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做数学题与搬砖之间,不得不选择一样,人生意义在于实践


很多人在做数学题与搬砖之间,不得不选择一样,人生意义在于实践

打工经受的艰辛、压榨与委屈,是学校课本上学不到的。

杜先生出生在东北一个偏远山村,家庭条件虽不太好,父母依然竭尽所能供他读书。但小杜对学习缺乏兴趣,成绩也一般。小杜觉得课堂上学的那些知识太无聊太枯燥,三角形阴影部分的面积求解、数列的规律、不定方程、最值问题,这些东西和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学这些东西能解决他遇到的什么实际问题?他看不到学习的意义,也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

高考落榜后,庆幸脱离学习苦海的他,怀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憧憬和一丝去大城市打拼的兴奋之情,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很多人在做数学题与搬砖之间,不得不选择一样,人生意义在于实践

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小杜才真正明白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喜欢的工作学历不够干不上,能做的工作自己看不上。碰壁的次数多了,小杜也不得不向现实妥协,当学生读书时从不用考虑的生计问题,现在亟待解决,在繁华又陌生的城市,要活下去就必须赚钱吃饭。没有知识就只能依靠出卖体力来换取微薄的薪水,他不得不去建筑工地当小工,拌水泥,搬钢筋,运砖头,提灰桶,虽说苦累,但对于小杜来说,总算有了吃饭睡觉的地方,能活下去了。

工地有一大堆建筑垃圾需要清理,限期完成,小杜单独做,刚好如期完成,工人小李单独做,比规定日期多用了3天。如果小杜和小李先合做2天,再由小李单独做,也刚好如期完成,规定日期为几天?

PS:这是一道数学题


很多人在做数学题与搬砖之间,不得不选择一样,人生意义在于实践




***************************************①设规定日期为m天

//指定答案为m,完成对规定日期的表达

②小杜的工作效率为:

1/m

//完成对小杜工作效率的表达。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则小杜每天完成全部工作的1/m。

③小李的工作效率为:

1/(m+3)

//完成对小李工作效率的表达。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则小李每天完成全部工作的1/(m+3)。

④2x1/m+mⅹ1/(m+3)=1

//依题建立方程等式

⑤解得m=6(天)

//所求值为6

***************************************

PS:方程解法抽象程度很高 ,可贯穿应用于行程问题 、工程问题、 利率与税率问题、 浓度问题 , 是小学生6年数学教育 中接触到的 重要方法论 。


很多人在做数学题与搬砖之间,不得不选择一样,人生意义在于实践



以上解题步骤与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或者说仅仅是技术层面的。

学习某门功课能否得心应手 ,融会贯通 ,具有学科视野才是学生应当追求的。

以小学数学为例,小升初数学主要考试内容 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代数 ,第二部分是图形与几何,第三部分是统计与概率

其中图形与几何部分 为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有多少家长,有多少小升初学生能说明白?

小学阶段 几何学了两类图形,一类是平面图形,一类是立体图形。而平面图形用什么来度量?是用周长,面积进行度量。所以平面图形的考点必然是求图形面积与周长。这是平面图形的两个考试内容。

立体图形的度量 不是用周长,而是用表面积和体积 ,所以 立体图形的考点主要是求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 。这是立体图形的两个考试内容。

万物都是运动的,即使静态事物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 ,图形也不例外 ,图形的三视图、平移与旋转、放大于缩小 是图形度量之外的 又一个重要考点 。

小学几何考来考去 ,就是上面五方面的内容 ,清楚以上知识结构 。需要面对的是这五类问题 ,以及每类问题下 可数的知识点 。 不具备 结构 能力 ,不具备学科视野 ,面对的是一道道永远刷不完的题。


很多人在做数学题与搬砖之间,不得不选择一样,人生意义在于实践

学科视野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用系统的眼光看问题, 知道 题目考察的是学科哪方面的内容 ,需要用到哪些知识点 ,并且清楚这些知识点位于知识结构中的什么位置 及出题者题的用意 ,试题 对哪几个知识点进行了怎样的综合 。

缺少学科视野也就缺少这样的从容, 解题依靠的是大量刷题的 经验 ,看到的是一道道具体的题 ,而不是以这道题为载体 ,出题者背后 的想法及要考查的知识点。题永远刷不完 ,刷题是检查对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手段, 而不是目的 。有些学生非常努力,在题海中 与一道又一道的试题做苦苦斗争,却不肯拿出时间 对学科体系结构 进行思考 ,焦头烂额而不得诀窍,感慨付出了努力,却回报不多 ,实则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很多人在做数学题与搬砖之间,不得不选择一样,人生意义在于实践



比学科视野更高一个层次且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有自我驱动能力 。

为什么在同一个教室上课,同样的老师教学, 在学习成绩方面有优生差生之区别 ?

一个结果的产生,背后必有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有些原因并非是显而易见的。

同样是上课,有的学生是真的学了整节课 ,有的学生则是坐了整节课 ;同样是背着书包去学校,但对于完全不听讲的学生来说,既使天天按时上学,在实质上也是隐性“失学儿童”。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在学校的真正学习状态 未必完全清楚,不同的学习状态产出的学习效果 必然是不同的,日积月累,优生与差生逐渐产生、分化,有的家长疑惑于为什么我的孩子成绩不理想,却很少关注孩子内心对学习的看法。

家长为了补齐差距 ,带孩子 报各种补习班 , 但有可能效果并不理想 ,原因在于:学生学习成绩不好 ,家长一般会有焦虑感,但如果学生思想上未被动员, 不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内在驱动力不足 , 那么同样的问题在补习班会再次出现 。因为培训班是变换了学习的场所,变 换了教学的老师 ,这种外在的变换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内在学习状态 随之改变。


很多人在做数学题与搬砖之间,不得不选择一样,人生意义在于实践




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是家长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素质的 重要途径。

应使孩子明白,人生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学习掌握知识,培养以后人生中获取成就的能力,就是学生阶段最重要的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周长   知识点   度量   考点   方程   几何   学科   视野   图形   数学题   平面   家长   意义   日期   能力   人生   学生   财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