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公司想做公益,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 老鹅投稿

核心:依据好公司产品和技术优势,赋能实际需求,调动员工爱心,走出一条属于自己公司的有温度的公益未来之路。

公益经常在茶余饭后被人们提起,但我们作为互联网从业者,由于日常工作占据大量的时间,很少有机会能够真正组织和理解公益。随着周围朋友公司的不断壮大,这一话题再次问到了我,他们想要回馈社会,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但又无从下手,因为朋友是在线教育类公司,所以以下是我总结的在线教育类公司如何做公益的干货内容,希望也能够帮到其他行业的朋友。

如果你的公司要做公益,我的建议是什么?

一句话总结:从情感激发,到理性持久。这是公司和员工参与公益的必然发展阶段,也应该是商业公司参与社会责任的常识认知。这可能是一条未来10年都可以参考的公益标准。

如果你的公司想做公益,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 老鹅投稿

正在生态调研的Harry

定位

让公司的科技能力和资源赋能公司公益,以打造公司公益基金会为核心,公司业务为结合点,涵盖文化、科技、人文、自然、亲子、乡村版块,打造持久的,理性的,有温度的公司公益品牌。

布局

-组织架构

1) 设立虚拟组织:公司志愿者协会。

2) 建设公司公益部门独立部门,提升在组织架构中的战略地位。

3) 成立公司创始人公益基金,让公司老板和股东参与进来,融合并扩充资金规模,实现资源整合。

内部建设

-公司志愿者协会

1) 成立总会和分会

除总部以外,在分公司各地设立志愿者分会,各分会再根据项目形式成立项目小组,该虚拟职位需在内部交流平台有形式化的体现,如此充分调动各地员工的公益热情。同时,方便组织性管理,收集公益需求,跟进公益项目。

2) 举办一年一度志愿者大会

根据志愿者服务时长,项目影响力等因素表彰优秀公益项目,优秀志愿者,并发布全年志愿者服务报告,提升员工归属感和成就感,加强公司凝聚力。

3) 建立志愿者等级体系

根据公益时长划分志愿者等级,显示在内部OA界面或者即时通讯界面,对应服务积分,衔接公司福利,如直接兑换课程卡,志愿者购买公司产品能够直接兑换或者打折。

4) 建设公司公益OA平台

每年调拨一定数量的员工专属公益资金,发动员工上报公益需求,申请资金,公司协助跟进,通过审核后自行开展项目,并在平台上定期汇报工作成效。同时,员工可自主申请参与公益项目,上报公益时长。

-小技巧:员工可以内部号召发起步数捐赠,兑换更多资金或者支持。

举例:“好乡”

员工调研自己家乡的公益需求,通过内部公益OA平台,发起公益项目,并在内部分享该项目,调动其他员工积极性,捐赠自己的步数,获得更多支持,公司审核后,批准资金和资源,项目开始执行,定期在平台汇报,平台同步给关注该项目的所有人。

5) 营造氛围

设计志愿者专属马甲,活动T-shirt、logo等物料,在公司内部和官网栏目投放志愿者参与拍摄的公益宣传短片,及时参与公司大小活动,在公司内设计志愿者服务活动专区,在公司内部营造公益氛围。

对外合作

1)行业级公益平台

对标腾讯公益建设自己所在行业的垂直公益平台,细化参与规则,降低参与门槛,要求在该平台上来申报项目的申报机构和执行中的项目发布报告,而不只是发布简短消息。这需要单独的部门进行机构和项目的审核与跟进

2) 品牌计划

将所发掘的公益领域都独立为一个品牌。比如做乡村类的,就可以融合国家扶贫、乡村振兴的政策,打造乡村振兴品牌—“好乡村公益行动”目前垂直领域的下沉市场依然机会巨大,以公益作为切入点探索和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助推公司业务的长远发展。

3) 建立长期帮扶点

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建设公益示范点,建立随机抽查机制和6个月一次的定期回访反馈机制,确保帮扶效果。常年跟踪,持续全方位建设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同时,通过公司志愿者协会,发挥员工智慧,确定公司、公司员工与示范点多形式的长期合作。

分业务线领管帮扶点和帮扶对象。将公益需求划分为公益任务,各业务线根据自己的产品业务属性领取任务,建立稳定和持续的帮扶。

4)行业影响

与各大高校和自己所在行业NGO合作,资助和推进相关教研活动,发布行业先进动态,为后续建立长期品牌计划指引高度。

与各大互联网公司公益平台合作,分享实践经验,公益线索和资源共享,特别是在自己公司所在领域开展更深入合作。

结合公司生态链企业,将其打包进公益品牌中,共同助推各个阶段帮扶对象的需求。

5) 将公益切入公司产品日常运营

梳理公司产品内容,结合起来研发、运营公益化内容,如客户购买公司产品的同时,捐赠自己的积分换取给公益帮扶点的公司产品资源。

6) 成立灾难反应中心

设立灾难反应中心,建立完善的响应流程和机制,及时反馈灾区需求,进行快速有效地应急处置。

7) 建设公司所在行业的生态链品牌

以教育行业为例。让教师成为创造者,以教师为中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分享,设置升级机制,打造互敬、协作、开放、分享的“教师帮”开放平台。一同打造乡村青年老师提升计划—“好青年教师交流计划”,教学资源共享,并结合公司对外开放的产品业务平台。同时,联合高校和教育机构,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线上和线下培训。

