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云和动物感知能预测地震吗?

地震云的说法自古有之:

  1. 1624年,明朝天启年间,意大利传教士龙华明和高一志写的《地震解》,其中就有“地震云”的一段描写:“昼中或日落后,天际晴朗,而有云细如一线甚长,震兆也。”
  2. 1935年宁夏隆德县《重修隆德县志》:“忽见黑云如缕,宛如长蛇,横亘空际,久而不散,势必地震。”


地震属于地球上最古老的自然灾害了,自从46亿年前地球诞生于原始星云之后,地震可能就存在。如果往多了去说人类在地球上发展繁衍了三五百万年的时间,可以说地震如影随形一直都在发生。对于这种地震山摇给人类带来伤亡、家园被毁,所以大多数都希望可以对地震进行预测。在没有高科技的时候大家就把关注点放在自然事物之上,例如地震云或者动物预测等。

地震云真的可以预测地震吗?

这种传言由来已久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达到顶峰,地震云一说甚至曾经一脚踏入了科学界。关于地震云的学说被发表在正规的杂志期刊上。但是随着发展认知这类文章几乎不见了,但是在中国和日本的民间却非常常见受欢迎。

科学界对于地震云的说法是不接受的:地质和气象方面的专家都不认可地震云的说法。目前被推崇的多种地震云在吃瓜群众的眼中看起来比较罕见和稀奇,但实际上这些云在气象学上都有其分类也有科学的解释,气象学家的眼中这类云并不特别。
图:被传为地震云的高积云

图:被传为地震云的波状云

地震云的形成被人提出了多种原因:例如地震前的热辐射、电磁学、热量异常等,殊不知这些都毫无根据,如果这些因素导致云层变化之后再被人眼睛看到,那么人类的设备就直接接收到了啊!所以说地震云预测地震是一种不科学的说法。

那么动物可以预测地震吗?

好多动物在地震前夕都有异常行为,开始的时候人类并不知道什么原因,但是这种现象在地震前夕多次发生所以人们认为一些动物是可以提前感知到地震的。

就例如雨前蚂蚁都要搬家到树上一样,而地震前夕家畜类狂躁不吃食物、不进圈,冬眠的动物醒来爬出洞穴,狗狂吠猫在树上不下来等等。科学的解释有几种:对于次声波的感知、微弱机械振动的感知、微小热量变化的感知等。

但是为什么这些行为对于人类没有帮助哪,主要就是因为导致动物异常行为的因素太多了,例如台风、或者动物发情期、气象的变化等都可能引起动物的异常行为,人类是没有办法运用动物预测地震的。

人类的科技目前可以实现预测地震吗?

在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大家都被地震预警刷屏了。在这次地震中成都提前61秒发出地震预警。

但实际上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测是有本质区别的,地震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人类可能永远都不能进行预测,但是可以在地震预警的方向上做到更多突破。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下结论:地震云不能预测地震,倒是动物们可能会对地震前释放的特殊物理信号敏感(主要是轻微的震动),从而表现出异常行为,但是依靠动物的异常行为来预测地震,这也是不靠谱的,具体的原因请听下文解读。

“地震云预测地震”,这个说法由来已久,大部分的人都听说过这个说法并对此深信不疑,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这个说法之所以被大家深信是因为不仅在古代史籍中还是在现代都能找到相关的“证据”。例如史籍中记载,“忽见黑云如缕,宛如长蛇,横亘空际,久而不散,势必地震”,而在现代,日本的一位作者键田忠三郎写了一本书,书名就是《地震云》,开始广泛传播他的地震云学说,后来传入了我国,当时科学界迫切想寻找到预测地震的办法,于是“地震云学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我国传播的相当广泛。

这类“地震云”有时候呈条带状、有时成辐射状、形态各异与普通的云不相同,但是这些真的与地震扯不上关系。有人会说为何那些地震云学者每次都能依据地震云来预测地震在何时发生呢?

其实,对于这些支持地震云学说的人来说,他们预测地震的方法就是先放上一张图,然后说未来一段时间会发生地震,具体地点不详。殊不知在地球上每年都要发生500万次地震,即便是大于5级的地震每年也要发生1000多起,所以说,只要你找机会拍到了这个云,那么就一定会蒙中,毕竟大于5级的破坏性地震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况且这些“预言家”都只给了模糊的数字,比如“未来某段时间”、“一个月内”等比较宽泛的时间界限,这样更加大了他蒙对的几率,绝对的百发百中。

实际上,地震云并不是地震征兆,地震云只是一些很普通的高积云、层积云,这些云可以呈现出波状、辐射状、条状、絮状、透光、放射状、荚状、鱼鳞状等形态各异的云状,这些云通常出现在傍晚晚霞时分,此时容易被大家误解为“地震云”,其实两者之间并没有联系。

动物能预测地震吗?

