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田力事件”后续黑洞有多大?看看这10家上市公司市值缩水多少

“隋田力事件”后续黑洞有多大?看看这10家上市公司市值缩水多少

文|恒心

来源|博望财经


“隋田力事件”余波不断,揪着投资者那无处安放的心!


大专生隋田力从贸易类城投出发,凭一己之力搅得资本市场血雨腥风,黑洞漩涡越来越大。


从早期的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气,601727.SH)到近日创业板IPO终止的北京蓝色星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蓝色星际”),无一例外均与“隋田力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张“专网通信”关系网似乎要吞并整个资本市场。


那么问题来了,隋田力作为组织者所采用的“专网通信”业务模式到底是怎样的呢?


这类“专网通信”业务多采用“多付少收”的结算模式,即为向上游采购原材料时需预付80%以上货款(大部分甚至达到100%),而产成品对下游销售时只能预收10%货款,这种小额定金和大额预付的模式对现金流的要求很高,致使企业资金缺口每况愈下。



01

上海电气深陷“隋田力事件”,平地一声惊雷起


作为首家“暴雷”企业,上海电气深受其害。


8月28日,上海电气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25.28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532.37亿元增长17.45%,但重要盈利指标均呈大幅下滑趋势,并出现亏损,实现利润总额-45.25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30.87亿元大幅下滑246.61%,净利润-49.38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24.98亿元大幅下滑297.68%,归母净利润-49.71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15.22亿元大幅下滑426.59%。


“隋田力事件”后续黑洞有多大?看看这10家上市公司市值缩水多少


资料来源:上海电气2021年半年度报告。

对于上海电气增收不增利的原因,可在8月17日披露的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寻找答案。


业绩下滑主要原因为:控股子公司上海电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通讯”)深陷“隋田力事件”,对应收账款和存货计提大额减值损失,对当期归母净利润的影响金额分别为-64亿元至-66亿元,其中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54亿元~55亿元,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18.5亿元~19.5亿元。


此外,公告还提及,若剔除上述计提损失的影响,预计上海电气2021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2亿元~16.20亿元。


“隋田力事件”后续黑洞有多大?看看这10家上市公司市值缩水多少


资料来源:上海电气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

而上海通讯深陷“隋田力事件”又可追溯到5月31日,初见“暴雷”眉头。


此前5月30日晚间,上海电气发布关于子公司重大诉讼的公告,称上海通讯41.27亿元应收账款普遍逾期,为减少损失,上海通讯已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正式提起诉讼,法院已经依法受理。上述被告包括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贸易分公司、哈尔滨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富申实业公司和南京长江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隋田力事件”后续黑洞有多大?看看这10家上市公司市值缩水多少


资料来源:上海电气官网。

据企查查官网显示,上海通讯第二大股东为隋田力实际控制的上海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星地通”),第六大股东为隋田力任执行事务合伙人的上海奈攀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隋田力事件”后续黑洞有多大?看看这10家上市公司市值缩水多少


资料来源:企查查官网。

继上海电气发布上述子公司应收账款逾期后,多家上市公司(包括但不限于宏达新材、国瑞科技、中天科技、汇鸿集团、ST凯乐、中利集团、康隆达、*ST华讯、江苏国信)陆续发布应收账款逾期、大额存货或无法足额变现、预付款存在逾期供货等情形,与隋田力相关的通讯设备交易暴雷雪球越滚越大,涉及资金高达逾900亿元。


受上述因素影响,上海电气股价上演“过山车”。


上海电气股价由2021年3月23日的最高价5.74元/股直线式下跌至2021年7月29日最低价3.57元/股,此后虽有所上升,截至2021年9月16日午时收盘价2.2元/股,股价距离前期最高点跌幅达到61.6%。


“隋田力事件”后续黑洞有多大?看看这10家上市公司市值缩水多少


资料来源:富途牛牛。



02

蓝色星际终止IPO,“隋田力事件”余波不断


9月9日,深交所发布公告称,终止对蓝色星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对此,深交所给出的原因是蓝色星际此前于9月1日向深交所提交了《北京蓝色星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


