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利率和经济周期之间的逻辑关系​

价值投机10·经济篇

货币、利率和经济周期

作者 / 茶话股经

1、信用货币

经济学中讲的货币一般都是指信用货币。

先复习一下前面的内容:信用货币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会自我产生和自我消灭。在经济繁荣,信用扩张时期,由于信贷的增加,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就会增多,也可以说信用扩张时期,就是流通中的现金自我创造的过程,流通中的现金就是M2。在经济低迷,信用收缩时期,由于信贷的减少,回流到银行系统的货币比新增信贷产生的货币更多,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就会逐渐减少,所以说,信用收缩阶段,也就是消灭现金的过程。

我国信用货币与房地产之间的关系:

对于中国本土的情况来看,过去国内创造基础货币的主要途径是外汇占款,赚取外汇的主要途径是外贸,外贸的基础是制造业。也可以说,制造业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制造业兴则百业兴,制造业亡则百业亡。

不过自从2009年开始鼓励信贷购房以后,房贷就成了创造信用货币的主要途径,大家可以去观察一下M2曲线和房价曲线,这十年来房价大概上涨了4倍,M2规模大概也上涨了4倍。

当房价不断上涨的时候,投资者和购房者就会更加敢于贷款买房,这样就会创造出更多的信贷货币,流通中的现金就多了。流通中的现金增加了,经济就会繁荣起来,大家挣钱变得容易,这又会刺激房价不断的上涨,形成了一个向上的正反馈效应,这也是这些年房价涨的这么厉害的主要原因。

等到房地产周期走到了顶点,房价不再上涨,或者房地产信贷被限制之后,通过房地产信贷创造出来的信用货币就会减少,而前面购房的人必须按月归还贷款,开发商也必须到期归还贷款,这就会导致社会上流通的现金源源不断的回流到银行系统,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减少,M2就会出现萎缩,这就是信用收缩阶段了。所以近期M2增速不断下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房地产销售不理想,由房贷创造出来的信贷货币不足的表现。

由于信用收缩,社会上流通中的现金减少了,居民购房能力下降,这还会导致房价进一步下跌。房价下跌,房地产创造的信贷资金就会更少,从而形成了一个向下的正反馈,这跟上涨周期是相反的。

除非未来能够有新的行业发展起来,成为了创造信用货币的新引擎,才能够对抗房地产信贷下降带来的信用收缩。

现在看来,未来科技创新带来的效率提升很可能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过科技产业规模在短时间内还是很难达到房地产的体量,所以只要未来房价处于下行趋势,整体上的信用收缩周期就必然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现代主流的宏观调控思路是做逆周期调节,以此来降低经济波动带来的不良后果。例如当市场经济过热,信用扩张过快,经济泡沫过大的时候,央行就应该通过提高利率,提高信贷门槛来限制泡沫过大。市场一旦出现信用过度收缩,央行就要通过降低利率,降低信贷门槛,向市场投放更多的货币来对抗信用收缩。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国家都会严格按照逆周期调节思路,相反的,很多国家由于过度追求经济增长,在需要收紧信贷的时候也不会严格的执行,在需要宽松的时候就会特别宽松。甚至还有一些国家不管任何时候,都是采取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的用超发货币来刺激经济增长。

就像1985年前后的日本,1997年之前的东南亚国家,2018年之前的土耳其,印度,巴西,南非等一些新兴国家,都是在经济过热的时候还不断采取货币宽松政策,人为的加大了经济泡沫,最终导致资产价格崩盘,经济泡沫破裂,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话说回来,中国过去十年的房地产大发展,房价不断上涨,最底层原因是制造业的发展和经济繁荣所带来的成果,但另一方面也离不开银行对房地产的信贷支持。

房地产信贷对于银行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安全性很高的资产,也是银行产生利润的重要来源,出于利益考虑,银行也会把更多的贷款投放到房地产市场。

所以,国内房价的上涨高度,一方面是经济发展推动,另一方面是由信贷在推动,两者合力共同导致了房价大幅上涨,到了如今反倒是演变成了阻碍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了。

经济自发性的波动规律,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经济规律,是客观的,客观就会有其必然性的存在。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观性就更强一些,这个跟决策者的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站在一个决策者角度,应当是顺应经济波动的规律,制定出合乎经济规律的决策来引导市场走向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若是站在一个投资者角度,我们必须在研究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还要充分理解宏观调控思路,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够更全面的去理解市场的波动,用来指导我们的投资决策。

其实以上说法还是不够严谨,如果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经济本身是由很多因素共同构成,国家宏观调控也应视为经济行为里面的其中一个因素,只不过影响力比较大而已。如果把经济走向看成是合力的方向,那么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自发性的行为就是不同的分力,我们研究经济,研究商品价格走势,股票价格走势,就是要把这些不同的分力综合起来去分析问题,得出最终合力的方向,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得到的结果。

2、利率

一般来说,只要没有特别说明,我们所说的利率都是指年利率,例如存款1万块钱,一年的利息是300块钱,那么年利率就是3%。

货币和利率是负相关的关系,从市场的角度看,当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就会下降,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就会上升。从宏观调控的角度看,主动下调利率,货币供应量就会增加,上调利率,货币供应量就会减少。

