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车怎么样?

说说个人经历吧,个人感觉韩国车真一般。2010年2月,买了韩国现代新胜达越野车(进口),开的不多,深圳路况很好,一年1万公里出头,截止今日,跑了93000公里。刚开头的三四年,没有出过大毛病,小毛病不少,比如一键启动打火不畅。4S店5年10万公里保修,保修期内天窗自动关闭出了问题,有一边杆子折了,天窗降不下来,到4S店换新;顺便把尾箱升降杆也换了,有些弹不起来。

差速器和耦合器绞出了铁屑。


在论坛上混了一阵子,对这款车致命的"缺点"有了深入了解,那就是三元催化器容易堵,一堵三元催化器就坏了。三元催化器容易堵主要因为过滤孔比较细小,国内油品质量不佳,汽油燃烧后的残留物滞留其上。2014年的时候,花300元清洗了一次三元催化器,当时师傅用手机拍了张照片,显示清洗后的三元催化器过滤孔尚好。原以为自己不会那么背,可一年后,三元催化器还是堵死了,没办法,花5000元换了一个。记得当时新加了一箱油,全给一勺一勺舀出来,好心疼。师傅说现在厂家为适应中国市场,把过滤的筛孔"搞"大了。

只能换新,价格不菲。

最近,开车时咔哒咔哒响,检修发现四驱的差速器和耦合器坏了,这一换花了16000元,打电话到4S店要24000元,那个心疼。师傅说,这车也有个别换波箱的,这个费用更高,要4万多元,最后忍痛还是换了,所以到10万公里要务必更换波箱油。想了想,还是尽早去更换波箱油吧。




不吹不黑实事求是的讲这个所谓的好也看从哪方面来讲,先说说韩系车的价格一直都是合资品牌中最垫底级别,外观设计年轻时尚比较潮流同时车内人性化设计也不丢,配置水平比同价位其他合资车普遍也要高一些,所以给人一种性价比很高的感觉,而实际上韩系车的一些核心技术不如日系与德系那样精益求精,包括车身钣金细节处理以及内饰的用料与做工也都是刚刚够用的水准,质量大毛病没有小毛病存在一些比如行驶起来内饰异响。

作为家庭代步买菜车各方面基本上都很有用,给你一个好看的壳子的同时开起来还算平顺易用,但是对性能有一些要求就不太适合考虑韩系车了,开过的几款韩系车动力匹配都很平顺稳定,快速过弯底盘也无法提供很好的侧向支撑,还有一点耐久性韩系车比不过日系那两田但也能达到中等偏上的水平,一方面确实没有什么类似断轴烧机油臭内饰又是烧后尾箱等大批问题,另一方面也算经得住出租车市场以及各类低端公车市场多年的考验!

所以说买车自己喜欢当然可以买,不喜欢没人强迫谁去买!开个大众说开现代智商有问题然后开日系的一样在骂开大众的人傻钱多...再然国产车主不高兴了...这很无聊。




09年入手起亚狮跑gls2.0,平时跑的不多,现在也就7万公里,除了正常保养外,只换过一个大灯泡,从不掉链子,上个月把最后一个原车胎锦湖换掉了,电池最牛逼,到现在一次点火从不迟钝,从首保后从不进4儿子,全部网购全合成机油,万把公里一次,变速箱油刹车油转向油没换过,最近考虑把正时皮带和刹车油换了,原车的东西最好不动,自己赚的辛苦钱买车就是图一省心,标签党都是风向狗,看谁不顺眼就挤兑,看看那个明星大腕买国产车当座驾的,只有穷屌丝叫嚣呵呵




1.韩国车越来越不值得买,不如买中国品牌

现代ix35在广州车展上爆出了11万多的起售价,这价格和哈弗H6等等中国品牌价格相当了,不少人跳出来问买韩国车还是中国车?其实这就说明了在15万以内区间,韩国车真实没多少竞争力,做工品质技术含量都拉不开差距,凭什么还比中国车贵?我倒是觉得大家可以在15万内区间多关注中国偏僻。

2.韩国车在新能源整体技术储备上上还是领先于中国品怕的

但是行业部分不要盲目乐观,中国汽车技术力量和韩国汽车技术力量还是有差距的,例如2013年,现代就生产处世界上第一辆量产氢燃料电池车。还有韩国的LG纯电动车电池技术也全球领先。

