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40年,深圳住房学习“新加坡模式”,楼市投资新格局

深圳今年的楼市消息基本上隔一个月就会出一条新动态,40岁生日刚过又一条政策引发热点,虽然没有大动干戈,但也是让人们看到中国房地产投资的又一趋势。


特区40年,深圳住房学习“新加坡模式”,楼市投资新格局


8月28日,深圳市住建局局长在深圳某房地产发布会上表示,新加坡是深圳学习榜样,将来深圳市60%市民住在政府提供的租赁或出售的住房中。在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的特殊时期,深圳打算让七成的人未来住在公租房中,以达到居者有其屋的作用。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学凡表示大规模建房行动包括商品房和公共住房这两大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这一块,有110万公共租赁住房的发展目标,每年公共租赁住房建设10万套,深圳将通过五年甚至八年的补短板,力争使得住房供需矛盾得到较好地缓解,以此稳定房地产市场,让市民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


张学凡介绍,深圳还有一个目标就是在“十四五”期间人均住房面积从27.8平方米提高到30平方米。


特区40年,深圳住房学习“新加坡模式”,楼市投资新格局


张学凡透露的信息,在业界引起热烈讨论。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深圳获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一周年。业界认为,深圳房地产市场走向有风向标意义,这意味着深圳楼市格局会面临巨变。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说“新加坡模式”,主要包括几个内容。第一、在新加坡模式下,新加坡从1964年开始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鼓励中等收入和低收入阶层购买建屋发展局兴建的组屋,建立起与多数发达国家以公共租赁或房租补贴为主截然不同的住房保障制度。第二、此类模式下,规定申请组屋必须要提交真实合法的材料,如有弄虚作假会被罚款甚至监禁6个月。此外,该类房产还要求5年内不允许出售,即使5年之后流入市场交易,还需当地政府部门审核批准,只能卖给有购买组屋资质的购房者,此类规定基本上杜绝了炒房的可能性。


严跃进还提到深圳此次明确了要学习新加坡的模式,势必对后续的住房制度和住房开发等产生较为重大的影响。第一、大规模建房行动势必会开展,尤其是在解决住房矛盾等方面,预计深圳会有较为明显的动作,包括各类土地供应和政策扶持等。第二、在产品类型方面,政府主导的销售型住房和出租型住房都会推进,或意味着共有产权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等会成为重要的产品类型。第三、相关房企需要积极转变投资策略,真正形成较好的住房投资模式,以吻合十四五深圳住房制度的发展需要。


特区40年,深圳住房学习“新加坡模式”,楼市投资新格局


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表示,在该趋势下,未来房企在商品房这块的操作空间将会收窄,保障性住房的任务将增加。但同时,政府对于介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房企也有一定要求,由于保障性住房公益成分多一些,收益随之将会收窄,对于小型房企来说承建该类项目压力较大,未来可能国有房企或者一些超大型、使命感较强的房企会积极进入。


“但这也会使得参与深圳未来商品房建设的房企可能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宋丁认为,“目前全国房企都积极涌入深圳市场,但随着保障性住房比例增大,商品房比例便会缩小,也意味着一些企业可能要被淘汰出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新加坡   深圳   深圳特区   建设局   楼市   住房   模式   深圳市   房地产市场   商品房   中国   特区   新格局   局长   周年   未来   政府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