如何融入新的班级开始新的生活其实很重要,尤其现在的孩子好奇心都奇强,而且不管是社会上还是校园中,人们对于抑郁症都真实存在明显的误解和歧视,所以如何融入新的班级其实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的。正好我最近就有一位这样的女患者因此再次抑郁发作,所以,她遭遇到的,可能正是你需要注意的。

1.和老师的必要沟通 我觉得和老师提前的沟通是必要的,家长通过和老师的沟通,让老师更多的了解自己的孩子病情是个什么样,也缓解了老师的好奇心,而且叮嘱老师帮忙照顾下,千万不要让新同学知晓患者的病情,最关键的是不能让同学们的好奇心去反复侵扰患者的宁静。

2.最好不要让同学知道病情 因为我们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所以索性不要让同学知道患者的病情。我的患者就是因为同学从哪里知道了她的病情,反复追问她是不是精神病,才导致抑郁症复发的。

3.坚持服药的必要性 除非患者首次发作,已经完成维持期的6-8个月治疗,否则我是建议要坚持药物治疗的。可以咨询你的医生,根据患者的学习需要,看是否可以适当调整药量到晚上,这样白天会轻松的多。不过即使这样也需要一个明显的适应过程,万事开头难,坚持就是胜利。

4.分配学习和休息 因为罹患抑郁症,所以一旦非常繁重的学业,或者严重的休息不良,是真的有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再次复发的。所以不管是患者自己还是家长,都应该保持适当的学习强度以及足够的休息时间,长时间的熬夜是一定要避免的,因为危害太大了。

5.家长的情感支持 家长的支持不但在治疗过程中举足轻重,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一样让患者更加的强大,更容易抵挡负面情绪,家长也可以引导患者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负面情绪释放出去,让患者长时间保持心理健康。

抑郁症的缓解期可以完全恢复,很多人可以重新创造美好的生活

一说到抑郁症,很多人觉得罹患抑郁症,这一生都完了,会反复的被抑郁的病魔折磨,但其实抑郁症真的可以缓解,甚至痊愈的。

在医学统计上,首次治疗足剂量足疗程的抑郁症患者中,有一半的患者今后不会再发作抑郁症。第二次发作的时候这样的概率可能会降低到25%,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多,再次复发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加,但也不是没有多次复发后彻底治愈的例子,所以,希望就在眼前,关键的是坚持与抑郁症斗争的决心,不轻易的屈服于抑郁症。

我身边有很多抑郁症患者通过坚持服药和自己的努力,彻底摆脱了抑郁症的影响,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人生。即使抑郁症的多次发作,也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控制抑郁症状的持续发作的。简单的说,药物可以帮助我们缓解抑郁症状,没有抑郁症状的影响,我们就可以依靠自己的选择去生活了。

重新融入一个新的班级对于任何一个普通的孩子都是一件有挑战的事情,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有这样的情况,一定仔细阅读我的建议,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和老师沟通好,其实很多老师对于抑郁症的了解也是很少的,起码应该知道抑郁症不是心情不好,不是心理问题。




抑郁症是一个慢性病,所以要做好长期的打算和调整,主要从以下两方面:

一、借用一切可以借用的资源:

1.药物的增减一定要咨询专业的医师,一定要慎重,有什么副作用不耐受,一定要记得给医生反馈。

2.回到学校时,一定要提前给班主任做好沟通,让班主任了解你的情况。这样不管是宿舍,还是班级座位老师都可以照顾一下,身边多一些热情善良的同学。这点很重要,融入班级就是有几个关系不错的同学,所以和同学相处舒心也就愿意待在这个班里。

3.一般学校里有心理咨询中心,对本校学生是免费的,可以到这里寻求专业的指导。

4.家庭的关怀非常重要,父母要理解孩子的情绪,多关心孩子。孩子回到家有个温馨快乐的环境,又能够放松,为孩子去面对外面的困难提供很大的动力。

二、自身要积极调整

1.做一些运动,体力的锻炼既能让晚上的睡眠更好一些,还能够改善心情。

2.多参加一些学校班级的活动,参与这些活动能更好地融入环境,结识更多的同学,还能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既能。

3.交几个关系不错的朋友,这样遇到欢乐的事情有人分享,遇到困难,有人分担,个体感受的压力要小很多,一个有支持性关系的个体是稳定的。

4.多晒太阳,太阳的明亮和温暖不仅照在身上,也洒在心上。

5.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投入进去,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不仅可以忘掉抑郁悲伤,还能在这个领域日积月累,深耕细作,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

这是我能想到的几个方面,希望能对你有帮助,祝早日康复!




自己干自己的就行了,少说话多做事,对人平静友好就行,别人需要帮忙的时候如果可以的话帮一下但也得看人看情况,如果后期慢慢发现同学都很好适当的打开心扉,如有不适合自己的不用采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班级   好奇心   病情   负面   症状   抑郁   患者   情绪   家长   事情   同学   老师   情况   孩子   心理   学校   插班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