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军:新四军没大炮还打仗?回家吧!瞬间,36门平射炮对准他们

1943年的一天,晨曦微露,实验场上,一个男人情绪激昂,他装好手榴弹,推上子弹,朝着远处的荒地发射。

枪榴弹一下子蹿的没了踪影,射程比原来增加了一倍多。只听这个男人高喊了一声,“放!”旁边站成一排的战士们便接二连三的开枪。爆炸声轰响间,只见远处一阵阵浓烟滚起,地上也留下了深深的弹坑。

枪榴弹仿制成功了!!!

这个欣喜若狂的男人就是被称为“枪神”的吴运铎,后来更是被誉为“兵工事业的开拓者”。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吴运铎是如何一步步变成枪神的呢?而他的身上又演绎了哪些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呢?

敌军:新四军没大炮还打仗?回家吧!瞬间,36门平射炮对准他们

图|吴运铎旧照

【敌我装备悬殊,制造子弹刻不容缓】

1941年,秋日,敌寇伪军对苏北根据地展开了轮番扫荡,苏北军民积极开展游击战,与敌人斗智斗勇,纠缠不休。然而,随着新四军队伍不断扩大,战士们的武器装备开始捉襟见肘。

新四军打仗主要靠步枪和手榴弹,艰难的时候,新四军战士们每人每天最多只能发到三发子弹。而当时的日本侵华部队用的武器却非常先进,当时日军所用的枪械有南部式冲锋枪,一次可以装弹50发,最大射程可以达到700m,有明治三十年的射击精度极高的步枪,射程可以达到2400m,甚至还有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而这种机枪最大的特点是,只要副射手不间断地向弹仓中投放弹夹,就可以实现不间断射击。

敌军:新四军没大炮还打仗?回家吧!瞬间,36门平射炮对准他们

图|日本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又称为“歪把机枪”


日本当时举全国之力发动侵华战争,整个国家变成了部队的后勤部。因此它的武器供给是源源不断。两相比较,新四军的武器就滞后严重,因此要打好反扫荡之战,此时的子弹就成为了胜负的关键。

更让人痛心的是,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战士都是小米加步枪,跟敌人拼刺刀,甚至用自己的血肉身躯,去对抗敌人钢筋铁骨的枪炮。

生产子弹刻不容缓,但是当时的新四军军工部完成这个任务简直就是不可能。一无材料,二无机械,三无技术,该怎么办呢?面对“三无”的严肃问题,时任新四军军工部部长的韩振想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是谁呢?正是吴运铎。

敌军:新四军没大炮还打仗?回家吧!瞬间,36门平射炮对准他们

图|新四军装备“小米加步枪”

【天赋异禀,吴运铎受命研制子弹】

吴运铎的祖籍是湖北武汉的汉阳,也就是汉阳造的故乡。吴运铎早年曾在安源煤矿干活,当矿工,全国抗战爆发后,他不远千里来到皖南投奔新四军。这个吴运铎一没文化二没技术,为什么韩振会选他呢?这不经让人心生疑惑。事实上,当时24岁的吴运铎对兵器有一种神奇的天赋。

一天,新四军兵工厂召开“造刺刀”的比赛,吴运铎参加比赛,在一天之内造出了24把刺刀。这个成绩让韩振深信,吴运铎是一个百年难遇的兵工天才。于是他将造子弹的重任交给了吴运铎。

接到任务的吴运铎想了想说,“我没有造过子弹,别人也没有造过,只要有毅力,一定能想出办法来。”从韩部长手中领过几发子弹,吴运铎小心翼翼地把子弹头拔掉,仔细地研究起子弹的内部结构。他眯着眼睛向里面看去。由于过于认真,他的眉头轻轻打着结,厚厚的嘴唇紧抿。看了一会儿,他又把子弹拿到阳光观察,弹身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闪着耀眼的光。

敌军:新四军没大炮还打仗?回家吧!瞬间,36门平射炮对准他们

图|年轻时的吴运铎

要造子弹,首先要造弹壳。知道弹壳制造要用铜,可这铜又很缺乏,该上哪儿去找呢?吴运铎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铜钱。

【战友智收铜钱,吴运铎不辱使命制成子弹】

为了收集铜钱,吴运铎想尽办法,同战友千方百计地收集尽可能多的铜钱。

战友杨墨用游戏来收集铜钱,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他站在一个空地上,手拿着拨浪鼓。一边摇一边叫喊,“兄弟初来贵宝地,做点小买卖,还希望大家给捧个场。”人群渐渐的聚了过来,绕着他围成了一个半圆。而这个游戏呢,就是气枪游戏。只见一个站在人群最外围戴长毛帽子的男人看着杨墨,说了一声“我来。”随即杨墨递给这个男人一把气枪,便退到了一旁。男人第一枪便没有打中,人群中有了嘘声和讨论声。渐渐的也有了别的人,自告奋勇上前一试,而这个男人也就顺理成章地站到了旁边。原来这个配合杨墨的人不是别的人,正是他提前安排好的托-柳宝。