动物预测之所以不可靠是因为动物出现异常行为的原因太过于随机,有时候是因为天气的变化、比如闷热、雷雨将至的天气、定期的繁殖大迁徙、动物自身生理出现了问题比如生病,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动物的异常行为,如果仅仅依靠这些来预测地震,那么岂不是每天都要活在惊恐之中?

确实有一些动物对于轻微的震感有反应,它们可以感受到人类感受不到的轻微震感,但是这些不具有科学研究意义,因为预测地震这样重大的事情不能依靠这些动物的随机的异常行为,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最后之言,预测地震必须要靠科学手段才行,人类制造的精密灵敏的仪器要比那些动物们靠谱的多并且还具有针对性。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在此次地震预警中,科学预警就体现出其重要性,提前61秒向成都市预警,这也是地震预警的一次突破。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探讨。我是科幻船坞,感谢大家的阅读与关注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地震云和动物能预测地震吗?答案:地震云不能,动物能。

一:地震云不能:

这几十年时间,我国发生了地震也比较多,国外发生的地震也是严重!

自己也看了多部经书,这里网络也有什么地震云?

下面图一图二在朋友圈那里发出来的信息,2017年8月8号早上拍到的地震云,晚上十点左右九寨沟地震,七条云对七级地震是不是很巧合呀?

自己发出了这个信息在朋友圈那里也是红了一时,后来继续观察的时候,错了!解释:瞎猫碰到死耗子。

跑到海边附近,这样的云差不多天天都有, 这样的云是根据天气的冷热而自然成的,与地震一点关系都没有。

就是前两天也有这样的云,昨天晚上还有四川的六级地震,一次二次准了,就说云与地震有关,多数都不准。准确比例不到百分之一。

二:动物:

自己虽然没有地震的经验,住在广东茂名这里,但是从天上下雨,台风之前那些动物都有所表现,观察多了,有经验了,就感觉出来了。

每一次水灾每一次台风动物都会忐忑不安,到处乱跑不怕人。

天灾动物有所表现的,只是人类现在有了科学就忽略了动物的观察。

现在有了卫星播报天气预报(水灾:台风),还有谁留心观察动物呢?

地震知识:科技本领地震了才知道的,在科学未发明未卜先知出来之前,还是先使用动物观察比较好一些。

总结:是的,现在有科技又准又精能播报水灾:台风,但是科技也有弊端的时候,它没电就是废铁,乱世也是没用。所以自己还是使用动物与科学来观察的,傻些也不会放弃动物这个法门。以后还可以用上观察动物方法。







地震如此可怕,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力,即使某些幸存者也会留下一辈子也抹不去的阴影。自古以来就有人从自然现象中揣摩地震的规律,希望能从某些反常现象中提前预知地震,以能减弱地震的危害:比如天空的“地震云”,地面某些感官灵敏的动物出现慌乱奔跑的反常行为等。


误传已久的地震云

早在1624年的明朝天启年间有人结合西欧古籍的《地震解》就记载过“昼中或日落后,天际晴朗,有云细如一线甚长,震兆也。”

到了近代,地震云仍有流传。但不被任何专业科学支持,各方都是加以反驳:所谓地震云,都是某个地方出现了‘地震云’,而在几天后几千公里外另一个地方发生了地震。这些说是‘事后诸葛亮’更贴切。

在中国和日本等地流传的地震云其实是高积云或卷云。

这种破坏力强大的地震真没有自然规律可循了么?动物们的感知而出现的异常行为是否可以预兆地震的发生呢?

动物的感知预示地震

2009年意大利拉奎拉发生的5.8级地震,有近300人丧生,10多人失踪,4万人流离失所。震后,专家前往调研震因发现,在震前几天,池塘里的蟾蜍就纷纷逃离了出来。

很多地面动物的感官比人类确实要敏锐得多,它们能感知到人类感应不到的电磁波和超声波等。比如常见的鸡飞狗跳、蛇鼠出洞、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高积云   道德经   云和   地震仪   汶川   动物   科学   日本   反常   说法   异常   地球   人类   原因   发生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