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克:1948年脱下军装建设地方,67岁担任吉林省省长,官至正部级

于克:1948年脱下军装建设地方,67岁担任吉林省省长,官至正部级

图 彭真同志为于克同志签署的“党员证明书”

辽沈战役纪念馆中有一封书信,上面印有中文、俄文两种文字,它静静陈列在玻璃窗之内,向络绎不绝的游客们展示战争时期的波澜壮阔。这件文物由彭真主笔,当年,于克同志前往长春工作,为了方便行事,彭真曾亲自为其签署了党员证明书。

少年扬名

1913年,于克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于克便深受进步思想的洗礼,他追求真理,勇于实践,将救亡图存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19岁的那一年,因为优异的表现,于克加入中国共产党。

自此,革命的队伍,多了于克这般新鲜的血液。1935年12月,日本政府计划在华北五省成立傀儡政权,国破家亡只在一瞬间。千钧一发之际,北平的进步青年联合起来,在学联的领导之下,上千名学生走上街头,参加示威游行活动。

于克:1948年脱下军装建设地方,67岁担任吉林省省长,官至正部级

他们要求停止内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号召之下,一二九爱国运动轰轰烈烈展开。彼时于克是先进学生的典型代表,在中山中学的爱国运动中,于克也始终冲锋在前。他振臂一呼,众多学生纷纷响应,积极同敌人斗争。

革命成就了于克,也提高了于克的思想觉悟。参与众多的学生爱国运动,于克也成为了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政权拥护者。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于克在东北军担任国民党军第十四军团地下党的工委副书记以及代理书记。

1939年后,于克任中共胶东区委社会部部长兼东北工委书记。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在组织上的安排之下,于克进入东北工作,从事兵运的任务。不久之后,他来到山东分局,开始从事公安保卫的工作。

于克:1948年脱下军装建设地方,67岁担任吉林省省长,官至正部级

1945年8月,因为战争需要,原本在山东党委工作的于克跟随部队来到了东北。9月15日,中共中央为了加强对东北的领导,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成立了以彭真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东北局。

10月中旬,于克跋山涉水,前往沈阳,到刚刚成立的东北局报到。回忆起那一天,于克始终记忆犹新。彭真说:“陈云同志已经到达长春3天了,那里需要人,正好你又是吉林省人。”就这样,彭真在于克的党员介绍信上签了字,于克拿着介绍信赶往长春,同陈云同志会合。

彼时东北的形势依旧严峻,于克辗转多次,这才躲过了敌人的追踪。那时候苏联军队依旧严格管制东北,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节省时间,战士们将彭真签名的介绍信翻译成俄语。

不久之后,于克乘坐火车到达长春,借助这份党员证明书,他通过地下党王鲁生找到了长春地下党的负责人,顺利见到了陈云。

于克:1948年脱下军装建设地方,67岁担任吉林省省长,官至正部级

图 长春地下党负责人 陈云

坚守东北,赤子之心

日本投降之后,东北地区的社会环境十分复杂,长春依旧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不是日伪军蠢蠢欲动,各地的土匪和地方武装也将治安搅得乌烟瘴气。国民党心怀不轨,为了抢占阵地,他们派遣大量的地下党进入东北,趁机大肆招收武装杂牌军以及不法分子。

在一众国民党行政机关的帮助之下,国民党的地下反革命武装逐步建立起来。为了让我军放松警惕,他们对外宣称自己是八路军,事实上却是国民党中央军,居心叵测之人混迹东北,无非是在等待时机。

苏联军队撤离之后,他们就会抓住机会,一举拿下东北。彼时中国东北大部分的武装力量都集中在辽南一线,长春兵力空虚。苏联军队撤离之后,国民党部队趁此机会占据了长春、吉林一带,公开与我党为敌。

于克:1948年脱下军装建设地方,67岁担任吉林省省长,官至正部级

陈云、于克等人紧急召开会议,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解除国民党的杂牌武装,维护我党在东北地区的整体部署。深思熟虑之后,陈云将这一任务交给了于克。

陈云说:对坚持反动立场的为首者和队伍中的日伪残余、土匪、国民党党特分子,要坚决进行处理,该抓的抓,该杀的杀;对那些愿意投身革命的人,确能掌握住的可作为我党的武装力量加以利用。

在兵力对比上,我党处于劣势,陈云却说:不要怕人少,主要是要能把握住。为避免外交上的麻烦,对外不说整编,称成立警察训练学校。不久之后,于克成为了警察训练学校的校长,由周保中直接领导。

