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线的小县城,事业单位中层,提拔副科很难,下乡镇副科好吗?

首先需要明确两个问题。是已经确定要提副科,但是要到乡镇工作,还是说到乡镇工作再继续努力提副科。

一、已经确定提副科,但是要到乡镇工作。在县级城市,副科职已经属于领导干部,是班子成员。既然组织已经决定提拔你,无论是在县直单位还是乡镇,你都应该欣然接受。首先提拔为副科,你的待遇将会提升,在县一级,事业单位副科职也会有车补。第二提拔为副科职,你的前途将会更加宽广。既有可能继续得到晋升,也有可能转换跑道成为公务员。当然乡镇工作是有些累,但我想这也不是不能克服的吧。

二、先到乡镇工作,然后提拔为副科职。对于这条路我劝你想都不要想。从县直事业单位调到乡镇,所有的人际关系要重新建立。你作为一个外来户,从无到有,抢占原本属于他们的晋升机会,我想民主评议也不是那么容易过的吧。何况想让领导提拔一个刚到新单位不久的人,困难也不是一般的大,你让领导以后如何带队伍,如何服人心。

所以,对于第一种情况,我是坚决地支持你去。对于第二种情况,建议你还是安心的待在原单位吧。




文博就是在县城行政单位工作的人员,对行政事业单位提拨副科的情况有所了解,我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在县城事业单位中层,如果下乡镇提拨为副科级,是一件皆大欢喜之事,肯定很好。

在县城的事业单位很多,级别也比较低,大部分都是行政机关为满足工作的需要,解决行政机关由于编制少无人干事的问题,因此,不得不在行政机关下设一部分事业单位,这些单位都是股级事业单位,正科、副科级事业单位很少。如果在县城事业单位的中层干部,一般就是一个股级干部,管理九级,要想在县城的事业单位提拨为副科级是很难的,有的同志在县级事业单位工作,由于怕到基层吃苦,就在县级的事业单位呆了一辈子的九级管理人员,因此,如果有机关提拨到乡镇任副科级,肯定很好。

为什么提拨到乡镇任副科级会很好呢?其原因如下:

1、人员身份得到转变。乡镇的副科级都是行政人员,如果提拨到乡镇任副科级,那么就是乡镇的副乡长、或者副书记之类的职务,办理公务员登记后,人员身份已从事业人员转为公务员,再说,办理公务员登记是顺理成章之事。这样,不用参加公务员考试就转为了公务员,何乐而不为呢?

2、待遇进一步提升。由于国家为稳定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在乡镇增加了乡镇工作补贴,到了乡镇后,你从九级管理人员的工资调到乡镇副避的工资,工资肯定高了一大截,再说在乡镇的公务员也享受了公务用车补助,工资待遇将大幅度提升,每月至少会增加1200元左右。

3、锻炼机会增加。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乡镇领导干部面对复杂工作的真实写照,虽然乡镇的工作苦、累,但是乡镇是锻炼人的一个好机会。一方面要学会做基层工作,另一方面又提升了驾驭复杂工作局面的能力,对以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4、晋升空间增大。在乡镇如果工作干得好,有机会转为乡镇长、书记的机会还是很多,很多机关的副局长都是从乡镇领导转岗位过来的。如果你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要转到机关任副局长、局长的机会很大。再说,现在都在全面实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就算你的职务上面不级提升,只要努力工作,在职级上提升的空间也很大,职果有职数的话,混个4级调研员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小县城事业编制提拔副科机会很小,如果有机会下乡镇任副科级,小众建议不要犹豫,抓住提拔机会转为领导职务公务员。



建议下乡镇提拔副科级的理由

1、县城事业编制提拔副科级机会很小。题主事业单位中层就是股级,在本单位也算是环节干部,但是不算领导干部。在县直单位中事业编制能提拔副科级的机会太少了,一是事业副科职位少,提拔机会很少,二是提拔行政副科级属于破格提拔,竞争不过公务员编制干部。

2、在县城提拔为副科级,社会认可度很高。在一般县城,全县的处级干部四大班子都算上也就二三十人,科级干部也就几百人。这类人群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会很高,所以题主如果提拔为副科级也算是进入县城社会的较高层次,应该会有不错的成就感。


