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何越来越受推崇?

毛主席为何越来越受推崇?

80后的一代,儿时过年,村里家家户户的年画都是毛主席,上高中时,在背诵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时,只要敢念作者毛泽东,必然招来语文老师一顿呵斥,在他们这辈人心里,毛主席只有两个称呼,就是毛主席或毛主席老人家。当时,我不能完全理解,甚至工作这些年,没有仔细研究过毛选,偶尔瞥见,也是在网上看到有人在评论毛选,自己只是人云亦云,但是在经历了十几年工作历练,回头再看毛主席时,我觉得,以后我只能尊称老人家为毛主席。

教员,是现在很多网友对毛主席的亲切代称。这样称呼是因为毛主席自己当年在批评个人崇拜的时候就讲过:比如什么“四个伟大”(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讨嫌!总有一天要统统去掉,只剩下一个Teacher,就是教员。因为我历来是当教员的,现在还是当教员。其他的一概辞去。年轻朋友们称毛主席为教员,主要表明自愿尊老人家为师。

毛主席为何越来越受推崇?

毛主席开国大典穿过的礼服

师者,人之典范也,吐词为经,举足为法。然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老人家却是授业的经师做得,导人的人师亦可做得。先说经师,毛主席的革命生涯,个人历经风雨坎坷,而革命亦是多次险象环生,但老人家借诗咏志的习惯却一直保留了下来。大家耳熟能详的《沁园春.雪》因大气磅礴、气吞古今而尤为被人津津乐道。著名南社诗人柳亚子先生生前曾以“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的诗句,盛赞毛主席的《沁园春·雪》。这首词,第一次学习是在初中的课本,初读时,只觉得它是单纯的一首诗,再读时,“欲与天公试比高”,读出了老人当时豪气干云的革命热情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品出了老人家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坚定革命意志。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更是老人家坚信人民必胜、革命必胜!这也是与黄炎培谈起历史周期律时,伟人的信心来源。老人家的诗词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觉得大家如果有心可以去读一读,这样你会跟老人家在穿越中对话,更能了解老人家的心路历程。这些诗词造诣足以支撑老人家在现在的大学当个教授。

为人师,易说难做。能为人师者,古来缺,说到和做到毕竟有别。但毛主席,作为中国人心中神一样的存在,他做到了。他屡遭挫折而初心不改,毛主席在红四军时,遭遇王明错误路线排挤,长期坐冷衙门,用他老人家自己的话说,叫鬼都不上门,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然一心为党工作,扛了多次处分甚至遭遇撤职仍然初心不改,为党服务,为老百姓服务。他最见不得老百姓受苦受难,最见不得人民群众饥寒困苦。淮河水灾时,他一边流泪一边写批示,他曾因为看到老百姓啃黑窝头而哽咽,他曾因老百姓受血吸虫病而终夜不眠。作为国家领袖,湖南毛主席纪念馆里,有一双老人家穿了27年的拖鞋,为了革命,一家6个亲人先后牺牲,毛岸英烈士作为主席的儿子,却享受到了优先上战场的特权,这样的领袖,老百姓怎么能不推崇?

从一个平凡人的角度来讲,能做人师做经师已经圆满了,但毛主席生就一副济世救民的广阔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为带领4万万中国人摆脱三座大山,过上耕者有其田的日子,他毅然把这副重担扛在了自己肩上。带领被40万国民党围困的3万红军,跨越14省,完成了25000里的长征。从支部建在连上、开展土地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些审时度势、扭转乾坤的战略构想,到抗日战争建立统一战线、提出论持久战的战略眼光,创造性的指导八路军、新四军到敌后开战游击战的高超战术,他一步步审时度势,带领红军从弱到强,最终撵走了日本侵略者,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毛主席的贡献仅仅靠这几个文字是记录不完的,如果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解决了中国独立自主的问题,那么1950年的抗美援朝,更是让我们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不仅为刚刚成立的中国打出了发展的战略纵深和稳定的周边环境,更是让资本主义的牛鬼蛇神断了窃取中国胜利果实的念头。如果当时没有出兵,现在恐怕边境上时不时搞事的就不止阿三一家了。想明白这些以后,我这个曾经不明就里的80后只想说,这样的教员,这样的领袖,是我们世世代代都应该追的星!

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娜齐尔·布托如是评价毛主席:“像毛主席那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毫无疑问,毛主席是巨人中的巨人。他使历史显得渺小。他的强有力的影响在全世界亿万男女的心中留下了印记。毛主席是革命的儿子,是革命的精髓,确实是革命的旋律和传奇,是震动世界的出色的新秩序的最高缔造者。毛主席没有死,他永垂不朽。如果仅仅是从中国的范围来衡量他的划时代的功绩,那将有损于对这位非凡人物的纪念。他对当代局势发展的贡献是没有人可以比拟的。这位人物的谦虚和幽默,他的光荣和伟大,他的英勇和胜利,将永垂青史。毛主席的名字将永远是穷人和被压迫者的伟大而正义的事业的同义语,是人类反对压迫和剥削的斗争的光辉象征,是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胜利的标志——我们巴基斯坦将永远怀着敬意纪念不朽的毛主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土地革命   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   巴基斯坦   初心   财经   审时度势   教员   国民党   中国   老人家   领袖   老百姓   战略   人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