3、经济周期和信贷,利率之间的关系。

一个经济发展周期,要经历经济低迷,缓慢复苏阶段,到繁荣阶段,再到滞涨阶段,然后是萧条阶段。

经济低迷阶段:大家由于收入下降导致信心不足,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减少投资和消费,紧衣缩食,所以信贷和消费都很低迷,工厂商店该倒闭的也都倒闭了,没有倒闭的也只是勉强维持。这个阶段,即使利率再低,大家也不敢去贷款创业或者消费,货币政策基本失效了。这个时期财政政策的作用反而更大,财政政策就是由政府主导投资,或者是减税等各种财政手段去提振经济。

缓慢复苏阶段:在经济低迷阶段,市场空间其实已经被释放出来了,只不过大家信心受到打击,对投资消费都会抱着非常谨慎的态度,所以经济的复苏总是非常缓慢的过程。

但是这个阶段反而是做投资的最好时期,由于社会上信贷资金依然不多,利率很低,市场空间也很大。

不过大多数人习惯于追涨杀跌,经济缓慢复苏阶段反而会显得犹豫不决,错失良机。

但是还有另外一类人,他们认为在经济低迷时期就是最好的抄底机会,然而这类人往往就会死在黎明前的黑暗里面。

在经济低迷阶段,你很难预料经济低迷到底会持续多长时间,这跟股票不言底是一个道理,一旦时间拉的太长,你还没有实现盈利就已经被拖垮了。

繁荣阶段:等到经济复苏的势头开始明确起来,大众开始相信经济已经复苏,忘记了经济萧条的痛苦之后,经济就会开始繁荣起来,经济泡沫也会被重新放大。

等到大众开始理解并且接受的东西,机会就已经过去了,迎来的往往只是风险。对于一个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投资者来说,时刻远离人群,反过来去观察人群的行为,才能够做到真正的客观和理性。

在经济繁荣阶段,由于信贷大量增加,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开始泛滥起来,利率也会水涨船高,融资成本逐渐变得非常昂贵,盈利也就变得越来越困难。实际上,往往经济数据看起来最好的时期,也是赚钱最困难的时期。

滞涨阶段:经济繁荣阶段,泡沫也会随着出现,但由于利率太高,资金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利润空间反而被压缩了。此时信用扩张达到了极致,社会上资金泛滥,物价上涨,利润下滑,这就是滞胀阶段了。

滞胀阶段的出现,银行一般都都会偏向于提高利率,企业融资成本和人工成本,租金成本,原材料成本等各方面综合成本也会同步上升,利润下滑,甚至已经无法盈利了,于是大家就会开始减少信贷,削减生产。

但是有些企业由于繁荣周期借的债务太多,现在不得不付出更高的资金成本去借更多的债务来偿还旧的债务,维持企业的运转,这反而会导致贷款利率随着利润的下滑而进一步上升,陷入了一种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

经济下行阶段:企业利润下滑,乃至亏损以后,经济就会进去下行周期,但由于现代债务货币的特性,流通中货币最多的时候,也是债务规模最高的时候,并且债务人所承受的利率也是最高的。

这个阶段,尽管经济下行,企业利润下滑,信用开始收缩,但是银行和投资机构出于风险考虑,他们不会降低利率增加信贷规模,反而会偏向提高利率,收紧信贷。银行也是有盈利要求的,所以他们只会锦上添花,在经济上行阶段鼓励大家去贷款做投资和消费,但他们是绝对不会雪中送炭的,相反的,他们还会釜底抽薪。

在经济下行周期,只有国家才会采取逆周期调节,通过降息和货币宽松的方式,主动向市场上投放更多的基础货币来对冲信用收缩的过程。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央行加息阶段,往往是在经济上升时期,而降息阶段,往往都在经济下行时期。

同理,在股票市场里面,央行加息阶段,往往都是在牛市里面,越加息股票涨的越高。相反的,降息基本都是在熊市里面,越降息就跌的越多。很多人总是觉得降息是利好,其实降息恰好说明股市是处于熊市阶段。

回到主题,事实上也并不是所有国家都会遵循逆周期调节思路,前面也提到了,历史上有一些国家就是在经济上行时期还继续采取降息和货币宽松政策,不过他们最终都形成了巨大的资产泡沫,在经济泡沫破裂之后,随着而来的就是严重的通缩,两者互为因果。

由此可见,西方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是多么荒谬,连国家都不一定能做到理性决策,更不用说个人投资者了。

然而更荒谬的是,如此荒谬的理论,依然被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不过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大众的认知,往往和事实是相反的。

本来这一章是要讲货币政策、利率和汇率之间的关系,但由于篇幅太长,这方面内容又十分复杂,汇率方面的内容就放在下一章再讲,再后面就是债券相关的知识,敬请期待。


文章首发公/众/号《茶话股经》,敬请移步交流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利率   货币   低迷   信贷   繁荣   泡沫   周期   逻辑   房价   时期   阶段   信用   关系   经济周期   银行   经济   房地产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