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首次:中美经济增长“过度错位”

30年来首次:中美经济增长“过度错位”


2008年金融危机、2020年初新冠疫情,中国经济在两次危机中都是率先复苏,但2021年情况有所不同:自1990年以来首次出现美国经济增速领先中国的局面。这种“中国慢下来、美国快起来”的新情况会持续多久,尚难预料。


国家统计局8月16日公布,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8.5%,为年内最低水平,也低于机构预期值11.5%;两年平均增长3.6%。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为年内最低水平,也低于机构预期值11.3%;两年平均增长4.3%。调查失业率升至5.1%


7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50.4,为2020年2月以来最低;7月社融增量和新增人民币贷款亦双双不及预期。


“疫情和汛情的双重冲击,导致7月工业、投资和社零的两年平均增速都出现了下降。汛情最坏的阶段已经过去,但8月疫情冲击还在继续,三季度GDP预计会受到比较大影响,”有分析认为。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预计,从下半年来看,去年经济受到疫情影响,整体趋势是前低后高,今年受基数影响,全年来看主要经济增速会呈现前高后低的状况,“综合来看,下半年中国经济仍然会保持稳定恢复的态势,主要宏观指标会保持在合理区间。”


另外,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2.2%,跑赢了中国7.9%的增幅。这将令中国取得最大经济体地位的时间延后。英国放松疫情限制措施,二季度GDP同比暴增22.2%,创有记录以来最大增幅。而日本经济在第二季度略微增长0.3%。


“当前,美国经济处于高景气的上行期,而我国经济的恢复已进入下半场,边际动能减弱。2021年美国经济增速可能达到7% 以上,第二、第三、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同比增速可能超过中国。”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智库课题组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宏观政策要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既是助力国内经济继续恢复的需要,也是避免中美经济周期过度错位、年度增速差过度收窄的需要。”


“清零”还是“共存”?不同策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正在各国显现。


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不足,对这些影响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如何针对性地推出解决方案,是未来数年的改革基调。其中需要重点解决房价、教育、医疗这三座大山。


“美英等发达国家垄断了高端疫苗,”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智库课题组在政策建议中提出,“加大国际疫情防控合作力度,推动国际疫苗分享。争取早日形成全民免疫,恢复各方面经济活动。”


有分析师认为,中国财政政策从前7个月看不如预期,后续还需要财政积极政策见到实效,货币政策往后还是稳健偏松的。未来财政支出尤其地方债发行会加速,将带动投资需求;货币政策更多是配合财政政策发挥效应,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各地已组织发行新增地方债18833亿元,包含一般债券5287亿元,专项债券13546亿元。而2021年预算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44700亿元。各地披露的数据显示,本周地方债发行规模料超3700亿元,创下今年以来的新高,强化了市场对8月后两周地方债发行提速的判断。


过往经验显示,当地方债供给对流动性冲击较大时,央行多通过逆回购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等加大支持,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第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再次降准。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未来经济下行压力会逐步的加大,从滞涨往衰退的方向转化,货币政策宽松的时间窗口正在打开,未来的货币政策会对资本市场逐步友好。所以,对资本市场不必悲观。


反观大洋彼岸,美国经济当前的复苏在近期历史上绝无仅有,其动力来自拥有数万亿额外储蓄的消费者、渴望招聘的企业以及巨大的政策支持。美国家庭的债务负担与税后收入之比接近198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大量低收入群体回归就业市场,美国经济系统性风险进一步降低。相比最近的经济衰退、特别是2007-2009年衰退的情况,企业和工人摆脱此次低迷时受到的持久伤害料将少得多。


服务消费属于内生因素,解封后的报复性服务消费或带动三季度美国实际GDP增长率明显高于二季度。许多经济学家称,至少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中美国应会保持这种优势。


上周,在两党支持下,一项约1万亿美元的基建法案在参议院获得通过(INVEST in America Act),与此同时,参议院民主党也宣布了一份3.5万亿美元的所谓反贫困和气候计划(Antipoverty & Climate Plan)。


对于美联储而言,就业是核心矛盾,预计8-9月鲍威尔将官宣Taper,并在2022年年中前结束资产购买计划。一旦Taper靴子落地,市场反应如何?2013年5月22日伯南克宣布Taper后的一个月内全球多数资产出现不同程度下挫,说明美联储收紧流动性大概率会对各类资产形成阶段性扰动。


美元指数自 5 月底触及 89.54 低点后连续两个月持续上行,目前在93上下。美元指数上涨将通过两个渠道影响新兴市场,一是贸易渠道,二是资本渠道,美元升值引导市场形成美国相较新兴市场的经济前景优势,从而导致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回流美元资产。


延伸阅读:

躺平VS躺赢:内循环大敌


中美贸易再度趋紧,人民币加速升值


30年来“获得感”最高的是哪个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中美   国家统计局   汛情   美国   疫情   流动性   货币政策   中国   美国经济   年来   最低   资产   美元   地方   经济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