于克:1948年脱下军装建设地方,67岁担任吉林省省长,官至正部级

1945年9月,苏联红军发布命令,要求东北各地的武装前往警察学校参加培训,凡有违抗者,苏联红军必定武力消灭。命令发布之后,碍于苏联红军的威严,长春地区的众多武装力量来到了警察学校。

那一天,于克身穿警服,佩戴少将军衔,以校长的身份带领着10几名战士进入长春警备学校。各地武装力量鱼龙混杂,在此之前,于克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进入警察学校大院之后,于克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操场上黑压压一片人,有身穿日本军装的,有穿着普通的百姓,有拿着砍刀的,老老少少,素质也是参差不齐。显而易见,凭借于克一己之力以及其他10几名战士,根本无法让众人信服。

于克:1948年脱下军装建设地方,67岁担任吉林省省长,官至正部级

面对乱糟糟的局面,于克却没有丝毫的胆怯。彼时东北人手短缺,于克联系多年与组织失去联系的老党员以及自己的亲属前来参与工作。与此同时,针对军队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于克采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他对收编人员亮明自己八路军的身份,并且强调,所有的队伍都要服从我军的命令,语气不容置疑。如此,蒋介石领导的众多军队成为非法军队,他们的行为也有所收敛。

于克接手人员之后便对他们展开思想教育的 工作,他们建立军官教导队,实现官兵分离,实际上,地方的众多人员已经在我方的教官控制之下。在此基础上,我党迅速行动,逮捕了国民党的一众地下党间谍,彻底清除了潜伏在队伍中的顽固分子。

于克:1948年脱下军装建设地方,67岁担任吉林省省长,官至正部级

于克下令遣散了地主以及土匪,将可以为我所用的人重新整编,建立了一支我党在长春的武装力量。经过一系列的工作,长春清匪政变的任务圆满完成,国民党的6支军队被我军消灭,在这一过程中,于克功不可没。

在于克的领导之下,长春建立了一支独立团,归黑纵队指挥,于克成为了独立团的政委。

保卫一方平安

后来,于克带领着这支独立团,纵横松花江两岸,保卫一方安全。1945年12月,于克指挥独立团先后占领了永吉、扶余、舒兰等地,粉碎了国民党以及日伪军强占东北的阴谋。

于克:1948年脱下军装建设地方,67岁担任吉林省省长,官至正部级

1946年,于克与独立团参与解放长春的战斗,最终攻占了伪满洲国的皇宫,立下赫赫战功。4月18日,长春解放,独立团歼灭敌军5千人,缴获武器4千件,独立团以及于克的赫赫威名,国民党以及日伪军闻之色变。

此后,独立团在于克的领导之下不断发展、提高,为建立和巩固东北根据地、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1948年,长春特别市公安局成立。中共中央任命于克为局长。自此,于克开始脱下军装,参与地方的建设工作。

尽管长春已经解放,局势依旧不明朗。在担任公安局局长期间,于克带领全市的公安人员深入基层,开展锄奸、反特的斗争,严厉打击当地的犯罪活动。1949年7月,党中央决定改长春特别市为吉林省省属市,于克随即调任吉林省公安厅厅长。

于克:1948年脱下军装建设地方,67岁担任吉林省省长,官至正部级

他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巩固新生政权,领导长春的经济建设,保障了全市人民的生活安定性,出色地完成了吉林省公安厅厅长的职责。1980年,已经67岁的于克担任了吉林省省长一职,官至正部级。

此后,他又先后出任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从军人到公安厅厅长再到省长,于克地位步步高升,生活却一如从前。他的一生辉煌无比,给众人留下了众多财富。

首先,作为东北地区的精神支柱,于克的精神在一方土地上继续流传。在于克的影响下,侄女于英也走上了保卫一方平安的岗位上。多年来,在长春市公安局工作期间,他谨记伯父教导,脚踏实地。

于克:1948年脱下军装建设地方,67岁担任吉林省省长,官至正部级

在职期间,她屡立奇功,受到了公安部的通报表扬。人们常说,于克虽然离去,他的精神却始终围绕在人们的身边。其次,于地方而言,平安是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国泰民安,安居乐业,这是一方人期盼的最高目标。

然而对于一个官员来说,维护地方治安、保障居民生活却难上加难。面对种种复杂的形势,于克加强东北地区的保卫工作,凡事兢兢业业,亲力亲为,终于为百姓创造出一方净土。东北的安定、平安与团结,于克功不可没。

革命时期,他抛头颅、洒热血,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建国之后,他用自己的生命筑起钢铁长城,为祖国公安事业的创立和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他是于克,是东北人心中永远的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吉林省   东北地区   独立团   苏联   中共中央   伪军   武装力量   我党   长春   平安   军装   省长   国民党   党员   军队   部级   领导   地方   财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