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经济更该重视什么?

2021年:中国经济更该重视什么?

每当新年伊始,似乎都有个重要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今年我们应该干点什么?或者,作为专业的财经新闻人,我们更多的应当关注或思考些什么?我们认为,在新的一年里,中国专业财经新闻人、以及所有经济政策的制定者,恐怕都应当更加关注经济和金融的“伦理问题”。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一直是中国政府面对经济工作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毫无疑问,这不只是党之初心所在,同时也是经济伦理的最高境界,而恰恰这样的吻合,使得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必将构成鲜明反差,从而更为透彻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独具的强大生命力。

为什么现在特别需要强调经济和金融的“伦理问题”?因为过去40年,在对新自由主义理论“无条件遵从”的背景下,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社会现实。

我们说,发展经济必须尊重市场,必须倚重市场竞争所带来的效率。但是,市场是否可以解释、解决一切经济问题?剧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背后是否隐藏着大资本对垄断地位的无度贪图?强大的“市场势力”是否会挟持国家经济政策而使经济天平失准、而更倾斜于利益集团?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经济问题都在撕裂社会,而当下发达国家底层公众的咆哮,实际都在热切呼唤“经济伦理和金融伦理”的回归,但在完全的、垄断的、资本利益高于一切的市场条件下,经济和金融的伦理是否能够回归?

2021年:中国经济更该重视什么?

经济伦理、金融伦理仅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不只如此,它应当是政府制定一切经济政策的“核心理念和重要依据”,无论是经济评价、市场准则和监管行为,包括开放环境下一切商业行为“负面清单”的开列。如果政策制定不讲伦理基础,而单纯以鼓励市场竞争为基础,那结果会是什么?会不会导致经济政策的似是而非?会不会导致政策对错无从判断?

实际上,这方面的教训在中国是存在的。比如,我们鼓励金融创新,但往往忽视金融创新的目的,最终导致金融“脱实向虚”,使金融创新成为“空转套利”的手段。再比如,我们鼓励市场竞争,但往往忽视竞争手段的“正当性”,以至于互联网商业巨头可以利用巨大的资本实力“砸钱”——用“不正当竞争手段”迅速达成对市场垄断。

2021年:中国经济更该重视什么?

所以,创新和改革不仅要“问题导向”,更要“目标导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年大会上所指出的那样:我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我们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既鼓励大胆试、大胆闯,又坚持实事求是、善作善成,确保了改革开放行稳致远。

可见,改革和创新都是手段,它必须为目标服务,必须符合目标给定的核心追求,而这个核心追求中蕴含着党的执政初衷,同时也蕴含着基本的“经济伦理”准则。所以2021年之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必将更多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把追求“国强民富” 的高质量发展当成制定一切经济政策的基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国强民富   闻人   经济政策   中国经济   市场竞争   伦理   改革开放   导向   大胆   重视   手段   资本   目标   金融   社会   经济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