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股大暴动…


地产股大暴动…


地产股大暴动…


地产股大暴动…

银行股估值低是地球人都知道的,而且长期存在。但银行股市值太大,如果全面启动需要的钱很多,只能局部修复估值,比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就已经涨了不少。

剩下的,就是地产、证券、保险了。我认为,今年这三大板块都有估值修复的空间。但这是全年的事情,不会在近期“一口吃饱”。

地产股暴动,除了A股面临“无股可炒”(大部分板块都估值过高)外,楼市最近好消息也不少。 春节前后,深圳、上海、杭州、广州等楼市比较热的城市,搞了一轮又一轮的调控,尤其是深圳的官方二手房参考价,把很多炒房客打蒙了。

媒体过于关注大城市的调控,把几个大城市的调控看做是全国性的调控,得出楼市即将全面转冷的错误结论。 我之前在专栏里多次指出:2021年的楼市,只能比2020年更暖一些,而不可能更冷一些。

原因很简单,2020年遭遇了百年不遇大疫情,全球都在放水。中国即便很节制,但也在放水,M2重返11%以上,社融增幅重返13.5%以上。另外还有赤字增加、特别国债,以及地方债发行额度的大幅上调。 但2021年,这些政策工具都将有所收敛,而经济乍暖还寒,怎么稳增长?恐怕楼市需要更暖一些。

比如卖地收入,去年就达到了8.4万亿,今年恐怕要增长到9.2万亿以上才能管用;新房销售额去年是17.4万亿,今年至少要达到19万亿以上。 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需要稳住,大量的二三四五线城市,则需要回暖。

昨天,多家媒体报道了一个重要新闻:官方要求22个城市,未来土地出让要采用“两集中”的方法,也就是集中发布土地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每年每个城市只搞3次土地出让。 这22个城市是: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南京、苏州、杭州、厦门、福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青岛、济南、合肥、长沙、沈阳、宁波、长春、天津、无锡等18个二线城市。 这是啥意思?

第一,集中卖地,可以分散开发商的资金,避免产生地王,类似当年创业板、科创板开板的时候,10多家新股一起上市,给庄家炒作制造困难。

第二,把资金往22个城市以外赶,让更多城市回暖。

所以,这个大消息对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楼市,构成了利好。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最近广东、上海、浙江等多个省市,都使用了央行给的权利,上调了部分中小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的上限,比如央行广州分行、广东省银保监局宣布,把城市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比例上限,从占比22.5%提高到了24.5%;个人房地产贷款上限,从占比17.5%提高到了19.5%。 也就是说,央行给银行划定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上限”,有弹性空间,经济发达地区普遍使用了这个弹性,这对于楼市也构成了利好。

更为重要的是,在2020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央行对住户部门杠杆率和个人经营贷的开放态度,传递了重要的偏暖的信号:

地产股大暴动…

至于全面启动银行股,更是面临资金不足的局面。所以,地产股的暴动、金融股的回暖,可能带有“多头陷阱”的意味。也就是说,在两会之前主力想继续制造一个假象,而实际上会在前期涨幅巨大的热门板块上全面出货。

金融股里的保险和证券,今年还有相当机会,主要原因是中国即将重点推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第一支柱是社保里的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第三支柱就是引导大家购买保险公司推出的商业养老保险。

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拿到大家的钱之后,会长期投资股市里的蓝筹股,长期锁定筹码,这其实就是走美国资本市场的道路。另外这也解决了养老金保障不足的问题,资金炒房的问题,股市里长期投资资金不足的问题。

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目前还没有比较标准的产品,但未来将是国家鼓励的重点,也是中国金融行业的重头戏。对于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来说是长期大利好。会让保险股具有长期价值。将来大家投资股市,主要是通过购买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来实现。

证券行业的机,在于并购。因为证券业进入了全面开放期,允许外资设立独资证券公司,原有的证券公司规模普遍太小,竞争力不足。所以,证券行业面临大并购,至于何时全面启动,尚不确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暴动   杭州   央行   养老保险   广州   利好   上限   支柱   楼市   板块   地产股   资金   房地产贷款   银行   证券   城市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