3.韩国车在国际市场和豪华突破上还是领先于中国品牌

再来就是国际市场,韩国车在欧洲和北美都取得突破,销量节节攀升,现实情况是,中国品牌乘用车部分,还没有成规模的输出。美国汽车市场研究者就认为韩国车是低价耐用的日本车最大对手,德国汽车行业专家也表达过对韩系车大举入欧会对大众等品牌带来冲击的担忧。再来,现代旗下的捷恩斯豪华品牌,已经有了不俗的品质,虽然豪华品牌上韩国车还没有什么市场上的成功,但是他们的产品还是颇受好评的。

所以,部分中国品牌性价比已经远超过韩国车,但是整体及汽车技术实力上,尤其是新能源和国际市场开拓方面,中国品牌还需要努力。(by大鹏)




从外观、配置、动力总体而言,韩系车表现中等。

十年前,韩系车在中国卖的还是非常好的,在国产车,奇瑞QQ、东方之子、吉利豪情、比亚迪F3面前,以伊兰特、索纳塔、千里马为代表的韩系车可以说是非常具有性价比的了,如今,时代不同了,20万元以下的车型里,中国本土品牌的造车水平跟韩系车比起来,在性价比方面,要远远超过韩系车了。

而从今年来看,韩系车在中国遭遇了巨大的挫折,销量大滑,不少人猜想是不是要被中国市场边缘化了,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安全性不够?carMD网站发布一份品牌可靠性报告,过去20年车型,25万条一年内车主的维修记录证明现代故障率低,综合评分可靠性最高。而在J.D.Power2016年中国新车质量榜上,韩系车的代表起亚、现代都排在前列。

由此可见韩系车的安全可靠性很高,不过产品和营销还是有一些问题。

现在,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有车就好,车企谈性价比的越来越少,都在努力跟随中国车主求新求变、求大牌要豪华的转化。豪华品牌往下走的同时,本土品牌正在往上走,豪华车和本土车压缩的这个市场,就是原本定标10多20万的,韩系车的地盘。

客观来看,随着自主品牌产品力的整体提升,消费者逐渐对过气的韩系车车型失去兴趣。而韩系车的傲娇的态度也导致了韩系车在中国消费者心中形成了技术老旧、品牌形象模糊不清的坏印象。

其实韩系车还是有技术的,放眼看全球市场,比如在美国,现代的销量仅次于美国本土三巨头以及日本三巨头的,比起我们口中的“神车”的表现更要好。所以韩系车只有放下自信过头的姿态,多发布些新车型,把最新的技术投放到中国,才能说韩系车里有不错的车型。




09年卖掉了开了三年的奇瑞A5,动力弱 油耗大 全车找不到咯吱咯哒哪地方响,底盘腐蚀严重,奇瑞奇瑞修车排队用在我身上非常匹配!咬着牙亏钱卖掉换了现代伊兰特1.6手动舒适型!个人发表一下感受!至今八年十万公里,主要是家里代步,每年全家搞几次自驾游,老婆也开车。三年左右换了电瓶,五年换了正时皮带,偶尔换灯泡,四年换了排气管尾节,八年时换了排气管中节,换了右后减震器(不漏油主要是托盘腐蚀),八万公里换了火花塞和2 -4缸高压线,CD机不能放碟了,其他就是做做保养。但发现这车的车身铁皮只要破了油漆或者剐蹭后就容易生锈,比我之前的奇瑞稍微好点,和日系德系美系欧系肯定稍差,其他都还好!八年下来从没在路上掉过链子,每次自驾游都顺顺利利的!对韩国车我是不吹不黑!但长久用车不建议买国产车,只是过度无所谓,喜欢就好!




韩系车本来就不是国内用车的主流,与美日德三国汽车没法竞争。再加上萨德事件引起的消费者自觉产生的抵制情绪,销量在国内已经大跌。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信息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1-7月,国内韩系汽车销量为50.1万辆,较去年同期(91.94万辆)下降了46%。

国内生产韩系车的合资企业几年上半年业绩都很难看。北京汽车预计2017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约六成。主要受韩系车北京现代销量暴跌影响。乘联会数据显示,北京现代上半年销售30.1万辆,同比下降42.4%。而北京现代约占北京汽车全车销量的近六成左右,其销量下滑势必拖累整个公司。

不只是北京现代,另一家生产韩系车品牌东风锐达起亚汽车上半年销量则被腰斩。该品牌汽车上半年销售12.96万辆,同比下滑55%。

随着国内汽车销量的增加,韩系车销量不进反退,在国内汽车市场的占比越来越小。2016年上半年末,韩系乘用车占中古汽车市场份额约8%,但是今年上半年末,韩系汽车市场占比已经降至2.95%,下降了5个百分点。

下图是韩系车在国内汽车市场的占有率变化情况:

