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作!两化合并到两钢重组,“十四五”开局国企整合机遇与挑战

3月23日,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发布2021年工作安排,将扎实推动布局结构调整优化,包括稳步推进化工、钢铁、信息等领域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指导企业聚焦国家战略积极稳妥开展并购工作;适时组建新的中央企业集团,做好油气管网资产重组收尾,做好新中央企业划转接收等工作;支持以医疗健康为主业的中央企业进一步整合资源,培育竞争力强的医疗健康集团;深化中央企业钢铁煤炭去产能工作。

文|关哲(知本咨询国企创新研究院院长、国企战略及对标资深专家、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


3月31日,国资委官网即披露,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实施联合重组,成为2021年,也是“十四五”期间的,第一个央企重组事件。


4月16日,根据上市公司公告显示,鞍钢集团正在筹划重组本钢集团,若两钢成功实现整合,则亦将成为2021年,也是“十四五”期间的,第一个央地重组事件。


聚焦以上两项整合重组事件,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进一步清晰的认识到,2021、乃至“十四五”期间,国企整合重组的总体方向与面临的挑战。



大动作!两化合并到两钢重组,“十四五”开局国企整合机遇与挑战

一、“十四五”国企重组的总体方向

大动作!两化合并到两钢重组,“十四五”开局国企整合机遇与挑战


回顾自国资委成立以来的国企整合重组历程,可以看到两个明显的阶段变化,第一阶段是2003-2010年,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数量快速减少,央企规模快速做大;第二阶段是2010年至今,央企整合重组日趋稳健。


其中又以2014年,总书记提出“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国企建设目标为标志,国企整合重组,从规模导向,全面向质量导向转变,在做大国企的同时,还要做强、做优国企。



大动作!两化合并到两钢重组,“十四五”开局国企整合机遇与挑战


制表|知本国企创新研究院


延续做强做优做大国企的整合重组思路,我们看到“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国企整合重组方向上,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第一,聚焦涉及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


今年2月,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公开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将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领域集中,加大对国防军工、能源资源粮食供应、骨干网络、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此次两化合并的先声,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将各自旗下农化板块业务全部注入先正达集团,就是保障国家粮食供应安全的重要体现。


第二,随着央企层面整合重组工作的稳定有序推进,在地方国企层面,央地重组、地方与地方国企重组的情况将会广泛出现。


典型如今年4月四川交投与四川铁投两家四川省国有企业,合并重组为总资产超过9000亿元的蜀道集团,以及目前处于筹划阶段的央企鞍钢集团与地方国企本钢集团的合并重组。



大动作!两化合并到两钢重组,“十四五”开局国企整合机遇与挑战

二、从两化合并看央企间整合的有效经验



2021年3月31日,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实施联合重组,将设立由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责任的新公司,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将整体划入新设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中化集团2020年位列世界500强109位,营业收入803.8亿元美元;中国化工2020年世界500强排名164位,营业收入657.7亿元。


两者营收合计突破1460亿美元,接近世界500强第36位的五大石油公司之一,雪佛龙营收的1465亿美元。


大动作!两化合并到两钢重组,“十四五”开局国企整合机遇与挑战

制图|知本国企创新研究院


从业务板块来看,合并前,中化集团的业务主要涉及能源、化工、农业、地产和金融五大领域;中国化工的业务则分为化工新材料、特种化学品、农用化学品、石油加工及炼化产品、橡胶轮胎,以及化工装备和科研设计六个板块。


通过合并重组,在有效强化同类业务全球竞争力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发挥彼此间的产业链互补优势。


典型如橡胶轮胎领域,中化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供应商之一,而中国化工的轮胎产能则长期保持国内第一,全球领先地位水平。


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形成包括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基础化工、环境科学、橡胶轮胎、机械装备、城市运营和产业金融在内的八大业务方向。


两化的整合重组,是应对全球化工产业整合发展趋势,提升中国化工企业全球竞争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农业安全的重要举措。


自2015年,全球两大化工企业,杜邦公司与陶氏化学宣布达成平等合并协议以来,全球化工行业进入大规模兼并重组阶段。


大动作!两化合并到两钢重组,“十四五”开局国企整合机遇与挑战

制图|知本国企创新研究院


仅以陶氏杜邦合并为例,2017年8月底,陶氏化学和杜邦公司完成合并交易,组建陶氏杜邦公司。


合并后,陶氏杜邦公司年度销售额达到770亿美元,市值超过1300亿美元,员工超过10万人。

大动作!两化合并到两钢重组,“十四五”开局国企整合机遇与挑战

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C&EN)杂志发布的2019年全球化工企业50强名单显示,合并后的陶氏杜邦,迅速取代了蝉联全球化工企业50强榜首12年的巴斯夫,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学制品制造商。


近年来,全球化工行业其他重大重组还包括,拜耳收购孟山都成立拜耳作物科学,成为全球最大农化企业;林德集团和普莱克斯合并,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气体供应商;泰国国家石油与三井化学公司签署合资协议,合资集团共同协助管理PET与PTA业务等。