3、尽早下乡镇提拔副科级,即能转为公务员编制,也能尽早进入领导干部序列,将来还可以有继续提拔正科级的可能。
转为公务员编制的好处题主应该都清楚,而尽早提拔副科级,将来晋升可能性更大。如果一直在县直单位靠着的话,很多年龄比较大的都在论资排辈,轮到题主时也得年龄很大了,下一步再进步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

乡镇副科级提拔快,但也有弊端。

1、提拔容易回城难。下乡镇提拔副科级后,再想调回县直一般就很难了,很大可能性要很多年在乡镇工作,甚至一直在各个乡镇之间调动,除非将来晋升为正职,才容易回县直单位。

2、乡镇工作很辛苦。目前阶段乡镇工作非常辛苦,5加2白加黑不是危言耸听,加班值班都是常态,如果下乡镇就要做好不能顾家的准备。


综上所述,县直事业编制提拔很难,如果题主有机会下乡镇任副科级还是应该抓住机会,先进入领导干部阶层,再谋求下一步更多机会可能。

当然,以上这些建议指的是男性,如果是女性,那么小众不建议下乡镇,不是性别歧视,是为了家庭考虑。

独善者众也,1年创业、2年企业、7年体制内工作经历,专注分享职场成长策略,解答体制内外工作困惑。欢迎关注分享讨论。




小县城事业单位中层也就是股长,这是行政事业单位最小的官,关键还没有级别,股长提拔副科确实难度很大,除非是财局预算股、农财股,人社局干部管理股等一些强势单位强势股室股长提拔相对容易。



题主要是一般单位股长能提拔到乡镇任一个副镇长或者行政岗组织委员、纪委书记那是千年难遇好事,肯定要去。就算是任乡镇环保站站长、市场监督所所长等事业副科也是可以,最起码级别上去了,有的地方事业单位领导是有车补的。

题主要是强势单位强势股室股长上乡镇就要考虑了,哪怕是解决公务员身份。像财局、人社局可以在单位内部解决,比如评审中心、企财所、国资管理中心、劳动监察大队、人才交流中心等事业单位,这些单位过去最起码算一方诸侯,到时候调任到财局或者到其他事业单位任正职路子也宽。一旦到乡镇任职,再想到机关部门难度就比较大了,很多人都找门路到机关调,因为乡镇工作强度一般人还承受不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欢迎大家讨论留言!




乡镇基本没有副科设置的事业单位,你有机会去乡镇提拔副科,基本可以判定是到乡镇机关担任副职,属于实打实的领导岗位,是公务员身份,事业编制有机会提拔而且可以转公务员,和天上掉馅饼差不多,你还有什么好犹豫的,还考虑什么去不去?小公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你不去绝对会后悔!

县城的体制工作,首选公务员,次选事业单位,其后才是国企。按理说,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工资差不多(事业略少),在选择上不会有太大偏差。但事实上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两者之间选择,百分之百的人会选公务员而不是事业单位,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关键问题在于事业单位发展太过受限。

如题主,在县城的事业单位当个中层干部,明面上说是领导,实际上就是九级职员即科员的岗位,再往上走是八级职员(副科),就是领导班子成员,只有少数几个人有这样的机会。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县城事业人来说,如果走管理岗,干一辈子最后也就是科员退休,根本没有什么前途可言。鉴于这种现状,很多县城事业人一般会选择走专技岗,依靠职称评聘提高待遇,除此之外几无其他出路。

受制于发展空间,很多县城事业人都希望转换身份转公务员,然而事业编想不通过考试直接置换身份,只能通过调任或者选举的方式担任行政机关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才可以实现身份的大转换。这需要具备非常多的条件,比如获得事业副科,行政机关有空编且同意接收,有领导愿意帮忙等等,难度非常高,对事业编制人员来说几乎可遇不可求,但凡有机会,只要脑子不进水,肯定不会放过。而你却在考虑去不去,原因仅仅是因为在乡镇,实在有点匪夷所思。

当然,你的考虑也有客观原因,毕竟去乡镇工作比较忙,长期白加黑、五加二,对身心是一种考验,而且长期两地分居,也不利于家庭生活,到乡镇工作在这些方面必须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总的来说,如果你对体制还有想法,想奔前途,如果有机会下乡镇提副科转公务员,强烈建议去。如果你更看重家庭生活,不想太折腾,可以考虑继续留在现单位。




