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一药业“清仓式”分红背后:质押高到吓人,存贷双高现象突出

特一药业“清仓式”分红背后:质押高到吓人,存贷双高现象突出

日前,特一药业发布了2019年的业绩报表,再一次提出了大额分红的预案,计划每10股分红7.5元,合计分红1.5亿元。

这是继特一药业两次定增融资失败,转向发行可转债筹资融资成功后,第三次大额度的分红,若是分红成功,则等于特一药业将2017年发债筹资的资金,又全额送给了全体股东。

特一药业的利润连年超预期吗?显然不是。

从特一药业的2019年报来看,营收9.21亿元,同比仅增长4.08%;从收入结构上看,中成药和化学药占比持平,涨幅均较小。

多家上市公司对一致性评价的费用进行费用化处理,而特一药业却要委托CRO实施,费用还进行了资本化,才得以保障利润同比正增长10.39%。达到1.72亿元,利润总额1.9亿元。

2014年IPO募投的止咳宝扩建项目和金匮肾气丸片项目,承诺达产后新增的利润总额就有1.2亿元。

可见去年损益并没能显示出募投项目带动的效益。

酷公司看来,特一药业的目前财务状况显示出诸多疑点,高分红、存贷双高、大股东高比例质押、大股东许氏家族更像是在运作庞大的体外产业。

特一药业的变化出现在2017年。

2017年特一药业以建设药品仓储物流中心及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和新宁制药药品GMP改扩建工程项目缺少资金为由,对外发行了354万张可转债,许氏家族认购转债的比例达67.5%,最终公司实际募集资金3.46亿元。

然而,次年特一药业一改往年分红率低于20%的情况,向股东分红1亿元,占2017年净利润的94.34%。

2018年特一药业再次抛出1.3亿元分红,分红率高达89.95%;刚刚公布的2019年报,分红预案是每10股分红7.5元,意味着分红15225万元,分红率高达88.67%。

2017-2019三年期间,特一药业的累计分红金额高达3.82亿元,几乎抵消了对发行可转债募集的资金额。

而且这一分红方式,还让对上市公司持股60%的许氏家族顺利拿回了投资转债等额的资金。

高分红相背离的,却是特一药业逐年增加短期借款。2017年底长短期借款合计仅4.03亿元,到2019年底已上升到6.54亿元;2017年财务费用仅1752万元,2019年上升到4518万元。

贷款在增加的同时,奇怪的是理财金额也在增加。

2019年底特一药业的理财资产4.5亿元,其中含有流动资金购买的3.55亿元理财。

此外,自2017年12月26日发债成功不久后,2018年2月13日以来,许氏家族连续多次的减持特一药业的持股,到2019年11月14日,其已累计通过减持套现2.39亿元。

在2019年10月16 日,许氏家族还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占公司总股本的5.00%股权,作价1.52亿元,转让给了粤科智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而截止2019年12月31日,特一转债的十大债券持有人也早已不见许氏家族的踪影。

而且,许氏家族成员许丹青质押了60.39%的持股,许松青质押了95.17%的持股,许为高质押了83.90%的持股。

与此同时,特一药业发债投资项目进度却是异常缓慢。预定达产日期原本是2020年6月,被推迟至2021年6月,截止2019底,投资进度仅约30%左右。

并且,特一药业虽然营业收入和利润逐年小幅递增,目前总市值已回落到31亿元,距离最高点的80亿元差距甚远,许氏家族持股价值也只有18亿元了。

酷公司从上述种迹象判断,许氏家族可能有大规模上市公司体外业务运作,需要大量融资支持,因此才会高比例质押和抛售套现,同时也寻求通过上市公司分红反哺资金。考虑到特一药业IPO上市3个募投项目出现重大变化,止咳宝和金匮肾气片至今未能达到预期收益,加上特一药业发债募投项目建设迟缓,显示上市公司业务和项目可能已不再是许氏家族的关注重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新宁   药业   存贷   股分   体外   年报   吓人   融资   上市公司   比例   年底   利润   费用   现象   资金   家族   项目   财经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