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多数人不喜欢「跟风」,却又忍不住?

为什么多数人不喜欢「跟风」,却又忍不住?


由于疫情,同一件东西年前看跟现在看,仿佛当中相隔100万年——


前两天收到的vivo X30系列alexanderwang联名限定版就是这味儿:


为什么多数人不喜欢「跟风」,却又忍不住?


春节前我们聊到过这款手机。跨时尚及科技领域的联名,有意思的单品,这两天开售,vivo为我专门定制一款,上面印有「杜绍斐」LOGO,还附上一封Alexander Wang的信,很用心。


有意思的是,这封信的字是倒着写的,必须用手机全反光的外壳才能反射出读得明白的信息。


为什么多数人不喜欢「跟风」,却又忍不住?


信中表达观点也跟联名主题相同,也提起我的兴趣:


「不跟风 跟自己」。


一句我们看很多遍,却未必理解的话。


中文语境里,「跟风」一词天生带原罪。常看媒体报道「教育」观众请勿跟风,知乎有主题「怎样委婉提醒跟风狗,跟风很恶心」回答获百赞。翻到百科,跟风一词解释底下只有「弊端」,没有「好处」。


尽管人们经常将「跟风」挂嘴边,但有个核心问题很少有人敢站出来问一问:


跟风到底有什么问题?我怎么就不能跟风了?


今天来聊聊。


为什么多数人不喜欢「跟风」,却又忍不住?


早些年就听过一个说法:财富自由的标志,即不用花自己的时间去换取金钱。你可以尽可能将时间花在自己认可的事上。


其实很大程度上,不跟风的最大好处就是:


你能做一件发自内心认可的事,尽管这的确要面对很多麻烦和困难。


拿个人经历来说,写文章、聊穿搭,就是这样。


记得几年前,老有哥们(尤其程序员)常来问我,「怎么买衣服?」,于是,两个大老爷们只能周末走进商场,杵在那,对着一件衣服摸了又选,场景美妙。正是这种直男才懂的莫名尴尬驱使,我决定把这个需求通过「线上」解决:写点实用穿搭的图文发到网上,让大家自己去买。


后来,关注者越来越多,我发现想弄懂怎么穿衣服的哥们还挺多。大家在网上看到图片上的衣服挺帅,但不知道怎么买?怎么穿?没人聊这些,也不知道找谁聊。


男人不会买衣服不是自己的问题。


作为消费链底端,多数时候「直男」并不受传媒、广告业待见。业内名言,「男人消费力不如狗」即是证明。当今综艺、电视剧、明星打造无不围绕消费水平上天的女性转圈圈。放时尚界,传统杂志和媒体都不关心大众男性市场,用分数打比方,传统杂志可能只关注80到100分的男性穿搭,但0-80分的工作没人乐意做。


现在,身边哥们乃至更多人有明确需求,基于此,我想为大家做点事。


为什么多数人不喜欢「跟风」,却又忍不住?


出于这个想法,「杜绍斐」的文章得像做维基百科普及一样。定义要清晰,措辞要明白,想方设法,帮「怕麻烦」的男性同胞节省时间,解决生活痛点。


时尚杂志及公关人最爱的「时尚」、「潮流」等虚词要不得。通篇辞藻华丽,不精准务实,也很难被理工科出身的绝大多数男性接受,难免怼你一句「你装啥呢你装?」


坚持这些不比减脂磨人。


任何一篇单品内容,须要在网上根据外语资料一点点弄明白其定义,衍生概念,任何一个疑问都得弄清楚,再一五一十用「人话」表述出来,嚼碎了摊开才能写出来。


幸运的是,结果证明了这个想法是对的。短短一年多,我身边的关注者从几万迅速积累上百万。看知乎上有人发文聊自己的衣品改变提到我,确实是令人高兴。


为什么多数人不喜欢「跟风」,却又忍不住?


现实没有事情会一路顺到底,我也一样。


正经写穿搭一年后的2016,公众号红利退潮。此外,单做「维基百科」式穿搭选题很快就耗尽,除了聊聊如何穿对西装、挑选领带、腕表,确定自己的风格,终归有限。


就是这时,大批时尚与生活方式同行转向网红。有从业者转身打造人设,在国际时装周亮相,也有同行联合品牌做限量抢购,效果拔群。


这时我想,自己还能写点什么?如何为读者们创造价值?


网红不能做,虽然多数人走上这条路,但我不行,很少有直男会为「人设」买单。


唯一的选择还是回归每个都市男性的需求——


我觉得,除了聊穿衣,还要输出思考和观点,激发观点碰撞与反思,在更深层提供价值。


于是,在文章顶端、媒体包装上,我打上「新直男文化运动」。文章传递更强观点,呼吁以往不关心自己的,只关心票子、位子的直男们自我解放,重塑生活。衣服自己会买,生活娱乐自己会打理,投入自我迭代中。


为什么多数人不喜欢「跟风」,却又忍不住?


