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仓成本干扰

持仓成本干扰

前些天牛猫在夜报中分享的一个小故事,感觉挺逗,故事原文是这样的:

有个朋友和我说他在小城市,券商佣金给万6,不再降了,想来我这里合作的东财开一个户,能便宜一半呢。

我说那你换吧,互联网开户很简单的。

结果他问我,能不能把账户里所有的股票都直接挪过去,我说这个恐怕不行,但你可以A账户卖了,马上就在B账户买,这也没啥区别。

结果他就犹豫了,和我说现在账户里有个重仓的股票浮亏30%,现在还只是浮亏,如果换到东财那里浮亏就没有了,那就变成真的亏了,他觉得很难受。

我当场石化,我说券商好像都有修改成本的功能,你买了以后把自己改成-30%亏损吧。

他说那样有点像是自欺欺人。

我也不知道咋劝。

这位朋友一直拖到今天都没换。

看完我忍不住噗呲笑了出来!

笑完之后,想想,其实大家何尝多多少少没有一些这样的持仓成本干扰呢?

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故事中的网友,其实很清楚,持仓成本,只不过是炒股软件上,可以随便修改的一组数字,浮亏浮盈,自欺欺人而已。

但为什么就过不了这个坎呢?

因为跌到7块钱的股票,真的是10块钱买的呀!


很多同志还特别“要强”,在哪里跌倒了,就一定要在哪里爬起来!

“在这只股票上不赚钱不走”;

“跌了,补仓摊低持仓成本”;

“高抛低吸,波段操作,成本变为0”;

“老师,XX股票10元成本,现价7元,如何解套?”

是不是很熟悉的味道?


受这样的持仓成本干扰,会有什么结果呢?

明明知道还会再跌的股票,就是不卖,卖了浮亏就变成真亏了;

明明知道买其它跌得更狠的股票,反弹会更大,偏要补仓已套股票,为了摊低持仓成本;

明明知道某只票前景很好,现在是一个建仓良机,不行,非得等已买的票回本了才能换仓,然后看好的票飞到天上去了。

……

利用这个持仓成本干扰陷阱,许多聪明人发明了均线指标、MACD、KDJ、威廉指标等等,其核心逻辑就是利用大众的这种持仓成本心里,高大上的名称叫金融行为心理学。


割肉”是炒股多年的老股民才会有的技能呀!你让新入市的股民低于持仓成本卖股票,那是不可能滴!


那么,持仓成本干扰,怎么破呢?

经济学课本教材明确告诉我们,“成本”具有“最高代价”和“覆水难收”两个性质。要讲清楚成本概念,没有个万把字是不行的。本文现在已经1000字了,离上限还有500字,讲不了了。

B神小兵oo9建议我们用前一秒的市价作为成本价,A股不能T+0,就统一改为前一天的收盘价为成本价

有网友更进一步建议,用历史最高价作为成本价。


股票软件上的成本价,只是用来进行个股收益分析的一个“基值”,你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例如某只股票反复加仓减仓操作,这个成本价“基值”可以变成负值,收益率计算永远变成了负数,那是不是代表负得越多就亏得越多呢?

如果这都理解不了,那么要理解对冲交易,岂不是更要懵逼?


大佬刘刘的建议是:忘了你的买入“成本”吧

后面,价格合适,该买买,该卖卖。

那收益率怎么算呢?基金净值法,了解一下。

粗糙点,用银行净转入证券账户的钱当成本就好了。So easy!

大佬刘于2019年03月26日

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银行股逮鱼的职业股民,微信公众号:“家传武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大佬   干扰   武功   成本   成本价   块钱   券商   收益率   自欺欺人   股民   成真   账户   本文   建议   股票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