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卡”在哪?——“吃不饱”、“吃不好”

“十三五”期间,本市规划建设6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实现建筑垃圾规范处置率达到85%。近日记者走访建成并投用的首钢环境产业有限公司发现,每年可回收利用100万吨建筑垃圾的生产线,利用率还不到30%!

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卡”在哪?——“吃不饱”、“吃不好”

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吃不饱”的尴尬,问题出在哪儿?

回收比省地100亩

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卡”在哪?——“吃不饱”、“吃不好”

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卡”在哪?——“吃不饱”、“吃不好”

与传统的填埋法相比,资源回收利用方式每年可节约土地100亩,这对于寸土寸金的北京而言尤为可贵。

三大原因让垃圾处理“吃不饱”

尽管前景光明,可现状让人揪心。开工一年多,首钢环境产业有限公司的产量却一直维持在每月2万吨左右的水平,年实际产量只有20多万吨水平,对于一家年设计产能100万吨的企业而言,既没有“吃饱”也没有“吃好”

首先是销路受阻。

环保型材料成本售价普遍高于普通产品,“几乎同样的东西,虽然回收环保型可能更好,但从成本角度而言,施工企业更愿意用便宜的。”

其次,建筑垃圾消纳费收取不明确。

为了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本市曾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求垃圾产出方给予处理单位每吨30元费用。但目前在费用支取方面缺乏明确细则,不少建筑企业至今也没有缴纳相关费用,许多企业不知道该怎么缴纳。

另外,建筑材料市场的不规范仍然是重要的客观原因。

“消纳办法很多,不少都是私自找地方倒掉,真正运到资源回收企业的很少,毕竟成本高,利润少。”这位负责人说,随着本市从2014年开始加大对渣土运输车辆和企业的管理、执法,这种现象已经有所缓解,但由于违法成本低,无法从根本上斩断这条黑色利益链。

多区也将建设

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卡”在哪?——“吃不饱”、“吃不好”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吃不饱吃不好”的现象已引起市政府的重视。市相关部门正在对消纳费缴纳具体流程进行研究,制定细则;同时,市政工程优先采购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的政策正在研究制定。

“如果相关政策能为建筑垃圾变废为宝打通经脉,这对于正在抓紧建设的各个处理厂来说,是一个大的利好消息。”首钢环境产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变废为宝   法相   渣土   垃圾   建筑   首钢   细则   产量   不好   费用   成本   环境   产业   财经   资源   企业   有限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