每年通过网络选拔和邀请的方式,选取100名青年教师,进行初级培训,考核合格进入下一年的培训。打造3年一循环的乡村青年教师培训计划。与高校和当地教育部门合作成立建立乡村青年教师能力提升委员会,将教师的考核加入到自我能力建设的体系中,设置认证资格,建立针对教师的提升体系。

如果你的公司想做公益,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 老鹅投稿

与凉山州学校老师的合影

行业渠道

与各个公益渠道保持长期有效的沟通和资源配合,WWF、壹基金、根与芽等国内外NGO,腾讯、阿里巴巴、新浪、优酷等具有全渠道或垂直渠道的公益平台,以及地方政府或者主管部门。

如果你的公司想做公益,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 老鹅投稿

进行公益活动中的Harry

对于公司所在行业和公益的理解

你需要对公司所在行业和公益有充分的理解,才能相互配合和转换。比如教育行业。我的理解如下:

孩子是家庭和国家的未来,教育是未来的基础,我们在城市中常见的教育理念,在农村却鲜有人提起,更别说实施。许多地方的人对教育的认知是非常淡薄的,甚至产生从重视到轻视的恶性退化,他们会认为“读书无用”,孩子趁早赚钱才是真理。

对于这样的落后观念,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需要在自己的软件平台上,联合当地帮扶点进行教育理念的宣导,从思想上进行引导和强化。城市中的家长焦虑,乡村中的家长缺位,从时间和空间上教育不平等地发展造就了各个区域孩子教育的疏漏。

教育是一个持续的、无处不在的过程,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大自然中,无论教育和被教育的对象是老师,家长还是同学,无论是正常的孩子,还是残障的孩子,对于未知的探索都是同样渴望的,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性,而这正是在线教育类公司力所能及的事情。

公益是没有边界的,教育类着眼于教育版块就是天然的最优赛道,很多现成优势,既不会有太大的资金投入开发产品,也没有较明显的技术能力短板。教育又是一个长期的事情,长期性体现在两个方面:1.公益帮扶点的长期性 2.公司投入的长期性。这跟公益的性质非常接近。

也就是说,在一个地方公司进行长期性的重点帮扶,在一个项目上进行长期性的投入,你看腾讯在贵州黎平做了快10年。如果我们没有这个基本的认知,没有下定决心做10年,只是捐东西,投教育资源,那么对于公司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履行是不完整的。

时代在发展,中国公益人的公益方式也在变化,而科技公司要参与到公益中,唯有像打磨产品般去打磨公益项目,同时深入地理解技术的力量和边界、深刻共情各个阶层对命运改变的渴望,才能依据公司、公司产品和技术优势,赋能公益需求,调动员工爱心,走出一条属于自己公司的有温度的公益未来之路。

总结

至少坚定10年的公益之路,建立员工参与的平台,形成共识--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定点帮扶持续开展--全行业发动覆盖更多地区和领域。不断创新公益手段,发掘公益需求,让项目一个个自力更生进而结项退出,形成理性持续的正向公益道路。

题外话:公司做公益之前首先是要明确自己是否真的到了这个阶段,一般是准上市或者上市公司才有能力支持到持续的公益,创业公司首先应该以发展自身业务为根本,再来参与门槛较低(所需资金和资源较少)的公益活动,如此才是健康地创业

另外,无论公司规模大小,在一开始要定好公益项目的结项标准,学会退出,甚至放弃。情怀虽然很重要,但公益一定是发起方和参与方一起“参与、开发、互动”的,只有所有人积极响应才能完美结项退出。

公益经历

我从2008年汶川地震开始参与公益活动,在2009年-2010年,全职参与四川志愿者项目,全职扎根四川省平武县,在此期间,协助WWF、CI、山水等NGO机构和政府部门开展社区扶贫和汶川地震灾后生态恢复。

2010年加入腾讯,在日常工作的同时,参与腾讯志愿者协会相关工作,先后参与数十个公益项目。经历从资金筹集,项目点选择,员工调动,项目点互动,到修建基础设施,物资协调,供应商管理等各个方面。

如果你的公司想做公益,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 老鹅投稿

与汶川地震中帮扶的孩子们的合照

篇幅有限,无法陈述得特别详细,欢迎大家跟我探讨。

本文作者Harry(微信ID:harrysong)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南极圈立场

入孵&广告位租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在线   公益   长期性   腾讯   公司   志愿者   乡村   员工   需求   资金   项目   品牌   行业   财经   产品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