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大跌!未来机会在这里

政策调整

今天三大指数集体大幅下挫,沪指跌幅超过2%,创业板指数盘中跌幅一度超过5%,如此下探的原因可能与上周密集的政策调整有关。

“七一”前的高风险偏好窗口期已过,之前一些暂缓公布实施的相关产业政策陆续出炉,教育行业“双减”、腾讯音乐被反垄断监管,导致海外科技股暴跌,同时引发市场对于后续口腔、医美、白酒等行业政策上的担忧,多重负面情绪叠加导致了今天的大跌。

上周重要政策频出,李克强总理强调基础研究、国务院关于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文件、“三孩”政策落地、国务院关于校外培训相关文件、韩正副总理“房住不炒”讲话、八部门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上海调升房贷利率等。

七大政策背后其实隐藏着同一条主线,就是房价、人口与制造业高级化的我国中期经济增长的因果问题。

01

定调加强基础研究和制造业高级化

7月19日李克强总理强调“加强基础研究”,7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制造业与现代产业体系摆在首位,作为“双循环”新发展路径的可持续性唯一来源,制造业高级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再度获得强调

回顾全球经济史,唯有持续实现“制造业高级化”,才有望成为发达国家,“过早去工业化”则是中等收入国家陷入增长陷阱的普遍标志。

发达国家在实际人均GDP超过20000美元之前,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大于25%。

而中等收入陷阱国家则普遍经历“过早去工业化”——实际人均GDP在6000~10000美元,已经开始去工业化,导致人均GDP、制造业占比低,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很大。

指数大跌!未来机会在这里

我国从94年开始,经历了工业化加速的过程,国内制造业产能积极扩张,形成“外需拉动工业化”的良性循环模式,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由1994年27.9%持续上升至08年33.6%。

但以上过程在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戛然而止,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一度在2011年至2017年间连续下滑,表明国内外产品需求结构有待优化、商品消费升级潜力有待激发,制造业高级化迫在眉睫。

从中期经济增长的供给侧视角来看,与近十年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回落过程同步出现的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的趋势性下滑。

根据“七普”数据,2010-2020年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由74.53%下滑至68.55%,意味着在当前我国还没成为达到发达国家的门槛,可投入生产研发活动的人力资源占比已经开始下降,这一势头与实现成功赶超的国家在类似发展阶段的表现完全不同。

我国过早出现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滑的情况,这一趋势需要扭转,因而要推行相关经济措施进行应对,比如“三孩”政策、教育“双减”政策。

02

“三孩”政策正式落地,地产教育调控加码

继5.31政治局会议提出将推进“三孩”政策后,7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这次是对目前暴露出的“少子化”问题、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过早回落问题的回应。

我国生育率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并非生育意愿偏低,而是房价畸高所导致的生育、养育成本,以及教育资源不平衡导致的教育成本,推动了“少子化”问题的蔓延。

因此这回配合“三孩”政策,国家推出一系列配套措施,意在打压高房价、高教育支出,降低未成年子女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我国房价收入比明显高于其他主流国家,房价上涨的背景下,只有压缩家庭消费才能满足购房需求,而作为占比较大的教育支出,也将受到明显的影响,提高了生育的门槛。

指数大跌!未来机会在这里

韩正副总理讲话以及八部门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透露出通过加速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降低房地产企业金融风险、优化土地竞拍规则等手段,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意图。

此外,中办、国办印发的“双减”政策,重点强调“限制培训机构数量、限制上课时间、限制收费”,旨在解决目前部分地区培训机构“扩张乱象”、培训费“畸高”的问题,从而实现降低家庭教育成本,提高家庭生育意愿。

总体来说,一系列政策的出发点,都是意在减轻民生压力、降低生养成本,平衡好房价、人口与制造业高级化之间的矛盾。

未来,建议规避与民生相关的暴利行业,将更多注意力放在科技、高端制造等领域。


专用设备

今天指数集体大跌,大金融、饮料制造、医疗器械服务、房地产等板块受上周政策调整负面情绪影响,纷纷遭遇重锤;军工、半导体,以及跟新能源产业相关的电气设备、有色等板块逆市飘红。

指数大跌!未来机会在这里

本次系列政策调整旨在缓和高房价、低生育率问题,强调“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承接制造业转移,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结构优化的目标。

目前,推进制造业高级化的紧迫性、必要性均已上升为战略性高度,喝酒吃药的节奏放缓后,我们要多多注以新能源、半导体、军工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产业。

“行业发展,设备先行”,锂电池、半导体等行业今年进入大规模扩产周期,各大厂商纷纷公告扩产计划,设备制造商最为受益。

01

半导体设备

半导体设备主要由美日垄断,美国除了光刻机之外,在薄膜沉积、检测、刻蚀机、清洗机、离子注入等设备上都有很强的优势,全球前十大半导体设备公司中美国占据了四席。

指数大跌!未来机会在这里

美国半导体设备频频对我国实施出口禁令,在国产化、去美化的大背景下,国内半导体设备急于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因此拥有巨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半导体设备中,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质量检测设备价值最高,市场规模占设备总体比重超过70%;清洗设备、CMP设备国产化率相对较高,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国产替代。

指数大跌!未来机会在这里

相关的标的有:

平台型设备公司:北方华创、中微公司

检测设备公司:精测电子、长川科技、华峰测控

清洗设备公司:盛美股份、至纯科技

02

锂电设备

去年三季度开始,国内电池厂商开始加大扩产力度,集中释放订单,而今年上半年,多家海外电池厂,如LG化学、SKI,分别公告了扩产计划及未来电池业务融资需求,根据中金预测,国内外头部电池厂规划新增产能近2TWh,合计设备投资额超过5000亿元。

指数大跌!未来机会在这里

锂电生产工艺分为前中后三道:

前道为电极制作,技术核心为材料化学,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包括搅拌机、涂布机、辊压机、分切机,国内前道流程参与者众多,竞争激励。

中道为电芯装配,核心技术为自动化,所用设备包括模切机、卷绕机/叠片机,从整个生产环节看,中道卷绕/叠片对电池良品率影响最大,技术难度最高

后道为电池组装,技术核心为电化学,所用设备包括注液机、封焊机、化成测试设备等,后道主要负责完成电芯激活、检测,是产品上市前的最后一道工序。

指数大跌!未来机会在这里

2020年,锂电设备收入超过10亿元的仅有4家,寡头垄断特点突出,整体竞争格局较好;此外,由于锂电设备属于非标定制化设备,规模化生产商需要极强的管理能力和研发能力,头部企业将有明显优势。

相关标的有:

中道设备:先导智能、赢合科技

后道设备:杭可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少子   卷绕   生育率   美国   总理   制造业   房价   成本   指数   高级   未来   政策   我国   机会   国家   设备   半导体设备   财经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