敌军:新四军没大炮还打仗?回家吧!瞬间,36门平射炮对准他们

图|吴运铎和战友

吴运铎和和一个叫毛团的年轻小伙子一组,也在换铜钱。可是两人喊了好久也没有增加,于是吴运铎提议走街串巷去收集,不能在这儿傻等。毛团应了一声,说好。一番努力下来,果然收到了比之前多许多的铜钱。

而且更让人震惊的是,当天晚上,他的一个女战友敲开了他的房门,笑着将一袋子200个铜钱哗啦啦倒在了桌子上,交给吴运铎,让他造弹壳用。

制造弹壳的原材料解决了,下一步就是找火药。可在敌人重重封锁之下,火药根本就运不进根据地。于是聪明的吴运铎想到了解决办法——用火柴和老酒造火药。他先把火柴头一点点刮下来,然后把酒蒸馏,变成酒精。把火柴用酒精泡开,就制成了火药。这个方法听起来简单,而吴运铎也是反复试了许多次才得以成功。

敌军:新四军没大炮还打仗?回家吧!瞬间,36门平射炮对准他们

图|新四军当时的武器

正当吴运铎紧锣密鼓地造子弹的时候,兵工厂却出大事了。

【被迫转移阵地,难题再次到来】

1941年7月17日,刚刚吃过早饭,兵工厂的大钟被敲响——这是空袭警报的信号。此时的日本鬼子正在向苏北根据地大举进犯,军工厂马上将机器和原材料进行转移。情况万分紧急,来不及思考的吴运铎说道,“你们立即撤离,我来埋机器,埋完后我就去找你们”。

很快敌人就赶到了。此时,刚刚埋完机器的吴运铎被敌人发现了。一片枪声之下,敌人紧追不舍,机智的吴运铎翻身滚入河中。他嘴里紧咬装着手榴弹的布袋,左手举着枪游过了小河。

经过43个日日夜夜的周旋,吴运铎带着这支有着军工和家属的队伍,巧妙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来到新四军淮南地区的根据地洪泽湖。并在那里建立了新的兵工厂。
一天,军部材料科的运输队给吴运铎送来了一件特殊的东西。——一发只剩下空弹体的迫击炮弹,另外还有一封信。信上是这样写的,“运铎同志,前方战斗打得十分紧张,我们炮兵连的同志迫切等待你们的炮弹。请抓紧研制生产这种炮弹,尽快送到前线打敌人。”

新的难题摆在了吴运铎的面前。他将如何应对眼前的问题呢?

敌军:新四军没大炮还打仗?回家吧!瞬间,36门平射炮对准他们

图|迫击炮图

【不顾个人安危,吴运铎挖雷汞不幸炸伤】

研制并制成迫击炮弹,关键的环节是找到起爆的雷汞。制造雷汞的原料是硝酸和水银,在当时物质极度贫乏的状况下,军工部根本就没有这些东西。因此,要想得到雷汞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从旧的雷管里挖出雷汞来用。而这个过程是极其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性命不保。 为此,吴运铎甚至得到了一个“疯子”的称号。

因为他选择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办法,那就是煮炮弹。战友们都说,煮鸡蛋听说过,煮炮弹这可真的是疯了!吴运铎用水煮炮弹的方法让所有人都觉得他疯狂。事实上,吴运铎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雷管爆炸。

不过,这时的他并不知道,即使雷管放在水里,遇到金属撞击,雷管也会起爆。此时,危险已经开始悄悄降临。

一天中午,吴运铎正坐在桌边挖雷汞,他从脸盆里拿出一只最大的雷管,发现炸药已经浸透。于是他屏气凝神,用小钳子取出雷管口部的炸药。发现没什么异常,他稍微定了一下神,拿着钳子继续挖。没想到,这雷汞只是被水浸透了表面的一层,里面还是干的。钳子轻轻一碰,手里的雷管爆炸了。

吴运铎在自传《把一切献给党》里这样写道,“泡雷管的那只脸盆里的水,顿时成了血水,我左手的四个指头掉在了盆里,肉和皮肤炸飞了黏在墙上、地上。但是当时我的脑子还是清醒的,我想,我还有一只手一只眼,没有什么可以让我离开心爱的工厂和武器。”

这种精神,如何不让人动容?

