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学区房的雷开始暴了

家长对学区房的偏执,重新赋予了学区房的价值。


可天价老破小不是房,更多只是花几百万买下的一张学票罢了。


——有感而发


今年楼市种种,皆是为了给楼市降温。


现在多数城市,不管涨没涨,调控都先出为敬。


调控是出了,卷子也发了,但到底考得怎么样,还得把卷子交上来。


这不,第一波成绩卷交了。


在学区房新规之后,学区房率先撑不住了。


此前高位入手天价老破小学区房的投资客,估计要哭爹喊娘了。


预计个时间吧,很有可能就在明年。



深圳撑不住了。


深圳教育第一梯队的百花片区对口小区法拍房,1次流拍后,比去年成交价跳水400多万成交。


果然,学区房的雷开始暴了


从乐有家监测的大数据来看,今年除去2月春节影响,名校片区房源挂牌均价整体下滑。


其中,7月份六大名校片区房源挂牌价下调最多的是百花片区,其次是民治,百花的老破小真不少,而民治是深高北学区,那块普遍虚高,现在没了大护法名校,裸奔的概率很大。


果然,学区房的雷开始暴了


深圳是7月底才提出要立法解决学区房问题,现在来看,市场反应时间还不大,大幅度划水是没有的,顶多是5%左右的回调。


不过今年3-7月份深圳二手房成交就开始一路下滑,六大名校片区学区片区房同比跌幅均在50%以上,即使在5月学校报名阶段,成交量跌幅也在60%以上。


果然,学区房的雷开始暴了


本身就有208政策影响,首付提高,想出手就得拉长周期,现在学区房被重锤,出手更加难上加难。


后市还会不会有更大招,料不准。


但学区房回落怕是必要的了,建议那些学位已用,老破小还留在手上的家长,现在持有的赌资太大,适当时候降价卖掉也不亏。


剩下那些投资客,接下来是长达一段时间的心理博弈了。


现在持有天价学区房业主的心态是:只要还是以房择校,学区房的玩法和规则就不会大变,深圳不调整积分入学的政策,哪怕大学区、多校划片,也还是有个50%以上的机会读名校,有机会,房价就难松动。


只要稳住,就能挺过去。


确实,本身深圳就缺房,更缺好学校,但既然已经开始有松动,保不齐裂缝会越裂越开。


毕竟规则既然是人为制定的,就可以人为修改。


难松动不是不可撼动,这不过是一纸政策的调整。


当然调不调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要不要,敢不敢,做不做的问题。


不过全国人民眼睛都盯着深圳,不适当表态怕是不行的了。


尤其深圳可是有很多8-90年代的天价老破小,与其说是买一套房子,不如说是花几百万单纯买一张“学票”。


这种花钱买学票的方式,就是学区房改革要敲打的对象。



广州也开始松动了。


没想到,广州学区房也开始降价了。


一向被称为越秀区学区房标杆的东风东路小学,对口小区锦城花园,大部分房源挂牌价下调,幅度18-800万不等。


我打开贝壳看了看,今年4月份的成交价是12.3万,现在有一套挂牌价只要10.6万,每平米降价1.7万,87平米相当于降价148万,估计真买还能谈。


果然,学区房的雷开始暴了


果然,学区房的雷开始暴了


广州在这轮学区房改革中,还没来得及表态,也没有重磅调控杀出,结果市场自己冷了。


和隔壁深圳相比,广州更沉不住气,而且这轮降价,不仅是学区房,之前连涨了10几个月的的天河和黄埔,现在开始悠悠回调了。


果然,欠下的账,该还还是要还的。


广州这次学区房的回调,估计是被北上深学区房政策的余震给波及了,市场情绪会传染,隔山打牛说的就是这个效果。



一线城市尚且如此,二线城市焉能独善其身?


