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的俗手vs妙手

关注过围棋的人都知道李昌镐,曾创造多项围棋历史记录,实现了世界职业围棋比赛“大满贯”,巅峰时期横扫中日韩三国棋手,号称 “石佛”,开创了“李昌镐时代”。

但是在围棋界,李昌镐一直都显得很独特,因为他的棋被认为太“闷”。通常大家下围棋都力求下出“妙手”,一鸣惊人。但是这种妙手多数都是毕其功于一役,富贵险中求。李昌镐下棋很少有妙手,几乎每一步都是俗手。

在其自传式著作《不得贪胜》中,李昌镐将自己的成功定义为不追求所谓的“妙手”,而是在努力走好每一步“俗手”,即“每手棋,我只求 51% 的效率。”

俗手,看起来平淡无奇,但也因为坚持守正,不易出错,无人能破,最终出奇。每一手只求51%的进攻效率,而把49%的效率留在防守。也正是这种步步为营的俗手,让李昌镐总能在终盘时稳健地胜出,最后积累下来,总能胜一子。李昌镐最使对手们头痛的恰恰就是 “半目胜”。

而追求妙手的人,往往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毕其功与一役,期望一手扭转局势取得胜利。所以虽然外界评论李昌镐下的棋是俗手,但这克制速胜的欲望诱惑,每一手下的步步为营滴水不漏,这才是真正的大妙手。

另外妙手有个重大缺陷:难以复制,无法刻意练习。因为每一次环节都不同,所以每次妙手都是心电一闪的灵感,这样你永远无法打磨手艺,只能 “等灵感来”,哪一天灵感用完,生涯也就走完了

“不得贪胜” 也是一个被极度低估的道理。新手都谋求一把翻盘,但是高手都玩可持续复制。因为新手看胜负,高手看概率。高手知道,所有的大胜都是细小优势的持续迭代形成的。

投资中的俗手vs妙手

其实如果看其他类型的体育竞技,也经常有“进攻赢得比赛,防守赢得冠军”的说法。例如NBA中的马刺王朝,就以防守著称。而足球中也有穆里尼奥的1:0主义,同样是看着昏昏欲睡,靠防守反击一剑封喉。即便是后来宇宙队的Tiki-Taka,不停传控最终把球“传”进对方球门,也被球迷评价看得快睡着了。

大巧若拙。为什么这些开创一个时代的人物,经常会给人以看似笨拙沉闷的感觉呢?

《孙子兵法》曰:“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晚清名臣曾国藩也以 “结硬寨,打呆仗”著称,他打仗的心法就是 “守拙”,简而言之,就是先占据不败之地,不取巧,不搞四两拨千斤,持续积累微小优势。用时髦的话说,就是“做时间的朋友”,这一点和李昌镐的 51% 哲学异曲同工。

人生如棋,其实无论围棋、篮球、足球,还是投资、甚至人生都是一脉相通的。投资比的是长跑,短期的锋芒并不一定能带来长期的胜利。股神巴菲特有句名言叫“永远不要亏损”,与李昌镐坚持的俗手如出一辙。

投资中的俗手vs妙手

回首自己这14年的投资经历,也颇为类似,从2007毕业开始误打误撞入市,到2015年大水牛退出,可算是“投资启蒙期”。事后算下来这8年差不多就是10%的年化收益率,在很多人看来肯定觉得不高,没有炒股的刺激。

确实,说实话那几年我自己连这笔投资最终能不能挣钱都不知道呢,只是因为家里钱不多,买不起房,我也刚开始工作挣钱,所以只能小批量的投入股市和银行定期。这几年把投资原理和流派都梳理一遍后,回头看也发现刚好也就是个市场平均回报,才发觉“七二一分布图”诚不我欺也。

投资中的俗手vs妙手

虽然2015年也算不上赚了什么大钱,但通过这8年的一轮完整牛熊周期,我开始意识到这是一种可以穿越牛熊的投资模式,而且经验证是可以盈利的,由此更坚定了我在这条路上继续深耕的决心。之后几年我持续研究并优化策略,到目前2021年的长期年化收益率基本可以稳定在20%以上了。

说到这儿也顺便更新下本周的净值曲线和XIRR吧:

投资中的俗手vs妙手

有了可长期稳定获得中高收益的投资策略,加上我之前几个公司都还不错,这十多年也积累了一些本金,两者相加不断滚雪球,到现在也已经积累出几百万的二级市场投资收益了。

所以我们就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俗手”,坚持自己的“守拙”,保持佛系心态,研习投资历史,通过“组合投资”来实现低风险高收益,从而达到自在的生活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妙手   石佛   心法   马刺   孙子兵法   大巧若拙   富贵   步步为营   收益率   围棋   灵感   收益   效率   优势   高手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