敌军:新四军没大炮还打仗?回家吧!瞬间,36门平射炮对准他们

图|把一切献给党

【枪榴弹制作几经波折,射程问题难以解决】

1943年,年初,大雪纷飞。在吴运铎的兵工厂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这个人就是罗炳辉师长。罗师长找到吴运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一个大任务,仿造法国布朗德枪榴弹”,他接着说,“这是一种有超级杀伤力的新武器,你必须尽快研制出来。”

这把枪的构造原理是,在步枪口部,装上一个小炮筒,炮筒里装一发小炮弹。当扣动扳机的时候,子弹里的火药燃烧产生高温和高压气体,通过枪管,把枪筒里的小炮弹射出,从而射杀敌人。

敌军:新四军没大炮还打仗?回家吧!瞬间,36门平射炮对准他们

图|罗炳辉师长

原理看起来很简单,可要把它变成现实却异常艰难。吴运铎苦思冥想后,决定把粗铁棍锯断掏空,制成枪榴筒。像装子弹一样,套在步枪口部,再把像迫击炮弹一样的小炮弹装在枪榴筒内。那么,这样做的土制枪榴弹究竟有没有杀伤力呢?

一天,吴运铎在军工厂的后边荒地上对这种枪榴弹进行了实验。他在水塘边选中了一颗大柳树,用绳子把步枪栓在树干上,枪口卡上枪榴弹,炮筒口对准荒地,然后把枪榴弹装进筒内。

推进无头子弹,并在扳机上系了一根绳子,等同志们都隐蔽好后,吴运铎蹲在水塘边,一拉绳子。“轰隆”一声,枪榴弹射了出去。枪榴弹的爆炸声让吴运铎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可是仔细想想,他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射程。

敌军:新四军没大炮还打仗?回家吧!瞬间,36门平射炮对准他们

图|德国枪榴弹造型

这次试验枪榴弹的射程只有220公尺,而且在空中飞行速度不快,摇摇摆摆,与目标要求的500公尺相差太大。就在吴运铎琢磨的时候,军工厂内部出大事了。

【事变突生,吴运铎加紧研制】

枪榴弹试验后没几天,军工厂车间内发生了突然爆炸事故。三名民夫在事故中牺牲,同时,司令部传来消息,送往前线的一批手榴弹出现了出手就炸,炸伤自己人的情况。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军工厂内部出现了一种谣言,说当地的狐狸大仙夜里发怒,要踏平军工厂。一时间,军工厂内人心惶惶。

一定是出奸细了。会是谁呢?经过多方调查和分析,吴运铎将目标定在了一个名叫“唐玉成”人身上。为了防止打草惊蛇,吴运铎派人对他进行了暗中监视。

一天夜里,唐玉成慌慌张张溜出了屋棚,因为他刚刚偷到了的枪榴弹的图纸,准备投敌请赏。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行踪早已被人监控。没跑多远,唐玉成就被逮住了。经过审问,唐玉成交代,他是国民党伪江苏省省长韩德勤派来的特务,目的就是破坏军工厂。叛徒的下场可想而知,唐玉成后来被执行枪决。

敌军:新四军没大炮还打仗?回家吧!瞬间,36门平射炮对准他们

图|韩德勤就照

除奸后,吴运铎明白了一个道理——敌人之所以派叛徒偷图,正是因为枪榴弹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因此,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提升枪榴弹的射程,让它尽快投入战场杀敌。

这天晚上,吴运铎点亮油灯,坐在桌前,把枪榴弹发射的全过程又仔细地想了一遍。他一边喃喃自语,一边用手指在桌面上勾画着,“要提高射程,就必须提供推力,而这推力全都要靠发射火药的燃烧速度。会不会问题就出在火药上呢?”兴奋的吴运铎叫来其他人员准备马上改进,进行再次试验。

晨曦微露,实验场上,吴运铎情绪激昂,他装好手榴弹,推上子弹,朝远处的荒地发射。枪榴弹一下子蹿的没了踪影,射程比原来增加了一倍多。吴运铎高喊了一声“放!”排成一排的战士们便接二连三的开枪。爆炸声间,只见远处一阵阵浓烟滚起。枪榴弹仿制成功了!

从此以后,我军战士们的身上,就多了一个绿色的帆布袋,袋里装的就是枪榴弹。

敌军:新四军没大炮还打仗?回家吧!瞬间,36门平射炮对准他们

图|枪榴弹

【好事成双,安全拆卸复杂美国炸弹】

枪榴弹第一次立功是在1943年,当时日寇入侵淮南根据地。新四军的枪榴弹在鬼子山战斗中显示了巨大威力。

这一仗,新四军战士用枪榴弹打死了八十多个日本鬼子。指挥这次战斗的五旅旅长成钧特地把一支从鬼子军官身上缴获的手枪,奖励给了吴运铎。

敌军:新四军没大炮还打仗?回家吧!瞬间,36门平射炮对准他们

图|吴运铎旧照

1944年的吴运铎确实每天都在为炸药而发愁。而就在这个时候,他接到了一个电话。这个电话是司令部打过来的,说的内容是,吴运铎要的炸药,美国人送来了。

原来,1944年秋天的一个深夜,美国出动一个轰炸机群袭击日本占领区。美军所丢的炸弹中,有八颗被丢在了扬州仪扬地区未爆炸。如果能将这八颗炸弹拆卸掉,至少可以产出一千多斤炸药。拆炸弹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搞不好最后会把拆弹人送上天。不过此时的吴运铎可管不了那么多了。