从韩国本土来看,韩国国内汽车市场较小,并且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提升,每年的汽车销量并不高。

根据韩国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今年上半年韩国国内汽车累计生产216.25万辆,同比下降1.52%;韩国国内汽车销量78.53万辆,同比下降4%。出口132.14万辆,同比下降1.03%。

不过今年上半年韩国汽车出口数量变化不大的原因是2016年韩国汽车出口数量大为减少,基数低的缘故。2016年韩国出口汽车262.17万辆,同比下跌11.85%。




谢谢邀请,之前我回答过这个问题。质量不算很好,但也不是十分差,和国产相比还是强很多。隔音与配置方面比不上自主品牌,然而,价钱和日系差不多。个人觉得性价比不高,韩系车夹在国产与日系之间很尴尬的位置,如果大幅度降价可以考虑,否则还是优先考虑质量稳定的日系品牌。




12年的瑞纳当时买的时候11万多!5年了跑了16万多了!经常跑外地批货!到现在除了正常保养自己网购!机油去专卖加1万2换!火花塞10万的时候换还是好的!我怕丢路上提前换没想到还是杠杠的!变速箱油也是10万换的!刹车油冷却液都没动过!都没添过!电瓶也没动过!雨刷换了俩!轮胎8万多换的!车窗开关换了一个!自己淘宝买的10块!最近现在感觉轴承响!等声音大了再换吧哈哈!也就100块钱,其他都是原车!这几年赚了点打算换35真有点舍不得卖纳纳呀!比我爸的朗逸毛病还少!大众毛病多深有体会!




颜值一直是韩系车最大的卖点,就在今年的日内瓦车展上,现代为我们带来了一款Le Fil Rouge概念车。一般来讲,车企发布的概念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它未来的定位理念和设计方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款划时代的产品。

现代的新的设计主题可以翻译为“诠释运动”或者“感性运动性”,他们希望像一个建筑师一样对科技,结构,美观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使现代汽车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外观方面,现代Le Fil Rouge概念车极具运动气息,车头大面积采用级联格栅式进气格栅,并且是全封闭式。得益于工业水平的进步,用3D处理技术设计出来的菱形纹路如同钻石切面一般,让整个车头看起来贵气十足。车身侧面可以看到,Le Fil Rouge概念车沿袭了四门coupe跑车的设计布局, 腰线将彻头彻尾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且取消了C柱,流畅感极强。再加上长轴距,大轮毂,短前悬的设计,其轿跑型定位也是一目了然的了。

尾灯组被隐藏在一块黑色饰板内,非常有新意,溜背式设计则很好的将视觉进行延伸,张力十足。外观上的风格主要还是强调运动性和整体性。

轮圈的深浅色纹路处理可以看出现代公司所掌握的科技实力和工业水平。暗色部分的立体花纹与浅色进行抛光处理的轮毂结合相得益彰,这种工艺在三年前还是不敢想象的,因为轮毂的抛光处理一向是费力不讨好的工程,效率极低。得益于社会整体工业水平的提升,我们也有幸在这台车上见证了抛光工艺与3D技术相结合的完美作品。

内饰方面,新车运用了木纹饰板和织物相结合的设计,环抱式座舱和2+2布局的座椅让个人空间感更强烈。座椅靠背后的液晶屏幕可以控制温度、灯光和多媒体,独立感很强。

座椅靠背上的储物层直接连接在座椅上而不是拼接处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外观上的整体感。而管状元素的加入无疑让这款Le Fil Rouge的内部空间感更加通透。这也是从外观强调整体感到内饰强调独立感这两种不同风格进行一个过渡与平衡,使这款车的风格变化不显得太突兀。驾驶室前配置有浮动的全景式显示器,可以为车况和性能提供更直观的数据。

当下许多概念车都推出了智能型概念车,但是这款现代Le Fil Rouge并没有盲目跟随。作为一款强调科技性和操控性的轿跑,驾驶员最需要的不是轻松愉悦的驾驶,而是在科技与力学的碰撞中体验速度与激情,因此他们对车辆的操控性更为看重,而自动驾驶技术装配在一款限量级轿跑上略显鸡肋,也不符合这款Le Fil Rouge的定位和追求,这一点上,现代公司的抉择非常明智。

现代带来的Le Fil Rouge概念车型如果日后进行量产,具体的动力配置有可能会升级,本次日内瓦展会上没有公布它的动力总成数据。但是外观和内饰上的设计应该会尽可能保留,具体会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和车迷朋友们见面,想想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韩国   波箱   汽车   销量   中国   北京现代   上半年   本土   概念车   性价比   车型   外观   水平   品牌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