从本人所在的地区来看,题主的想法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一、目前县城事业单位的上升渠道及其狭窄,用独木桥形容也不为过。县城事业单位中层,其实是股长的角色,实质上还是九级职员,经过新一轮的机构改革以后,经济欠发达的5线县城,有级别的事业单位屈指可数,且领导岗位轮换更替很慢,上升渠道受阻。受身份所限,又无法进入行政单位,可以说基本上是玻璃瓶中的苍蝇,看似前途光明其实无路可走。

二、乡镇副科级大多为行政岗位,例如副书记、副镇长等,按照本人所在区域的现行政策,事业身份人员是无法提拔到行政岗位担任领导职务的。

三、乡镇的事业单位副科级岗位也极其有限,目前本人所在区域乡镇副科级事业领导岗位只有一个,为乡镇市场监管所所长。该岗位可进入乡镇党委班子,但是仍然是事业身份,原则上不能转任同级行政岗位。

四、特殊情况。从2016年乡镇换届开始,省委出台实施意见,乡镇优秀事业干部可以通过换届选举转化身份,进入行政岗位担任领导,身份可登记为公务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县城事业单位中层目前的晋升渠道真的很狭窄,所谓的特殊情况也要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加持下才可达成。题主可以参照上述实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

同时,也可以转换一种思路,不一定非要谋求副科级岗位。县城里,无级别但是是独立法人单位的事业机构也很多,例如公立医院、学校、河道管理、市政管理等等,虽然没有级别,但是是独立法人单位。作为这些单位的一把手,有的实质性全力要远远大于乡镇领导岗位。题主也可根据自身实际参考选择。




县区的事业单位,最多也就是正科级建制,还有不少副科和股级单位。管理类事业人员实习期为管理十级,实习期满为管理九级,想提升管理八级,也就是副科级,在事业单位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事业单位一般也就一正两副,或者是一正一副,职位本来就少。再加上事业人员由于身份所限,想直接提拔为党政机关的公务员岗位副科级干部,根本就没有可能性。

公务员可以在本单位领导职务中提拔,也可以在参公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提拔任用,还可以参加公选、遴选,出路比事业人员多,而事业人员提拔,只能在事业单位考虑。县区的事业人员即使觉得本单位提拔机会不多,想走捷径,去乡镇提拔副科级干部,也只能是在乡镇的“七站八所”提拔,不可能直接提拔为乡镇党政机关的领导职务中提拔。无论是县直还是乡镇事业单位的事业人员,想直接在乡镇提拔为副乡镇长、副书记,甚至是乡镇行政性质的其他机关副职,也是不可能的。事业人员只有在提拔为管理八级或者副科级实职,满两年后,如果年龄不超过40岁,才有可能调任或者晋升到党政机关公务员领导岗位,这是有严格的年龄和身份条件限制的。

因而,事业人员想在乡镇提拔任用后,再调任县直事业单位任职,或者调任公务员岗位担任领导职务,也不是不可能,但同样难度相当大。在乡镇事业单位提拔后,可以在原单位继续任职,也可以满两年后在乡镇公务员岗位工作,甚至调整到县直事业单位、公务员岗位任职,只要能力和资源足够,都是有机会的。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包括县直和乡镇事业单位,都是以整合为主,将职能相近的机构和服务职能,按行业领域,或者跨领域整合,机构大规模精简,人员编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流。机构减少了,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和领导职数减少,原来已经提拔任用的领导干部都会失去实职岗位,新提拔就更加困难了。事业单位和乡镇机构改革都将在明年年底前完成,这种影响是大范围的。按照辽宁省试点改革,县直事业单位机构精简率达到90%以上,可想而知事业单位领导岗位减少的程度。在这种形式下,是考虑提拔任用,还是保留现有岗位,都是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即使在乡镇能够提拔为副科级干部,将来有没有岗位调整到县直任职,都是需要慎重考虑清楚。