吴运铎首先用螺丝刀将钢套上的裂缝撬大,不禁深吸一口气——里面的引线像钟表一样错综复杂,这正是一个重型定时炸弹。吴运铎用管子钳的钳口紧紧咬住引线管,心想,“炸与不炸,也许就在这一瞬间。”他用力转动管子钳的手柄,用力从炮筒里拔出了信管。

没有爆炸,他成功了,用同样的方法,四个小时内他一鼓作气。把八枚炸弹,十六个引线管全部拔了下来,从炸弹里共挖出一千多斤炸药。

【名声渐响,吴运铎再担重任】

研制枪榴弹,拆卸美国炸弹,这些传奇让吴运铎的名声越来越响,大家都私底下在吴运铎的名字前加上了“枪神”的尊称。“枪神”吴运铎名气大了,甚至惊动了新四军的副军长。

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爱护士兵,那是出了名的,他对吴运铎很有好感,于是他把吴运铎拉到自己家里吃饭。饭菜很普通,但吃的却很温馨。

敌军:新四军没大炮还打仗?回家吧!瞬间,36门平射炮对准他们

图|张云逸旧照

饭后,两人谈起了蒋介石的碉堡战术,这是当时最让前方士兵头疼的。在整个抗日期间,蒋介石虽然口头宣称联合抗日,但实际上始终反共,他抽调所谓精锐部队进攻解放区,利用碉堡战术筑起了一个个碉堡和军事。当时,我军没有爆炸力极强的武器,要想攻克蒋介石的碉堡战术,必须生产一种更具杀伤力的武器。

吴运铎向张云逸推荐了一种武器,那就是平射炮。这种火炮速度快,弹道低,而且射程又很远,只有它才可以摧毁敌人的碉堡。张军长让吴运铎赶紧研制。可是摆在吴运铎面前的最大问题是,要是炮弹能够打出去,炮桶内壁,必须刻出一种要求极高的凹凸曲线,军事上的名称叫做来复线。可是刻来复线需要非常精密的机器,新四军没有,怎么办呢?

敌军:新四军没大炮还打仗?回家吧!瞬间,36门平射炮对准他们

图|平射炮图

办法总比困难多,吴运铎有了一个想法。他做了一个橄榄型的钢柱,在钢柱周围刻上来复线,然后把这钢柱硬嵌到炮筒里,这样就能挤出和钢柱螺旋形一样的来复线。大问题解决了,没过几天,实验炮制作完毕。

那么这实验炮的杀伤力会有多大呢?在场外的荒坡上筑起了一座高大的土墙,离土墙三百多公尺的地方筑起了一道壕沟,壕沟内架起了平射炮的实验炮。第一发炮弹没装炸药,就把五尺多厚的土墙打出了一个大洞,第二发用真炮弹打出去,土墙被打塌了一半。又连试了好几发,土墙全部倒塌。

【平射炮研制成功,战斗中一展神威】

就这样一个月内,吴运铎带领兵工厂的同志生产出了三十六门平射炮。就是这样一些秘密武器打得敌人落花流水。占鸡岗是位于淮南地区的日伪共守据点,碉堡坚固,敌人凭险据守,十分猖狂。

新四军二师四旅五旅联合攻击,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守敌团长蒙佩琼狂妄地叫喊,“新四军,你们没炮打什么仗?赶快回去吧,”说着摆了摆手,“瞧瞧我的…”。话还没说完,新四军一发炮弹落到了敌人阵地。蒙佩琼又喊道,“兄弟们,不要害怕,新四军最多只有一门炮,炮弹也不会多,打完就没啦!”

这话可把新四军的战士们惹恼了。他们把36门平射炮集中在一起,对准敌人的全部碉堡一起开火。沙石尘土弥漫半边天,碉堡一个个坍塌。

吴运铎成为了幕后工程师,他研制成功枪榴炮,参与设计制造37毫米平射炮,以及定时踏火等各种地雷,为部队做出了巨大贡献。

吴运铎多次负伤,他身上有几十处弹片,一直没有取出。

2009年9月14日,吴运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人们赞誉他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就是这样一位一心为祖国军工事业做贡献的“枪神”,时隔多年,再获殊荣。

而他,当之无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平射炮   雷汞   来复线   枪榴弹   炮筒   雷管   兵工厂   碉堡   铜钱   射程   敌军   炸药   炮弹   大炮   火药   子弹   敌人   瞬间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