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成玉:中美携手推动全球低碳减排

| 傅成玉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家园,气候变化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是不分国界的:西伯利亚的沙尘能够轻易被卷积到西太平洋地区;南太平洋国家森林大火所产生的烟尘一样能波及美洲。在巨大的气候灾变面前,我们所有国家、各国人民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我们都处于一个命运共同体之中,都应该担负起共同的责任。


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最大的两个碳排放国,既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国际社会做出表率,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中美关系已是“四十不惑”,纵有波澜起伏,风物长宜放眼量。在未来四年中,两国完全可以在一些重要领域积极开展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这些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第一,积极推动开展风能、太阳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新技术开发与应用。新能源产业方兴未艾、前景广阔。在这初创阶段,中国和美国作为最具实力和潜力的新能源大国,应该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推动新能源产业在全球范围的技术研发与产业扩张,通过深化合作共同将蛋糕做大;反之,过度竞争,或轻率地使用司法工具干涉市场行为,则可能使中美两国都失去这个难得的共同机遇。


第二,合作开展研究,探讨可以共同应用的碳盘查、碳减排、碳核查的管理方法、管理标准和管理程序,并开展培训。要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模式朝着低碳环保方向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核查与管理机制。而当前全球能源与环境治理领域,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且具有一定强制性的治理机制与平台尚未出现。中美两国如能在这个环节加强合作,则可望推动相关机制的设立,从而让“低碳”从道义口号落实为各国实际行动。


第三,合作开展碳减排技术开发与应用。中美两国在碳减排技术上存在高度互补性,但中国现在面临的瓶颈是技术管制、碳关税政策以及有关补贴与反补贴的争执博弈等政策性阻力,这些严重妨碍了中美两国在碳减排技术开发与应用上的务实合作。未来四年,希望两国有识之士能够在解除政策性阻碍上取得共识,并采取切实的共同行动。


第四,合作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选择与攻关。美国能源部和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是全球领先的CCUS研究和分析机构,其在评估价值链的每个部分在实施CCUS的成本等问题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都有可资借鉴的经验。而中国作为其重要的利益攸关方,有能力也有诚意与之互学互鉴、相互提携,共同提升CCUS效能。


第五,在第三方国家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美两国携手推动全球低碳减排,离不开国际合作。为此,两国可以在东南亚、中亚、非洲、拉美等地的第三方国家通过各类具体的工程、项目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务实合作。


对中美两国而言,最重要的是携手履行两个大国的国际责任,为本国人民、为世界人民、为子孙后代做些实事。双方应借着气候合作的东风,让两个一样伟大的国家求同存异、互利共赢。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西伯利亚   中亚   中美   全球   政策性   美国   新能源   中国   大国   气候变化   能源   领域   两个   产业   责任   国家   财经   傅成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