典型的几个城市也不能幸免,南京首当其冲。


根据公众号六朝汇楼市的文章,南京树人双学区的新河一村,降64万,科睿小学+金陵汇文双学区的苏宁睿城,降50万,力人双学区的世茂滨江新城,降40万。


果然,学区房的雷开始暴了

果然,学区房的雷开始暴了


之前坚挺傲娇的学区房,如今也不得不低下高傲头颅。


去年我记得粉丝曾留言问我,南京12万/㎡的学区房值得买吗?当时我劝他稳住,这个价这没必要买,不知道他听进去了没有。


天价学区房在政策没有变动的时候,就是穿越牛熊的硬通货,政策变动后,就是糟粕老破小。


一纸政策,天和地的差别。


不仅是南京,早前杭州的分配生制度调整+中考简单化,已经把杭州学区房打击得一愣一愣。


有的学区房已经出现大幅下调挂牌价,还有学区房也出现多月0成交。


被誉为“第一孟母”的小区文鼎苑,5月成交均价9.3万左右,到6月就直接降至8.6万,1个月下调7千。


还有蓝孔雀板块的华师大附属杭州学校,有小区据说5个月没有成交了,坊间传言是学校成绩不好。


学生的成绩排名能对学区房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让我联想到一个真实又令人哑笑的案例:


深圳华润城业主看到小区有几个孩子放学后在玩耍,业主在群里发消息说,让家长管一管孩子,如果因为成绩不好而影响学校排名,进而影响学区房价格就不好了。


深圳是典型的业主抱团涨价,杭州也差不多,杭州甚至有家长扬言,我们要齐心协力,努力鸡娃,把不是学区房变成名校学区房,用曲折方式提高房价。


只能说这真是绝对的高招。


可背后恰好能反映出名校学区房的畸形发展,这种极其不健康的状态,更需要一一击破。


国家对学区房的下手,就是宣告一个信号:不能允许学区房的高溢价,学区房的存在挑战了房住不炒的定位。


另外,能对北京西城区下手,明摆着:北京都能改,其他城市为什么不能?



除了以上提及的几个城市,有一个典型的城市,天津,似乎要逆势而行。


天津每年的本科高考录取率都非常高,去年本科录取率达到81.6%,以至于那些在北京没户口也买不起房的北漂,都会拐弯到天津读书,天津是一个公认的高考洼地。


但近期天津出了高考新政,求自2022年开始本市高考报名条件由单一的“户籍”调整为“户籍+学籍”,也就是说必须要有天津3年高中阶段学籍并完成实际就读要求。


果然,学区房的雷开始暴了

这就堵死了临时插班的可能,但同时也会增加很多对天津本地初中学区需求的家长,而且天津其实之前出过政策:


在小升初登记信息时,需与入学时登记的房本和户口一致,方可参加填报志愿随机派位录取,否则只能统筹安排再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初中。


不能在异地上学,也不能临时转到天津高考,必然在初中就插班天津,保证3年高中完整学籍,这意味着短期对学区房的需求会有明显增加。


这似乎不是调控学区房,反而是让学区房上涨啊?


我劝你别急,从大环境来看,学区房改革是必然的,而且教育部提出要实施“多校划片”的23个重点大城市中,天津就在其列。


我们去思考学区房,不该用的简单就是冰冷的经济学,而是涉及心理学范畴。


如果大家在大环境下普遍对学区房是“看空”,并且选择观望,那持有学区房的人就会做出妥协。


现在事实就是,和平区的学区房价格开始稳了,并且有内部消息说重小拆迁因为价格卖到非常高,已经引起教育部门的讨论,这种重小拆间,只有学籍没有居住属性。


一旦政策出台,首当其冲的就是它,风险极大。


天津虽然不在学区房下跌的城市列队中,但是最有可能跟进政策的城市,一旦有新动作,又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学区房坍塌事故。


所以建议大家先静观其变,莫着急。



那么些年来,学区房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无论怎么调控,都成了楼市的例外。


但如果说房住不炒必须坚决执行,那购买学区房的人,恰好多数都不是为了居住,既然如此,不就恰好违背了房住不炒的政治站位?


所以要干掉高房价,必须要先干掉学区房,才能让学区房和所有房子一样,处在一样的楼市逻辑里。


当打压学区房,成为一种意志力的时候,我建议你全面放弃天价老破小。


那不是房子,那只是裹着几百万的一张薄薄房票,一旦风吹草动,那张房票很可能就被政策大风吹跑。


能给你的建议就是,别做政策的逆风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学区   划片   百花   学籍   南京   天津   杭州   广州   深圳   名校   楼市   家长   小区   政策   城市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