面子下功夫还不够,里子也得弄点花样。


尽管多数人认为新媒体令内容碎片浅层化,但我相信,任何一个独立思考的都市男人必定对深度阅读有需求。


60年代美国时尚杂志就因其大胆发表长篇深度报道,记录时代,内容涵盖越战、安迪沃霍尔甚至总统,开创「新新闻写作」先河。那些折射社会侧面,沉着克制的深度内容,不仅提供物质消费层面价值,更深的精神层面也可以让读者「兴奋」起来。


50年后的今天,技术在革新,触达用户的通道在变得更通畅,尤其时下新冠疫情让「线上」交互变的更加普遍,连高奢腕表发布也逐步线上替代表展。坐在家里,全世界向你「涌」来,但精英男性对深度思考及沉着内容的需求不会少。


基于这种「相信」,我投入大量时间、精力、金钱去做「真实故事」。


面子也好,里子也罢。本质上,希望能在各位心里有「位置」,哪怕一些用户已经不看「杜绍斐」,也会觉得这个品牌是时髦的,自己曾喜欢过的——


这背后是「杜绍斐」跟关注者的情感勾连,也因此,我才拥有价值感。


为什么多数人不喜欢「跟风」,却又忍不住?


最后回到那个问题:为什么要不跟风?


因为不跟风,坚持独立思考,才能按想要的方向做事,活出自己。


尽管从众是人的通性,要面对内心摇摆和犹豫,但我很庆幸自己能坚持。不跟随行业既定规则撰写辞藻华丽的时尚通稿,而是为自己想服务的人提供价值,在红利消失、内容选题受限时,寻找观众老爷们更深的精神需求,而不是跟随行业大势成为网红——


尽管给自己找不少「麻烦」,但为当代男性创造价值,让人高兴、兴奋、喜悦。


记得之前跟人讨论,什么是「时尚」?很多人说不出来,哪怕一位在时尚圈混了很久的老编辑,乍得这么一问也未必回的上嘴。


时尚是潮流?是流行?是趋势?还是先锋品位?前沿审美?随手搜了下,近一个月带着「时尚」一词的资讯网页就高达1.59亿条,小编们动不动将「时尚感」挂在嘴边,推荐着「时尚又保暖」的毛衣,却也未必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


在我看来,时尚本质就是不跟风。


听起来容易,做起来两回事。不盲目追随其他人,保持独立思考与审美趣味,穿别人不敢的衣服,用别人不敢的配色,欣赏别人不欣赏,做别人不敢做,想别人不敢想,永远不放弃自己的独立思想——


这样的男人,那才是最帅。


不跟风,独立思考,这一理念并非我一人认同,即便时尚圈,很多从业者也抱相同看法,设计师Alexander Wang本人就是其践行者,也因此,vivo才邀请他一同合作推出vivo X30系列alexanderwang联名限定版。


为什么多数人不喜欢「跟风」,却又忍不住?


为契合「跟自己」的意味,设计上,合作双方就挺下功夫。


全镜面外观,工艺上选择的镀铬工艺,将机身与玻璃后盖打磨并合为一体,在业内自然是独树一帜,品位挺特别,反射万物,照出真实的世界和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镜面设计也和时装圈这些年常用的镭射面料呼应,拿在手中自然是一件展示自我的配饰。vivo之所以关注设计,因为在今天,手机早已不仅是3C工具,更是展示品位及个人价值观的重要单品。


为什么多数人不喜欢「跟风」,却又忍不住?


功能上也从「使用者」需求出发。


作为专业影像的旗舰机型,背部配备了潜望式的后置四摄模组,6400万主摄、3200万人像、60倍超级变焦功能,看数字就给人一种碾压式满足感。


支持双模5G网络,内置有4500mAh超长待机电池,配合闪充技术,省了动不动坐插座边,歪着头抱着「有线手机」刷的麻烦。


为什么多数人不喜欢「跟风」,却又忍不住?


最后在软件上,Alexander Wang还为vivo独家设计UI界面,并亲自策划并出演广告大片,点击下方观看:


视频加载中...


「不跟风,跟自己」,vivo X30系列alexanderwang联名限定版正是为了证明这一理念重要在哪。


相信自己内心的力量,避免被别人评价所裹挟,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时尚领域这样,在人生中更是这样。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vivo X30系列alexanderwang联名限定版更多精彩。

为什么多数人不喜欢「跟风」,却又忍不住?


策划 Editor|韩智

排版 Layout|王健羽


为什么多数人不喜欢「跟风」,却又忍不住?

没错,这就是广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所疑问,请邮件联系jianyu@yichuan.rocks。我们会尽快处理,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里子   辞藻   哥们   品位   麻烦   观点   男性   衣服   需求   价值   时间   男人   系列   内容   时尚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