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越狱三次,第四次逃到蒙古国,娶娇妻并生子,80年代终获平反

生活其实很简单,有口吃的就够了,生存其实也很简单,拒绝堕落就行了。

每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都在负重前行,需要不停地甄别选择下一条自己认为对的路,然后走下去。

一年越狱三次,第四次逃到蒙古国,娶娇妻并生子,80年代终获平反

有的人半途而废,望着前路一片迷茫,看着回首也是无尽黑暗,但有的人却能坚定地走下去,即使知道自己选择了错误的路,也有勇气面对人生。

美国有《肖申克的救赎》,中国也有“徐洪慈的越狱四谈”,他们有相似的经历,但他们经历的却是不同的人生。

一年越狱三次,第四次逃到蒙古国,娶娇妻并生子,80年代终获平反

让我们来看看徐洪慈在这精彩而惊险的人生路途中,都“打卡”过哪些困难关卡吧。

天之骄子,跌落泥潭

1933年,这个飘摇动荡的年代,造就了无数怀才壮志的革命人士,这其中就包括了出生在上海大买办的富硕家庭的徐洪慈。

徐洪慈自小就聪明伶俐,过目不忘,长得也是星眸俊朗,谈吐有章,是所有人眼里的天才少年,前途不可限量。

并且他一直受到马列主义思想的影响,对社会主义有着美好的向往,由于他各方面表现都非常优异,在1948年他成功的加入了中共地下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

而这才只是他人生上坡路的开端。

在他二十岁那年,凭借自己的努力参加了全国青年团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并有幸受到了毛泽东等重要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一年越狱三次,第四次逃到蒙古国,娶娇妻并生子,80年代终获平反

徐洪慈考入了上海第一医学院,成为了一名国家未来的储备“天使”,而他自身也是极为优秀,精通英、俄、德三国语言,可以说是国家不可多得的人才之一。

而在当时,大多数有志青年都会积极地响应国家的号召,徐洪慈也不例外。

一年越狱三次,第四次逃到蒙古国,娶娇妻并生子,80年代终获平反

当时《人民日报》发表了鼓励大家积极向党提出个人的优秀意见,徐洪慈看到这一消息后,便立刻召集了十四名志向相投的同学,集体完成了一份记录了51条意见的大字报。

但徐洪慈不知道,就是这份大字报,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过上了另一种“冒险的人生”。

行差踏错,被判入狱

、徐洪慈在51条意见中措辞锋利,语意直白,思想激进,直接被判定为有“右倾主义倾向”。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他由于不服气审判,便找到了自己的女友安娜诉说心中苦闷,而人在悲愤时总是会口不择言。

一年越狱三次,第四次逃到蒙古国,娶娇妻并生子,80年代终获平反

随后安娜受到了学校方面的威胁,不得不选择告发他,而证据便是他曾在悲愤下说过的两句话。

徐洪慈此刻才感到人生前路一片黑暗,由于证据确凿,他被判入狱,徐洪慈为他的做事不慎,感情冲动付出了代价。

但自小娇生惯养的大少爷,怎么可能受得了监狱的劳苦生活,徐洪慈进去后便偷偷写了一封信给自己母亲,让她求学校保释自己,但遗憾的是,学校拒绝了。

一年越狱三次,第四次逃到蒙古国,娶娇妻并生子,80年代终获平反

无奈之下,他心中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越狱

俗话说得好,谋定而后动,三思而后行。但此刻的徐洪慈已经完全没了当初的稳定睿智,只一心想要逃出这个四面无壁的牢笼,因此他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但很显然,完全没有越狱经验的他,从监狱逃出来没多久就被察探到了行踪重新抓捕回了监狱,第一次越狱以失败告终。

一年越狱三次,第四次逃到蒙古国,娶娇妻并生子,80年代终获平反

有了第一次便会有第二次,想逃出去的想法在徐洪慈心里从未消除。

这一次他吸取了上次的经验,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行踪,一路往南逃去,成功抵达了云南泸水。他想越境到达缅甸,却因为看错了地图,以为自己已经到达了目的地而放松警惕,被当地人举报,再次被抓进了监狱。

而第二次越狱失败的他仍未放弃想重获自由的想法,他偷偷藏下了吃饭用的叉子,放在了床底。

一年越狱三次,第四次逃到蒙古国,娶娇妻并生子,80年代终获平反

因为他发现监狱的墙面虽然厚,但是很松散,用叉子便可以挖动,因此他动了想挖一个通向外面的洞。

经过了几个月,终于让他挖通了墙洞,就在他欢天喜地的往外爬时,洞另一侧的警员已经一把叉住了他伸出的手,原来监狱早就发现了他的行动,正守株待兔等他自投罗网。

第三次越狱以还未爬出监狱而告终。

越狱成功,娶妻生子

由于他多次越狱的行为,再加上非法过境,本来的轻判变为了重判,获刑6年。

经过了三次越狱失败,极大地打击了他的信心,但让他最终打消越狱念头的则是一个叫梁满杞的管教,梁管教用行动说服了这个满头是刺的青年,让他愿意服从审判,劳改服刑。

一年越狱三次,第四次逃到蒙古国,娶娇妻并生子,80年代终获平反

但在徐洪慈六年刑期结束时,监狱却以他态度不端正为由,让他最小最小继续留场改造。

这让满心期待重回家园的徐洪慈再次入赘深渊,因此他决定“重启”越狱计划。

而这次经过周密的规划,谨慎小心地避开了所有人,又有运气加持,让他成功逃离了云南监狱,穿过了金沙江,躲过了蒙古国边境守卫和探测器,抵达了蒙古国这个陌生的国度。

广阔无垠的草原,率直热情的人民,让徐洪慈真正体会到了自由的感觉。

并且在这里,他邂逅了余生的爱情,一位小他20多岁的蒙古姑娘奥永。

奥永是一位蒙古护士,她是在医院见到了徐洪慈,并心动于徐洪慈的才华,沦陷于他的深情。

他们很快便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并孕育了三个孩子,生活虽然清贫,但却有着暖人心脾的温馨。

但他虽然人在异国,却也时刻关注国内动向。1982年,徐洪慈自己上书中央,经过了不懈努力,最终他的“右倾主义”错判得到平反。

一年越狱三次,第四次逃到蒙古国,娶娇妻并生子,80年代终获平反

徐洪慈如愿以偿地携着妻小,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他们定居在了上海,各司其职,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

徐洪慈晚年对自己的评价:“我在自己原来的专业和抱负上一无所成,但对于人格上的追求,我是成功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点我足了,我对得起自己。”

事不三思终有悔,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慎重考虑再行动,徐洪慈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但虽然有时人生会有不公,但正义永远不会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金沙江   安娜   蒙古   叉子   大字报   云南   前路   悲愤   行踪   监狱   想法   年代   意见   蒙古国   学校   人生   国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