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用微信很少语音而且打字不喜欢打错别字的是什么样的人?能说明这样的人办事认真吗?

我就是这样的人,而且比较极端,几乎从不用语音,一直是用文字:

不管是在微信群里讨论工作,还是跟家人聊天,通通都是打字。

我一直没注意,朋友提醒我,说我哪怕打一个字,都要加上标点符号,我才注意到:真的如此啊!

这实在不是刻意为之,其实就是个习惯。

从很多年前用QQ聊天开始,一直用五笔打字,现在手机也一直用五笔。不管说什么,习惯性地加标点。不只避免出现错别字,而且标点也要正确。我一直是纯纯地打字,从不加表情;其实,加表情确实能让聊天更加生动,但我不习惯;那些表情符号大同小异,我也傻傻分不清。

我用文字、不用语音,其实还有一层原因,就是我说话平卷舌不分。到哈尔滨36年了,仍然乡音难改。这也是我用五笔的原因,我用五笔比用拼音快得多:拼音碰到平卷舌通常得输入两遍。

其实,和家人聊天用语音也没人笑你,而且更加亲切,但我还是更喜欢打字。

深入一点想:喜欢用语音聊天的,一是懒得打字,二是对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加自信,三是更有亲和力。

我没这样的自信,只好打字了。




微信聊天打字的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是值得称赞的人。如果身边有人在也不会影响到。我宿舍有个女孩天天晚上与朋友微信聊天,自顾自的大声说,说到高兴处笑得前詹后仰,完全不顾别人。有好多次我提醒她要注意一下,不要影响到别人,她一点也不听,她还说你这早就要休息吗?我真的好无语,与人同处一室,至少要做到尽量不打扰别人,这是做人的最起码的礼貌。




一个坚持发文字,而且极少有错别字的人,99%是一个认真、严谨,而且多少有些老派的人。

发语音对信息的发送者来说,是一件简单方便的事情,但是对于信息的接收者来说则未必。比如在嘈杂的环境中,或者不适合发出声响的环境中。而且发语音不能够检查是否有口误,顺嘴说出去不合适的话,连挽回的机会都没有。再次,我们鸡蛋里头挑骨头,发语音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自己的嗓音和口音是否会引起对方的不适?特别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你确定对方听得懂你的话?(以前南方很多老太太就听不懂普通话,你是播音员都没有用。)

发文字则不一样了。文字在创作程序上,就过了一遍脑子,整个信息生产的逻辑顺序都不同。在表达上,文字信息更多趋近于书面语,所以更加严谨准确。在接收上,文字一眼可知大体内容,信息到达率和准确率更高。在社交上,文字能表达一个人的基本修养,更有利于形成好印象。

所以,如果有人坚持给你发文字,说明这个人是可以共事的。




也许如实回答这个问题会让有些人恨吧。信不信由你,喜欢用“语音”,不管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人,基本都是文化基础很差,文明教养太不够的人。事实上,一个永远旁若无人的人,自己也常常讨厌别人让他尴尬,可是轮到他自己就忘了,这就好比进公共卫生间都讨厌有不干净现象,却偏偏有的人总是排泄完了后,不冲不洗扬长而去。微信的语音是弊大于利的,更多的时候会让接收者尴尬,比如我在开会,比如我工作环境不允许互相干扰,比如家里小孩正在做作业,比如夜深人静时……

而不在乎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人,或者以同音字,近似字为方便好玩的人,我劝你还是谨慎与他交往,没准什么时候你就会因为他惨痛不已,比如战场上,比如科研中,比如商场上,比如签合同,写借条等等,有时会要了你的命的。一个负责任的人,一定会谨言慎行,尤其是特别情况下,错一星半点就会酿成大祸。所以我宁愿被人嘲笑,也还是要斟字酌句。顽固异类就顽固异类吧,我得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顺便说一句微信另类现象,整天对表情包,对早上好,对群内签到等等乐此不疲的人,也是令人讨厌的,初相识打个招呼是亲近友好,以此来打发自己的无聊,就是对他人的打扰甚至侵犯了。你点发一个信息,我不看,万一真的是比较重要的事就误了,而一看又是早上好,就真的烦死了,你还让不让人清静一会啊?




