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跟不上物价,为何国民收入普遍偏低?原来有3大因素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3月份时,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5484亿元,同比增长了34.2%,但是到了2021年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4925亿元,同比仅增长8.5%。从数据来看,人们的消费热情是一直在减少的,而且减小的幅度很大。

工资跟不上物价,为何国民收入普遍偏低?原来有3大因素

这跟物价的涨势有很大的关系。从2021年开年以来,我国许多商品就出现了价格上涨的情况,比如鸡蛋,有些地区一个月涨幅就超过了20%,每公斤售价超10元,加重了人们的生活成本。总的来看,全国都出现了物价上涨的情况,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1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了1.0%,环比上涨了0.3%

持续上涨的物价,也让人们在消费上更加节制了,否则很容易就会钱不经花,因为许多人并没有那么有钱。截至2021年8月,我国居民存款总额已超100万亿元,人均存款仅约7万元。这个数据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意外,不敢相信我国的人均存款这么低,但这就是事实,许多人真的没那么有钱。

工资跟不上物价,为何国民收入普遍偏低?原来有3大因素

人们的收入水平低

2021年5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为57727元,算起来每个月是四千八百多,连纳税资格都没有,所以目前为止,我国能够缴纳个税的人数都不到2亿人。

扣除五险一金等费用之后,到手的工资就更少了。国家统计局在2021年2月底发布的数据是,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89元,也就是说每个月仅有不到3千元是可支配的收入。

工资跟不上物价,为何国民收入普遍偏低?原来有3大因素

而且还要面临随时到来的降薪困境,中智咨询有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20年,我国的整体调薪率竟然从11.8%下降到了6.4%。2021年2月《第一财经》发布的《2020年公司人薪酬福利大调查》也显示,2020年有多达26.89%的人没有涨薪,多达20.24%的人被降薪了

物价一直在上涨,但是工资不升反降,消费力自然就低了,这也让我国的经济内循环进行得很艰难。因此,在2021年8月17日召开的一场财经会议上,相关领导人也提出,要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这表明国家要放宽人们的致富通道了,确实,很多人无法致富就是因为收入来源太单一。

工资跟不上物价,为何国民收入普遍偏低?原来有3大因素

赚钱渠道单一,仅靠死工资

现在很流行的一个名词是“副业”,许多从中赚到钱的人大力鼓吹副业有多赚钱,但实际操作起来就发现,这比主业还难上加难,否则大家都不用上班了。

上班就是很多人唯一的收入来源,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的赚钱渠道,顶多是每天买点彩票。一是因为不懂得如何投资其他行业,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许多行业准入门槛极高,一不小心就会赔光家产,许多人的试错成本几乎等于没有,所以不敢随意投资。

工资跟不上物价,为何国民收入普遍偏低?原来有3大因素

二是也没有那么多的本钱去投资,就比如房地产,大家都知道早点买房就能赚一大笔钱,而且投资技巧也很低,但是门槛高啊,没有大几十万根本取不到投资的资格。所以人们只能是眼睁睁看着房价越来越高,投资房产的人早已实现了财富自由,靠死工资的人还在为买房发愁。

这种现象在私营单位工作的人里更加明显,反而是体制内的人,仅靠死工资生活品质也很高。

身在体制外,工资比体制内低

网上经常会有人问,为什么公务员晒出来的工资也不高的样子,但是消费力很高,考上公务员没几年就能买房买车了。对此,有网友道出真相——工资是一张卡,其他福利是另一张卡

工资跟不上物价,为何国民收入普遍偏低?原来有3大因素

确实,身在体制外的打工人,尤其不是在大公司的,其他福利几乎没有,仅有工资收入这一个进项,而且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也比体制内低很多。按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为57727元,而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是97379元。我国大部分人是在私营单位工作的,体制内的人数占比很少,平均起来整个国民的收入都普遍偏低了。

仅工资这一项私营单位就输了,而且体制外还经常会裁员、降薪,不像体制内那么稳定。社保这一项更是难以比肩,大部分私营单位都是按最低额度来缴纳,不像体制内很多是按全额缴纳。所以体制内的人消费力要比体制外的人高许多,这也是每年都有大量人想考进体制内的原因。

工资跟不上物价,为何国民收入普遍偏低?原来有3大因素

结语

现在物价涨幅很大,短期内人们的工资涨幅很难出现大涨的情况,而且生活中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为了避免碰到“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困境,许多人只能是多存钱,少消费,为生活多留一点储备金了。

你有存钱的习惯吗?你每个月的收入够花吗?欢迎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物价   国家统计局   工资   国民收入   副业   涨幅   年平均   存款   福利   体制   私营   很大   因素   收入   单位   我国   数据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