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科学家发明“人造可燃冰”

新加坡科学家发明“人造可燃冰”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的工程师,刚刚开发出一种将天然气转化为固体的新方法,从而可以更安全、更轻松地储存与运输天然气。在自然界,海洋里有一种俗称可燃冰的“甲烷水合物”,这些科学家用人工的方法制作可燃冰,过程仅需15分钟。

天然气(甲烷)是一种化石燃料,目前仍是广泛使用的主要能源,它有着温度高、燃烧残留污染物较少的优点,不过它不容易存储或运输,通常以低温高压将其液化成LNG的形式,以便于运送。但是,把甲烷液化,需要大约-162°C的极冷温度,过程反而会耗掉大量能源。

视频加载中...


其实在大自然,已经在某些条件下实现了甲烷的固化 - 也就是可燃冰。其原理是天然气分子可能会被困在水分子的“笼子”中。但是在自然界,这是很缓慢的过程,花费数百万年的时间才会形成。有些学者相信,甲烷水合物就是石油的前身。

既然大自然已经展示了如何把甲烷固体化,那么研究人员就可以加以效仿,这就是新加坡科学家在努力的目标。

新加坡科学家发明“人造可燃冰”

他们最近发表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新关键成分是L-色氨酸(L-tryptophan),该氨基酸可加快反应速度,并更快地将更多甲烷气体捕集为固体水合物。研究小组表示,新方法仅用了15分钟即可完成。

研究团队成员Gaurav Bhattacharjee说,团队所完成的人工可燃冰,体积比气态甲烷缩小了90倍,没有爆炸危险并且非常稳定,可以存储在-5°C冷藏环境下,连普通的家用冰箱都能储存。

目前为止,团队的可燃冰转化是在在实验室中进行,因此接下来研究人员计划,尝试进行中等规模的实验,目标​是每天转换约100公斤的甲烷,然后整理好完整的工作流程,使其成为可以成为工业化规模。

来源:媒体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新加坡   水合物   色氨酸   甲烷   自然界   研究人员   固体   新方法   天然气   科学家   大自然   温度   团队   能源   规模   过程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