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进化成阿里云智能的“一二一”

当物种进化、概念升级,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阿里云用4个月,给出了一个答案。

2018年11月26日,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张建锋(花名“行癫”)兼任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4个月后,张建锋亮相“2019阿里云峰会”,宣称“预计一两年内,阿里巴巴100%的业务将全部‘上云’”,打造一个“云上的阿里巴巴”。

阿里云进化成阿里云智能的“一二一”

张建锋(行癫)

阿里云是目前中国市场占比最大的云计算厂商,份额超过第二名到第八名的总和。从2009年阿里云初创,至今整整10年。十年来,阿里云有哪些心得?从阿里云到阿里云智能,品牌的升级背后有何玄机?张建锋对云和云智能有着哪些新的理解?

阿里云的“不一样”

“阿里云跟别的‘云’不一样,跟AWS不一样,跟微软云不一样,跟其他各式各样的‘云’也不一样。”张建锋定义阿里云有三个关键点让它与众不同:IT基础设施的云化、核心技术的互联网化、云上的数据化和智能化。

阿里云进化成阿里云智能的“一二一”

张建锋解读阿里云的”不一样“

就像淘宝是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一样,阿里巴巴把公有云定义成各行各业的基础设施。“对绝大部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来说,阿里云可以让企业不用大量投资,就能拥有和阿里巴巴一样先进的础设施,这是IT基础设施云化带来的最大价值:使得数字化门槛大幅降低。”张建锋说,如此用户就不必考虑扩容的问题,不必为最大负载做规划,帮助业务非常平滑地过渡。

随着IT基础设施的云化而来的,是一个全新的技术体系:原来基于大型硬件设备的大规模的调度、消息处理、分布式数据库、负载均衡等,都要基于互联网技术来进行改造。张建锋认为,用互联网技术来构建整套IT系统是阿里云第二大核心能力:“如果仍沿用传统的那套技术体系,阿里云可能找不到合适的工程师。因为工程师们都在向新的体系迁移。”

在云上搭建数据化和智能化两大基础设施,是阿里云从IaaS走向智能化的最大不同。“今天所有成功的互联网公司都是数据驱动、智能驱动的,无一例外。”张建锋说,这并不是说传统的企业和业务不是数据或智能驱动,而是“互联网公司获取和处理数据的过程更自然,因此它们走在了前面”。

云智能“两大关键能力”

从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最关键的两大能力是“利用好数据”和“智能决策”。

“很多人认为数据就是能源,我们理解数据是企业的血液,只有利用好数据,才能把原来纯粹基于流程的公司改造成基于智能的公司。”张建锋以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为例, 1100万个卖家、20亿件商品,每天吸引约3亿人访问,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着大量的数据。阿里巴巴是怎样利用这些数据的呢?“手机淘宝今天能做到每个人看到的每一个页面都是不一样的。”

阿里云进化成阿里云智能的“一二一”

双十一考验阿里云数据处理能力

张建锋解释说,这其中有两个概念:如何处理海量数据以及如何实时地处理数据:“海量很难,实时更难。所以这是阿里云智能非常关键的能力,从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要构建一整套技术。”

阿里云智能的第二大关键能力“智能决策”,是基于数据和算力的。张建锋提出,但数据和算力之外,是智能化算法。“算法与各行各业的业务密切先关,因此阿里巴巴通过与各行各业合作,沉淀了一个完整的智能化平台。”

“但凡企业复杂到一定程度,任何一位CEO都很难做出科学客观的决策。但有了数据之后,即便是一位普通员工,在他自己的岗位上都可以跟CEO一样做出正确的决策。”张建锋说,数据是个非常客观的指标,就像阿里巴巴的“客服小二”一样,当用户打来电话的那一刻,他就大概知晓客户要问什么问题。“这就是用智能改变业务流程一个典型的例子,大幅提高决策的效率。”

“下一突破”从基础技术开始

2013年,阿里巴巴第一次把5000台计算机作为一个整体来做计算,今天阿里巴巴的计算平台总共有7万台计算机做大数据处理,每天数据吞吐量超过100PB——2018年“双十一”处理超过1300PB。这其中的技术演进,也是阿里云升级为云智能的一个掠影。

从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张建锋在2019阿里云峰会上提出了“被集成”的概念:希望阿里云的产品技术变成合作伙伴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行业解决方案的复制、实施,都交给合作伙伴去做,而阿里云只做一件事——基于技术的创新和突破。

“从3年前成立‘达摩院’开始,阿里巴巴就下决心从基础技术上开始突破。”张建锋说,“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再到网络架构和服务器,阿里巴巴逐步构建起了端到端的核心技术能力。”

阿里云进化成阿里云智能的“一二一”

达摩院加持阿里技术的“打磨”

当前,阿里巴巴约有60%~70%的流量跑在公共云上,“我们计划接下去花1~2年的努力,将阿里巴巴100%的业务都放在公共云上。”张建锋介绍说,未来阿里将把阿里巴巴的技术跟阿里云的技术完全打通,“以后阿里巴巴用的技术跟阿里云上的产品是完全一样的。大家第一时间用也是跟阿里巴巴用的一模一样的底层。”

如此一来,阿里巴巴集团的技术也变成了云上的技术。张建锋说,未来所有技术和产品的输出,以及to B服务都必须通过阿里云智能这个平台:“作为一个大数据和智能化平台,我们希望合作伙伴跟阿里云一起探索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阿里   达摩   智能   阿里巴巴   数据处理   各行各业   基础设施   关键   能力   业务   数据   财经   平台   技术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