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专家:进入5G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更得留意了

今天,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广电(中国网络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发放四张5G牌照,宣告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也就是说,中国率先进入5G时代了。

通信专家:进入5G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更得留意了

4张5G牌照今日发放

个人信息保护,5G时代挑战更大

进入5G商用时代,的确具有划时代意义。但是,5G来了之后,一个问题很快摆在眼前:个人信息保护。

“从4G时代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到5G时代的联通万物,万物互联将使得信息的采集变得空前全面,每个人在网络中将变得如‘透明人’一般。”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原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认为,5G的到来,将为个人信息保护带来巨大挑战——一个人的身高体重、饮食爱好、健康状况等等,可能在各处留下信息痕迹。因此他认为,以立法的形式对个人信息加以保护尤为重要。

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是今年全国两会的一个热议话题。

今年3月4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张业遂透露,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一些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立法项目,如数字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列入本届五年立法规划。

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多年来因个人信息不当采集、滥用、泄露乃至非法买卖,导致公民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件时有发生。

“5G即将投入商用,对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杨震说,人们在日常生活消费和信息通信体验中的各种信息,将随着通信技术的升级被更便捷地、无感地采集,即使商家不是主动侵犯个人隐私,也带来了各种隐患

通信专家:进入5G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更得留意了

个人信息将被“更无感地采集”

个人信息保护,须考虑中国国情

事实上,个人信息保护在我国并非无法可依。

目前,我国已有刑法总则、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和规章涉及个人信息保护。不过,这些法规总体较为分散,在5G即将商用之际,一部有针对性的专门法律更利于应对当前的态势,同时也更加便于法律条文的逐步完善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加强个人隐私保护的热潮,并随着FaceBook创始人兼CEO扎克伯格因深陷“用户数据遭窃事件”频上头条达到顶峰。2018年5月,欧盟颁布的“史上最严”数据保护法案《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宣告生效。

我国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会是中国版的GDPR吗?

通信专家:进入5G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更得留意了

欧洲对数据保护最为严格

“在立法过程中,可以参照国外好的做法,吸取其长处,但也要立足我国国情,制定符合我国大多数公民利益的法律条款。”杨震说,我国的网络覆盖强度、用户习惯与国外不同,这些因素需要在立法中考虑进去

个人信息保护立法,难以一步到位

不过,针对个人信息保护,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很多,比如怎么定义个人信息?哪些信息要保护?如何进行保护?应该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采取哪些妥善措施?

诸如此类的问题,此前还没有哪部法律有专门的解释。

比如,公安部原副部长陈智敏就认为,数据在数字时代应属于私有,相当于农业革命的土地、工业革命的资本,但现行法律并没有赋予其资产属性,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交易权等也没有被充分地认同和明确地界定。因此,他提出,要在立法中明确数据的属性。

但是,搜狗公司CEO王小川则认为,保护与开放并不矛盾,他建议,在确保数据收集、分发、使用等得到国家立法规范与保护的前提下,要加快面向人工智能的公共数据开放,营造包容的公共数据流通法治环境。

对此,杨震认为,个人信息保护法在维护公民隐私的基础上,要注意保护的“适度”。

通信专家:进入5G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更得留意了

5G时代有机遇也有挑战

“个人信息保护法从长远看不应成为互联网企业头上的紧箍咒,而是要成为促进行业规范发展的利好因素。”杨震表示,这就考验立法者的智慧,如何让立法更科学,既能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又能促进科技发展和应用。

如何找到这个平衡点,这是立法的一个难点。这也表明了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确实有其难度。

“要很容易,(保护法)早就出来了”。杨震说,类比中国首部电子商务法的制定与实施,个人信息保护法也不可能一下子十全十美,“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党中央   公安部   时代   人工智能   牌照   中国   万物   公民   安全法   通信   我国   法律   专家   数据   用户   财经   信息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