通过合并重组,扩大全球市场份额与营收规模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强化研发实力,完善产业链条,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可以说,在全球化工行业整合重组大趋势下,中国化工企业的整合势在必行。


央企间的整合重组,关键是要避免整而不合,需要有规划有步骤的推动重组主体间的资产、管理和经营的全面整合。


两化合并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参考。


在资产整合与经营管理方面,优先在农化领域进行整合实践。


中国化工集团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积极的海外并购。


其中,中国化工对全球农化巨头先正达的收购,更以430亿美元,创下了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最大交易金额记录。


大动作!两化合并到两钢重组,“十四五”开局国企整合机遇与挑战

制图|知本国企创新研究院


合并前,中国化工的海外企业收入,已经占到了集团总收入的70%以上,海外员工占比接近50%。


2020年1月,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将各自旗下农化板块业务全部注入成立仅半年的中农科技,同时,中农科技更名为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整合后,先正达集团业务覆盖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全产业链条。


农化板块,是中国化工海外资产和业务较为集中的领域。


公开资料显示,重组后的先正达集团,总部设于瑞士,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8万名员工,15个主要生产基地,年销售额超过1600亿元。


通过在农化领域优先进行合并,可以充分积累整合经验,特别是涉及大量海外资产的整合重组经验,同时,也可以减少下一阶段两化整体合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克服的阻力。



大动作!两化合并到两钢重组,“十四五”开局国企整合机遇与挑战

三、从两钢重组看央地企业间整合的挑战



2021年4月15日,本钢下属上市公司公告显示,鞍钢集团有限公司正在筹划重组本钢集团事项,停滞了十余年的鞍本重组或将出现实质性进展。


鞍钢与本钢业务十分相似,同属于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行业;体量规模接近,资产分别在3300亿与1500亿元左右;且均地处辽宁省内,长期以来整合重组呼声不断。


其实早在2005年,作为东北地区两家最大的国有钢铁企业,鞍钢和本钢就联合组建了鞍本钢铁集团,成为在宝武集团组建前,钢铁行业最有影响力的重组事件。


但鞍本钢铁集团在沈阳举行了揭牌仪式后,各项重组工作一直以来,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时间进入2021年,工信部年初发布《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目标:到2025年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产业集聚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打造若干家世界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以及专业化一流企业,力争前5位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40%,前10位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60%。


大动作!两化合并到两钢重组,“十四五”开局国企整合机遇与挑战

制表|知本国企创新研究院



2021年4月6日,辽宁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发布,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辽宁省将推动鞍钢和本钢等央地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培育世界一流钢铁企业。鞍本重组由此再次加速。


其实,本钢集团早在其2016年的短期融资说明书中,即指出两钢重组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原因,主要是“涉及地方政府、人员安置等敏感问题”。

大动作!两化合并到两钢重组,“十四五”开局国企整合机遇与挑战

在央地重组过程中,一方企业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另一方企业隶属于省国资委,在其整合重组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协调,以及两个企业间的利益协调,这也是国有企业央地重组过程中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无论是从国家供给侧改革战略,减少钢铁过生产能,还是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角度出发,钢铁行业都是国有企业重组与改革攻坚的重点领域。


在央地重组过程中,如何协调央地企业间的利益问题,首先,还是要实现互利互惠。


典型如2019年,宝武集团对马钢的整合重组,对于宝钢集团来时,是其实现“全球钢铁业的引领者”远大愿景,进一步打造钢铁领域世界级技术创新、产业投资和资本运营平台的重要战略布局;而对于马钢来说,则是带动马钢实现跨越式发展,壮大安徽省国有经济,促进钢铁及相关产业集聚,助力安徽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行动举措。


数据显示,2020年马钢股份实现净利润19.83亿元,同比增长76%,生铁、粗刚、刚才产量均创公司历史新高,整合重组效果快速显现。


其次,在推进央地重组的过程中,要关注体制机制的创新,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不断化解重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招商局集团对辽宁省六港的整合经验非常值得学习。


2017年,招商局集团与辽宁省政府达成港口合作框架协议,开启了对大连、营口、盘锦、丹东、锦州和葫芦岛六大港口的整合重组工作。


大动作!两化合并到两钢重组,“十四五”开局国企整合机遇与挑战


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对六个港口的充分调研,招商局制定了三种整合模式,分别是:


对于大部分国有港口企业,采取股权划转和增资扩股的方式进行整合;


对于资不抵债的港口企业,采取破产重组的方式进行整合;


对于股份制民营港口企业,则首先达成一体化运营合作框架,之后再逐步推动资本层面的整合。


整合后,以大连港公司为主体,更名为辽宁港口股份有限公司,即辽港集团。


辽港集团成立之初,即开展组织架构调整,建立“小总部、大产业”的管控模式。同时全面,对接招商局集团的财务、风控、法律合规等管理体系,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


- END -


编辑/亿亿 校对/阿苓


版权声明:本文系知本咨询旗下自媒体“混改风云”创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北京知本创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核心专家团队、最多原创管理技术、数百家大型国企咨询服务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知本   国企   鞍钢   开局   港口   研究院   中国化工   机遇   动作   领域   中央   业务   产业   集团   全球   工作   财经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