“隋田力事件”后续黑洞有多大?看看这10家上市公司市值缩水多少


资料来源:深交所官网。

对于蓝色星际撤回上市申请这一令人猝不及防的消息,外界也是议论纷纷,似乎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在此前媒体报道中,除了多年高研发投入换来的只是10项老旧专利、超高比例应收账款蹊跷、远超行业龙头的高毛利率现象诡异等经营问题外,还引发了是否被“隋田力”拖累的讨论。


据蓝色星际招股说明书显示,2020年,星地通为其第二大供应商,采购金额为5420.25万元。


但令人诧异的是,招股说明书显示,蓝色星际2016~2019年的前五大供应商中从来都没过星地通的身影,但在2020年突然就成为其第二大供应商。与此同时,南京华之虹电子工程有限公司(“华之虹电子”)在2020年突然成为其第一大客户,而在此之前,蓝色星际的客户几乎都是银行。


此前2021年5月28日晚间,蓝色星际及其保荐机构中信建投证券在给深交所的问询回复中表示,“2020年11月,发行人与华之虹电子签订《产品购销合同》,约定发行人向华之虹电子销售无线自组网加密管理套件。故发行人于2020年11月与星地通通信签订《设备买卖合同》,向星地通通信采购无线自组网套件,在加装发行人的加密软件后,用于向华之虹电子供货。”蓝色星际并于2020年下半年形成销售收入5329.51万元。


由此可见,蓝色星际确实受到“隋田力事件”一定程度影响,但此次IPO终止是否受此影响目前尚不得而知。



03

“隋田力事件”对上市公司市值影响几何?


与上海电气类似,宏达新材、国瑞科技、中天科技、汇鸿集团、ST凯乐、中利集团、康隆达、*ST华讯、江苏国信也深受“隋田力事件”毒害,但影响几何呢?


笔者主要从2021年半年报财务数据以及市值出发,对上述公司进行分析(其中括号内为去年同期数据):


公司简称及股票代码

营业收入(亿元)

利润总额(亿元)

净利润(亿元)

“爆雷”前市值(亿元)

“爆雷”后市值(亿元)

市值“蒸发”(亿元)

上海电气(601727.SH)

625.28(532.37)

-45.25(30.87)

-49.38(24.98)

791.28

690.8

100.48

宏达新材(002211.SZ)

2.88(3.5)

-1.01(0.14)

-0.98(0.1)

18.19

16.68

1.51

国瑞科技(300600.SZ)

1.19(1.87)

-2.64(0.35)

-2.25(0.29)

39.83

34.63

5.2

中天科技(600522.SH)

243.76(208.95)

5.59(13.84)

3.13(11.35)

312.73

228.42

84.31

汇鸿集团(600981.SH)

263.23(153.3)

2.35(2.17)

1.66(1.43)

65.91

58.29

7.62

ST凯乐(600260.SH)

20.7(38.59)

-57.01(4.32)

-57.59(3.75)

77.21

48.66

28.55

中利集团(002309.SZ)

48.84(37.78)

-12.42(-3.02)

-12.55(-2.61)

55.2

47

8.2

康隆达(603665.SH)

4.85(4.58)

0.22(0.5)

0.16(0.44)

21.47

19.15

2.32

*ST华讯(000687.SZ)

0.2(0.22)

-0.95(-0.8)

-0.95(-0.8)

19.46

17.69

1.77

江苏国信(002608.SZ)

128.32(97.98)

20.29(19.24)

17.06(15.61)

236.13

217.61

18.52



资料来源:各上市公司2021年上半年财报,富途牛牛。

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可知,上述10家上市公司除少量2021年上半年财务数据不受影响外,绝大多数均受剧烈影响,甚至同比由盈转亏;而市值更是全部下滑,上海电气和中天科技更是分别“蒸发”100.48亿元和84.31亿元。


但“隋田力事件”余波远不至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市值   国信   宏达   事件   中天   深交所   集团有限公司   净利润   黑洞   上海   星际   上市公司   电气   来源   蓝色   通讯   财经   资料   田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