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通知,作业、考试、游戏、补课,开学后一系列新规实施

我们经常听说这样一句话:再穷不能穷教育。

确实,中国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看得很重,因为在很多人的传统观念中,教育是改变孩子命运,让孩子成长成才最高效的方式,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所以即便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家长们也舍得在孩子教育方面投资。

不过以往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对于学生而言造成的学习负担太大,比如家庭作业过多,考试频次太高,校外辅导压力太大等等。以至于孩子们在小小年纪就承受了那个年纪不该承受的压力,更别说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了。

教育部发布通知,作业、考试、游戏、补课,开学后一系列新规实施

所以对于这种略显“畸形”的教育方式,教育部出台了相关政策,及时叫停,让一切都回归正轨。

首先是作业方面。在相关政策未出台之前,时不时会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家孩子作业太多,从回家就开始写,写到深夜才能写完。看着孩子这么辛苦地写作业,家长也心疼。

过多的家庭作业让学生们面临着较大的作业压力,不仅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而且还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状态。毕竟如果睡眠时间不足的话,第二天听课就容易打瞌睡,没精神。

教育部发布通知,作业、考试、游戏、补课,开学后一系列新规实施

所以针对作业问题,教育部就要求,所有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是不能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的。而3-6年级的家庭作业总量也得控制在1个小时内完成。初中的家庭作业总量得控制在1个半小时内完成。

如此一来,学生们的家庭作业数量就减少了。当然,家长们也不用担心这种做法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因为教育部要求,老师们在布置作业时要重视作业的质量,避免重复性、机械性的作业。所以只要老师们在布置作业时都费点心,那么即便是作业量减少了,也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其次是考试方面。考试对于大家并不陌生,比如期末考试、期中考试、月考、周考、季考等等。当众多的考试摆在大家面前的时候,所面临的考试压力也很大。

虽然考试确实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但如果考试过于频繁,也可能适得其反。

所以教育部对考试的频次进行了限制。首先是小学一二年级,任何纸面的考试都不会有,包括期末考试。而3-6年级一学期也只能进行期末考试。初中阶段除了期末考试之外,可以视情况举行一次期中考试。

教育部发布通知,作业、考试、游戏、补课,开学后一系列新规实施

总的来说,考试的频次相较于以往降低了许多,减轻了学生们的考试压力。

然后是游戏方面。对于游戏,家长们可谓是深恶痛绝,因为游戏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且容易让孩子沉迷其中,不仅导致视力受损、身体状况变差,而且学习成绩以肉眼可见的方式快速下降,让家长们气愤不已。

对此,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要求,未成年人只可以在周五、周末以及法定节假日的晚上8点到9点玩一个小时的游戏,其他时间相应的网络游戏企业均不能向未成年人提供相应的网络游戏服务。

教育部发布通知,作业、考试、游戏、补课,开学后一系列新规实施

这项要求可谓是釜底抽薪,一针见血,有力地限制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情况。

最后是补课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双减”相关政策,教育部大力响应,积极推进落实。

首先是对校外培训机构大力限制,比如在周末、节假日以及寒暑假期不允许提供学科类培训,那么这些培训机构就只能在周一至周五的晚上提供相应的学科类培训服务。

而另一方面,教育部也要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开学后全面推进落实“5+2”课后延时服务,确保学生上学的每一天都能享受到不少于2小时的延时服务,帮助家长们解决后顾之忧。

教育部发布通知,作业、考试、游戏、补课,开学后一系列新规实施

所以大家可以发现,当学校提供了相应延时辅导服务之后,家长们给孩子报名校外辅导机构的概率就小了,学生们说面临的培训压力也小了。

所以,总的来看,国家有关部门针对作业、考试、补课、游戏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学生们能够健康成长,学有所成,避免承受过大的学习压力,同时也防止大家沉迷游戏玩物丧志。

此外,也希望家长们能够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学习压力,不要让孩子背负过高的期望,结合孩子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发扬特长和优势,健康快乐成长。

今日话题:对于教育部的这些政策,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交流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教育部   作业   频次   考试   游戏   校外   未成年人   确实   家长   压力   年级   小时   方式   孩子   通知   家庭   系列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