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 从语言习惯看性格与心理

在“人称语”中经常把“我”挂在嘴边的人,具有幼稚、软弱的性格。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谈话中频频使用“我”的人,自我表现欲强烈,时时忘不了强调自己,惟恐别人不注意自己,而那种使用“我们”、“大家”甚于我的人,具有随声附和的性格。

喜欢在谈话中引用“名言”的人,大都属于权威主义者。


管理心理学-- 从语言习惯看性格与心理


这类人不分场合、不分谈话对象和主题,经常在与别人的交谈中使用名人的格言警句来驳斥对方或证明自己的观点。这种人缺乏自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低,总是借助他人之名来壮大声势。说话时如此,在生活和工作中这类人也有类似的“狐假虎威”的现象。

常在谈话中夹杂外语的人,在学问、能力上有自卑感。

管理心理学-- 从语言习惯看性格与心理


可用汉语说清楚的事情,却莫名其妙地蹦出几个外语单词来,令听者感到困惑和别扭。这类人大都是希望藉着语言来掩饰自己的弱点。这种情况多半是由于对自己的学问、能力缺乏自信而引起的。
谈话中喜欢经常引用母亲说过的话者,在心理和精神上尚未独立。


管理心理学-- 从语言习惯看性格与心理


有些女性经常借用自己母亲的话来表现自己的意志,如“我妈妈说你长得很有风度”等等。这表明此类人尚未成熟,没有完全独立的个性。

过分使用客套话,表示存有戒心。

在人际交往中,恰当地使用客套话是必要的。但如果两人的关系相当好,一方却突如其来地说些客套话,则说明说话者“心中有鬼”或另有图谋。同时,以过于谦虚的言词谈话,还有可能表示强烈的嫉妒心、故意、轻蔑、戒备心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性格   管理心理学   随声附和   汉语   自我表现   狐假虎威   心中有鬼   客套话   自卑感   警句   学问   母亲   独立   外语   习惯   能力   语言   心理   喜欢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