小县城事业单位的中层,应该是个股级干部,还没提拔为副科级领导岗位(这里指事业单位综合管理岗位)。

根据我们这的规定,事业单位人员如果去公务员岗位任职,就是问题中所说的副乡镇长岗位,需要走调任程序。但调任公务员岗位的前提是:年龄应在50周岁以下(中组部最新的调任规定,这一年龄要求在各省可能有所变化),且在事业单位任副科级两年以上。

所以问题中的你,如果只是事业单位的股级干部的话,需要先提拔为事业副科领导干部,任职两年后,年龄、学历符合要求,才有可能调任副科级的公务员领导岗位。当然,这里的公务员岗位不仅包括副乡镇长,还包括各局的副局长。

问题中的您也不要着级,如果有机会,就先提拔为事业单位的副科级领导职务;如果没有机会,据小编了解,今年中央很可能在事业单位推行类似于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的规定,到时也可以在经济上享受副科级待遇。

这是我结合我们本地实际给您的解释,如有不妥,敬请谅解!祝您早日提拔。





题主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这道题目。我也是个事业编,在体制内已经呆了6年,乡镇3年,市本级机关单位3年,按我的经验分析:你应该抓住这次机会,去乡镇当副职领导;去乡镇当副职,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事业编职务晋升的必经之路。


当下环境,事业编干部提副科职务越来越难,错过这次机会,很可能就没机会了

体制内的都知道,机关、事业单位在干部提拔时,都优先考虑公务员身份;尤其在机构改革到位后,随着机关单位数量减少,整个县区领导岗位职数也大幅减少,这就意味着从今往后,中层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的竞争越发激烈、难度也大幅增加。


实职副科职务是体制干部职务晋升的关键岗位

在体制内,经常会有人说,当个副职领导没意思,身边有太多人干了一辈子都是个副职,正科没希望,肩上压力却比之前翻了好几倍。

对此我想说,副科升正科是很难,但中层干部升到副职领导岗位更难。不要说机构改革后情况,就放改革前,一个单位中层干部走上领导岗位的有多少?有多少人干活干到退休,也就是一个中层正职职务。


乡镇副职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回到县级机关单位

很多人不愿意去乡镇当副科的原因,无非就是觉得乡镇工作压力大,事情多而杂。

但是乡镇副科并不意味着一辈子就在乡镇了,现在干部流动、岗位轮岗是一件常规性工作,指不定在乡镇呆个两三年,就回到机关单位了,尤其是经济岗位的乡镇副科,调任到发改、经信、开发区等单位,相对会容易很多。


总结

事业编由于身份问题,已经很吃亏了,一旦碰到提拔转公务员的机会,千万不要放弃;就算提拔岗位不尽如意,也要咬牙坚持。
只有打通身份问题,后续才有运作的机会;才有向正科、甚至副处职务攀登的资格。

我是@事业单位搬砖狗:3年乡镇街道基层工作经历,3年市本级机关单位工作经历;体制职场规则的观察者、解读者。关注我,一起了解体制内的那些事。




下乡镇提拔事业副科,然后在乡镇转行政岗,这几乎是当前事业编中层转行政唯一的出路。下乡镇解决副科级的名额也不多,我觉得你应该把握机会。

在5线的小县城,事业单位中层,提拔副科很难,下乡镇副科好吗?现在县里给事业编解决副科的条件就是下乡镇,换句话说,不下乡镇就解决不了。最近通过这种方式下乡镇的都是年轻人(40岁以下),有的女同志家里两个孩子还小,不愿意下去,但是不去的话就解决不了副科,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也下去了。

首先,在本单位提拔很难。当前在事业单位,管理岗人员的提拔晋升成为一大难题,县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才出了到提拔副科到乡镇上的政策。乡镇上现在有便民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财政农经服务中心、党建办公室等一些事业编制副科级单位,这部分人在这些单位可以直接进入到乡镇领导班子,转为行政编公务员岗。

第二,转岗之后的好处。在乡镇上转公务员岗之后,有三个好处,一是以后可以在行政单位交流提拔不受身份限制,二是每个月能多领几百块的公务交通补贴,三是可以享受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

在县直单位时间久了,很少有人愿意下乡镇,但是为了长远打算,建议还是克服困难抓住机会去拼一把,不然事业单位过了40岁就机会渺茫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副科   乡镇   事业单位   副职   中层   县城   公务员   岗位   身份   机关   事业   领导   单位   人员   机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