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拯救美国,拜登全力遏制中国,他的主意能得逞吗?

7月17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出现了一幅别出心裁的封面,美国总统拜登戴着一副印着中国国旗的墨镜。

为拯救美国,拜登全力遏制中国,他的主意能得逞吗?

拜登上台即将满半年,6个月来,对华政策是拜登政府引人关注的焦点之一,各方对此解读不一,《经济学人》显然也试图得出自己的结论,花费心思做出这样的一张封面。封面文章的标题为“拜登的新中国学说”(Biden’s new China doctrine)。


文章认为,拜登在不断调整夸张的“特朗普主义”,并创造了以中美竞争为核心的“学说”,中美之间只能有一个胜者。


拜登及其团队的“中国学说”的认知基础是中国并不太希望“共存”,而是更倾向于“主导”。美国的政策目标是顿挫中国的“野心”,包括香港、台湾、印度等方向上,在中美之间存在可以合作的领域,但主流是竞争。

为拯救美国,拜登全力遏制中国,他的主意能得逞吗?

文章认为,拜登的“中国学说”一部分是有意义的,许多国家均对中国的“狼性”外交政策有所警觉,但拜登的“中国学说”也有大量问题,一方面是拜登如何去定义来自中国的“威胁”;另一方面,美国共和党人当然会反对其认为对中国软弱的任何政策,却也不太可能仅仅因为封面上印有“中国”一词就转向支持拜登的国内政策,拜登必须把握好对抗的“度”。文章建议美国坚决捍卫对自己有利的以贸易体系和多边体系为核心的全球化,以此阻止中国以其形象重建全球秩序。


事实上,拜登施行的是将中国区别对待的多边主义和全球化战略,而非真正的多边主义,而当代世界离不开中国的积极参与。拜登上台后,对中国进行全方位的打压。在外交方面,逐步召集传统盟友,组成新一轮反华“同盟军”;战略收缩,改善与宿敌关系,将更多资源集中在中国以及印太地区;坚决贯彻国际舆论战,在涉疆、涉港、涉台问题上做足文章;围绕新冠疫情大做文章,签发行政令,指示情报机构调查新冠病毒的起源;泛化“国家安全”,对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进行打压;提出“重建更美好世界”计划(B3W),以抗衡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等等。然而,美国国内的疫情问题、种族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就业问题、通货膨胀问题、国债持续攀高等核心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为拯救美国,拜登全力遏制中国,他的主意能得逞吗?

结盟方面,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并不完全买单,他们认为与中国合作很有必要,更不用说那些不属于美国传统“盟友圈”的其他国家。正如这篇文章所指出的,在东南亚,许多国家指望美国保证他们的安全,中国保证他们的经济繁荣,如果被迫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做出选择,一些国家可能会选择中国。


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国内市场,在世界上的贸易地位不可替代。2020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海外投资流入地,中国稳定和渐趋透明的法律环境和营商环境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

为拯救美国,拜登全力遏制中国,他的主意能得逞吗?

特朗普政府发动对华贸易战后,中美贸易逆差不降反增,中国GDP增速依旧保持稳定。拜登的“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不奏效,反而会对美国国内经济秩序造成负面影响,如额外关税由消费者买单并推高美国中下游企业成本。


拜登的国家安全泛化同样如此,因制裁华为在美工厂无法保持正常运作,大量美国人面临失业下岗。


世界需要真正的“多边主义”,呼吁拜登政府放弃“冷战思维”,客观看待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从自身发展出发,对世界发展做出世界第一强国应有的表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美国   华为   中美   盟友   学人   学说   中国   主意   封面   主义   战略   政策   国家   贸易   财经   文章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