其实,一个人的做事风格,是会以现在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只要你仔细观察,他做的每一件事,都符合他的风格。换句话说,这是他的性格决定的。

早年前,村子里有个老人,据村邻们讲,他从小就有小偷小摸的习惯。有一年弄了笑话,传到村里,惹得人们笑谈了多年。

话说他丈人家在同一个镇子上的另一个村子,丈人家有事,他骑了自行车前往。办完事后,临走时出门,看见门外丈人种的大白菜一个个挺好,仔细的丈人将其一个个用野草编的绳子捆起来,便于它们长的瓷实。长势很好的白菜引起了他的注意,看看四周没人,便悄悄地弄下四棵,用自行车托回了家,说是8一个朋友给的。

事情至此,没有旁人看见,似乎也就过去了。结果他老婆却不喜欢吃白菜,于是将这几棵菜放在门外墙角下,用几棵包谷杆盖起来。

时间不长,女人回娘家,觉得要拿点什么给老父母孝敬,怎奈那个年代物质贫乏,于是想起来那几棵白菜,那是父亲爱吃的东西呢。于是她拿出两棵,装在一个大袋子里,背着去了。

到娘家后,女人喜滋滋的将白菜拿给父亲,高兴的老人正往屋里拾的时候,发现了问题。原来捆白菜的草绳,是老人自己编的,用的野草和编的手法,以及在白菜上的打结方式,是老人与众不同的地方。上下一条原,很难找到第二个在这几方面与自己完全一样的人来,在想起自家菜地丢失的那几棵大白菜,老汉心里一下明白了。但是明白归明白,碍于女儿的面子,只是清淡的说了一句:哈呀,这白菜咋这么像我地里丢失的呢。女儿顿时明白了一切。

据说,从娘家回来的当天,女人就和男人闹腾了好久。此事传到村里,惹笑了好多人。听到此事,我不明白,一个有这种毛病的人,怎么会偷到丈人家门上呢?当老师的舅舅就说:这就是坏毛病,他自己控制不了自己,只要看到眼里的东西,不拿走心里会一直不舒服,使然。

这个故事虽然看起来与话题关系不大,但是却说明了一个人的习性,要将他改变是很难的,不是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嘛。所以,每个人都差不多,他的做事风格会以现在他的所有行动中,微信聊天打字也一样,喜欢做事认真的人,你想让他出现几个错别字,都是很难的。




不请自来哈哈。

我差不多也是题主说的这类人,不发语音,不打错别字。

但我没有那么谨慎吧,就是个人习惯。还有一个就是,我学编辑的,就觉得尽量不要错别字。虽然未来可能不会从事这一行,但也有点要求吧。

我平时写文都会检查几遍,通读。修情节,修错别字,修标点。

最少五遍哈哈,有时候看自己的文看多了真烦。一般改完都会好一点,但不排除有灯下黑的情况。




我就是不喜欢语音聊天经常打字而讨厌写错别字的人,语音聊天很扰人,特别是晚上亲人家人休息的时候,像我老公在煤矿上工作本来就很辛苦很疲惫,到了晚上好不容易停下来想休息想静静的时候,如果我语音聊天虽然他不说我也知道他心里烦,我们将心比心!我也讨厌打错别字的人,偶尔一两个我都理解也犯过这样的错!有的人就不一样,明知道错了还是一错再错任由这样下去,我觉得这种人就是没责任心没原则性,肯定是做事马马虎虎随心所欲的人,就算是和朋友聊天都是心不在焉,这种人不值得我们信赖和交往,他也不会对朋友有多真心!一句话说的好,见字如见人,虽然我们很多朋友没见过面,但我们在网络上聊天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素质和为人处事!像我这种性格和有原则性的人,谁需要帮忙的事我答应了就一定会做到做好,答应不了的事,就算是我家人亲人包括儿女都不要指望我改变态度!




几乎所有人都不愿打错别字,偶尔打错别字,也是难免的。经常打错别字的人,无非,一是文凭低,二是年令大,三是办事马虎,四是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不想打错别字的人一般都是:

做事认真有讲究

善始善终不折扣

做人只做正经人

有错就改不将就




我普通话很不标准,无法用语言输入。用汉语笔画也常常点错地方,出现别字错字,有时错的很离谱。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




我就讨厌别人语音聊天,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你还不知道他说的是啥,害得我要一条一条的听,文字的话我可以一目十行的一下子看完,听他的语音声音大了吧,还会影响其他的人,万一说一些私人问题吧,声音大了被别人听到了还不好,如果再遇上普通话不标准的,还得听好几遍才能听懂,简直浪费我时间。我总结了一下喜欢微信语音聊天的人,一般都是不会打字,或者打字特别慢的人,而且还挺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错别字   语音   别字   丈人   标点符号   标点   娘家   用语   白菜   讨厌   老人   文字   喜欢   朋友   科技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