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科考队员南极遇险,中国出手相助,两国能否迎来破冰契机?

据国内媒体25日报道称,澳大利亚驻南极考察站的一名科考队员因为突发疾病,需紧急撤离接受治疗。为此,澳大利亚南极局向外界发出紧急求助信号。拥有破冰船的中国也收到了救援邀请,随后出动,前往救援。最终,中国的“雪龙2号”破冰船立下大功,关键时刻救下这名患病的澳大利亚科考队员并送往后方。对于中国的相助,澳大利亚官员表达了真诚谢意,并表示这次救援能够成功,多亏多方共同合作。那么,这次中国出手相助,能否成为两国关系改善的契机?

澳洲科考队员南极遇险,中国出手相助,两国能否迎来破冰契机?

目前来看,虽然我国这次仗义相助,借助破冰船之力将这名患病科考队员成功接到船上,获得了澳大利亚方面的感激。但单凭这件事,依旧很难改变两国的关系。而且这件事与中澳关系本身是两码事。我国相助,是出于国际人道主义考虑。而中澳关系紧张,则是基于澳大利亚为讨好美国,百般挑衅却始终不肯向我国郑重道歉导致的结果。所以,只要澳大利亚不肯真诚地道歉,中澳关系恐怕就难以恢复如初。

澳洲科考队员南极遇险,中国出手相助,两国能否迎来破冰契机?

而且这背后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那就是澳大利亚对美国的依赖,绝不亚于对中国贸易出口的依赖。首先,澳大利亚四面环海,在战略地形上无险可守。再加上澳大利亚并不以军事著称,所以在国防安全上完全依赖美国。其次,澳大利亚虽大,但在国际上基本没什么存在感。唯有与美国高度一致,才能狐假虎威、刷存在。

澳洲科考队员南极遇险,中国出手相助,两国能否迎来破冰契机?

最后,澳大利亚身上早就打上了“美国小弟”的烙印,欧盟各国防着澳大利亚、南美洲则是看不起澳大利亚,亚洲各国也只是对澳大利亚表面客气而已。毕竟澳大利亚除了资源丰富这一点外,在工业、军事、国际影响力上存在感实在不高,难以令人尊重、敬畏。对此,澳大利亚深知这一点,这也是澳大利亚为何紧跟美国脚步,甚至甘愿为了讨好美国而不断挑衅中国的原因。

如此说来,中澳关系是否没有转机的可能?当然不是,中澳关系转机主要取决于几方面。第一方面,莫里森属于自由党党首,而澳大利亚工党一直在找机会取而代之。其中对华贸易始终是工党用来“攻击”莫里森的“话柄”之一。如果工党能顺利接任,很可能会给中澳关系带来转机。当然,这个转机并非完全倒向中国,最多也只是修复中澳关系而已。

澳洲科考队员南极遇险,中国出手相助,两国能否迎来破冰契机?

第二方面,在当下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澳大利亚“经济萧条”似乎并不太难接受。可一旦明年乃至后年,世界各国都开始逐渐恢复经济时,若澳大利亚始终还在与中国继续贸易摩擦,那时必将影响到澳大利亚的经济恢复。届时,澳大利亚国内各界恐怕会对当局极度不满,那时澳大利亚政府或迫于压力,向中国低头,只求修复关系、恢复贸易往来。毕竟除了贸易以外,旅游业和留学生产业同样是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而这两根支柱绝对离不开中国游客和留学生的支持。

澳洲科考队员南极遇险,中国出手相助,两国能否迎来破冰契机?

第三方面,对澳贸易进一步脱钩。虽说受中澳贸易影响,澳大利亚煤炭、红酒、大麦、牛肉、糖类等多种产品对华出口受阻,但由于对华贸易占比最高的铁矿石价格因为水涨船高,反而补回了一定的损失。不过,这种“补回”意义不大,因为其他受影响的行业不仅需要政府补贴,更需要业务的良性发展。

可失去了中国市场后,这些企业相当于失去了业务增长的助推器,可见影响到底有多大。然而,更大的影响则是,随着中国持续减少对澳大利亚产品进口的依赖,未来澳大利亚在对华贸易上恐怕除了铁矿之外,大部分产品都可能“被拒”。届时,澳大利亚若还不肯服软,恐怕经济将迎来真正的重创。

澳洲科考队员南极遇险,中国出手相助,两国能否迎来破冰契机?

总而言之,只要中美博弈的大格局不变,中澳关系就不可能恢复如初。即便莫里森政府被竞争者取代,恐怕中澳关系或有缓和,但想要恢复到亲密的阶段,依旧难如登天。所以在中澳关系问题上,中国急不来,不如按部就班、该如何便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南极   科考   中国   队员   破冰船   工党   澳洲   澳大利亚   这一点   美国   转机   契机   出手   关系   我国   政府   贸易   经济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