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称霸的终极幻想,破灭

印度,称霸的终极幻想,破灭


今年以来,印度爆发无数波新冠肺炎疫情,印度一度为了维持“大国脸面”,拒绝大量国际援助。


近些年来,在印度精英阶层的眼里,当一个南亚区域性大国已经不足以满足自己的野心,印度积极参与美国的“印太”战略,抢着在世界各地抛头露面。


这样的历史在过去也曾经上演过,战后印度曾经抛出“大印度联邦”战略,希望成为真正的世界性大国。


印度,称霸的终极幻想,破灭



1

印度中心


印度自古就想当王。


印度古代外交思想中,印度就是宇宙中心。


古印度政论家考底利耶曾经提出“曼茶罗”外交战略思想,这个思想认为印度处于“同心圆”式的外交关系,即圆心是一个志在对外征服的国家,与其相邻的一环是其天然的敌对国家,再向外一环则是圆心国家的天然盟友。


其本质上是一个认为印度是宇宙中心的外交思想,由此衍生出“印度中心论”等外交论点,深深影响印度至今。


英国殖民者也对印度人这种以自己为中心的外交思想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英国对印度进行了长达200年的殖民统治,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时期,统治整个南亚的殖民总部就设在印度,借助印度丰富的资源以及优越的地缘条件,实现了锡金、尼泊尔、不丹等南亚国家的控制。


因此这让印度人天然认为自己才是南亚次大陆的核心,在英国人走了之后,印度人很自然而然想着继承英国的老大地位。


印度,称霸的终极幻想,破灭

东印度公司


英国人走后,尼赫鲁上台,接手了一个不算弱小的印度。印度在建国后,较快地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并且累积了重工业方面的实力,为印度的大国计划奠定了基础。


一系列历史和现实因素交织在一起,让尼赫鲁时期印度政府对本国“南亚一哥”的定位越来越有野心,最终,印度正式提出要做个有声有色的大国。


进入50年代后,美苏冷战逐渐拉开序幕,围绕着阿富汗和印度洋的争夺也是重要战场。双方都在拉拢印度,让印度自我膨胀。


印度,称霸的终极幻想,破灭


一边是苏联拼命撒钱。原本对印度没有特殊感情的苏联,突然拼命拉拢印度,印度也投桃报李跟苏联套近乎,双方在一些重大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上达成广泛共识。苏联给了印度许多政治上的支持以及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


另一边,美国也是上赶着给印度送钱送装备。艾森豪威尔逐渐转移将南亚视为冷战的争夺地,美印关系突然升温。为了拉拢印度,美国开始了一系列的对印经济援助项目。时至今日,印度大量的武器也都是从美国进口的。


在这个风云际会的机遇面前,尼赫鲁提出“大印度联邦”外交战略构想,希望将印度文化辐射到更广阔的地区,将整个喜马拉雅山以南都纳入印度的势力范围,最终将这些国家统合成一个整体,使印度成为真正的世界性大国。



2

南亚霸主


当印度人确立了自己肩负着组建“大印度联邦”的设定之后,他们就开始着手“兜售”他们的价值观。


尼赫鲁时期很多印度精英阶层都“自恋地”认为,南亚小国经济的落后,对印度的依赖,所以终将并入印度,所以倒不如及早出手。


50年代,印度开始出手控制尼泊尔和不丹。


尼泊尔是喜马拉雅山南边的小国,高山难跃,所以尼泊尔要想出海或者做贸易,必须经过印度的地盘。


印度掐准这个死穴,首先是通过《印尼和平友好条约》与《印尼商贸条约》牢牢控制住尼泊尔经贸。最后,两国“合作”的方式逐渐从经贸扩展到了军事。


1954年印度在尼泊尔北部边境设立哨所,还派驻军官对尼泊尔进行“指导”,直接将尼泊尔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熟悉的剧本熟悉的剧情,印度如法炮制,将这一系列操作用到了另一个小国不丹上,毫无疑问,不丹这个相对封闭落后的小国,根本招架不了印度的压力,直接接受了印度人的“指导”。


印度,称霸的终极幻想,破灭


如果说尼泊尔和不丹印度手下留情,那么锡金就没那么好运了。


在印度的高压之下,1950年12月, 印度与锡金签订《印度锡金和平条约》,锡金把国防、外交和交通通讯全部交给印度“指导”,印度成为锡金的保护国。到了1975年,印度人大概失去了耐心,直接派军队解散锡金的王宫卫队,罢黜锡金国王,吞并锡金。


此外,印度还对自己的死对头巴基斯坦开战,怂恿东巴基斯坦独立,成立孟加拉国,公然撕裂了巴基斯坦,再次引发印巴战争。


除了插手邻国的事务,印度也没放过印度洋上的马尔代夫。20世纪80年代,马尔代夫发生政变,印度直接出动军队跨过印度洋攻占马尔代夫首都马累,恢复亲印度的马尔代夫总统的地位。


在20世纪下半期,印度一直为了“大印度联邦”的终极理想东征西讨之后,印度问题也显现出来。


3

透支了


所谓越想得到的越得不到。


印度在南亚到处开战,到了1991年5月,印度爆发了严重的国际收支危机


更惨的是,时代不同了。


90年代,冷战结束,之前左右拉拢印度的苏联垮了,美国也懒得在印度身上花费太多精力了,这让印度开始出现危机感。


冷战后的全新时代,经济全球化成为主要趋势。欧盟的合作逐渐深化,欧元区的计划正在酝酿。就连印度隔壁的东南亚也风生水起,东盟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这个时候,印度所在的南亚次大陆还处于内部争斗当中,经济合作受到严重影响。


1996年10月,印度在竞选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第一轮投票中,印度惨败给日本。这给印度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现实的危机迫使印度人从大国梦中惊醒。


当初的大印度联邦的构想,让印度国力长期虚耗在成为南亚地区主导国家这件事情上,导致印度深陷南亚事务,外交等等力量备受牵制,反而距离世界大国的目标越来越远。


这个时候,之前的“大印度联邦”的想法就不得不抛弃了。


1996年,古杰拉尔就任印度外交部长,提出“古杰拉尔主义”,这简直就是印度外交“改良”的一个标志。古杰拉尔上台后,一反常态地认为针对尼泊尔,、不丹和斯里兰卡这些邻国,印度会尽可能多地给予信任和帮助,同时还表示决不允许在任何一个南亚国家领土范围内发生有损该地区其他国家利益的行为,所有南亚国家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甚至在有争议的问题,印度都表示将使用和平的方式,通过双边谈判来解决。


印度,称霸的终极幻想,破灭


此后,印度和周边国家的关系确实和缓了。1997年4月,印度、孟加拉、尼泊尔和不丹四国甚至还宣布成立区域合作组织;


到了近些年,莫迪上台之后,又开始推销他的大国梦,积极参与美国营销的“印太”战略中。历史仿佛在无情地重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印度   不丹   印度洋   马尔代夫   尼泊尔   南亚   巴基斯坦   尼赫鲁   苏联   印度人   美国   大国   联邦   外交   幻想   国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