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方日记想到长篇小说《沸腾》的写作,其实反映的也是生活


从方方日记想到长篇小说《沸腾》的写作,其实反映的也是生活


在一个异常寒冷的夜晚,我开始了《沸腾》的写作。

窗外飘着朵朵梅花大雪,北风在不停地呼啸,肆虐大地,整个城市淹埋在一片白雾茫茫夜色中。

当年的我,也是顶着这样的大雪,来到长沙一家建筑工地建房子。

我从事的是木工,说是木工,其实就是钢模工。

以前建房使用的是竹木架,木板模,当时没有钢模,只能用竹木。

竹木架很不稳定,随时被风吹倒。制作木板模对个人的技术要求很高,技术不高的人,制作出来的混凝土容易出现涨模、倒塌。

因此在工地上从事木工的人,都有二年的学徒期。

后来发展了,工艺先进了一些,我来到工地时,工地上普遍使用的钢模板。这种模板制出的混凝土,比较光滑,不容易涨模起鼓,也不会出现蜂窝麻面。

但这个活很苦很累。

当时没有塔吊,钢模板靠人力搬运。

一块钢模板有十五公斤,一楼搬到七楼,每天来回几十趟,常常累得鄙人满头大汗,气喘息息。我这个人比较瘦小,开始真的受不了,但没办法,再苦再累也要咬着牙坚持。

我们木工班有十几个人。班长是个东北汉子,高大威猛,技术上是把好手,就是没文化,除了会写自己的名字,其它的基本不认识。

没文化的人差不多都有这个德性,就是对有文化的人比较歧视,内心上有距离感。

因此,班长对我这个文化人特别看不顺眼,总是不断出难题,班长看不顺眼,其他人自然也会跟着,弄得鄙人在班上非常孤立,十分难受,但没办法,只好忍着。为了获得片刻的安宁,有时发了几块钱奖金,会买点烟酒送上去。

尽管如此,日子依然不好过,当然,后来,鄙人因为会写作,命运还是发生了转折,在单位从事宣传工作,这个工作一搞就是三十年。

其实,单位也好,工地也好,都是一个社会,一个小社会。

社会发生的种种丑陋在工地一样会发生,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一样会在工地上演。

大家都是人,不是神,要得到领导的赏识,以换取轻松的岗位,得到向上爬的机会,争斗是必须,尤其是领导看这个人不顺眼时,充当打手,踩上一只脚,划清界线,表明立场,这也是必须的。

我之所以说这些,看了这部小说后,你立刻会发现主人翁柳万锋的命运与鄙人的经历何其相似乃尔。

当然,他与鄙人比,很幸运,因为他可以按照鄙人的意愿不断改变,改变他的一切,让他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

当然,这样的生活,他必须经历非常痛苦的过程才能获得。

天上不会掉馅饼,一个草根不存在不经历磨练而成为英雄,也只有这样,这样的主人翁才会显得高贵,才会得到读者的认可。

说到底,文学其实就是人学,就是人生与社会,与作者经历有非常大的关系。

一个作者没有经历过,很难想象他可以写出真实的生活状态来。当然,功底深厚,可以写几百万字,但显现的生活会非常不真实。

至少鄙人的感觉是如此。

写作离不开生活,尤其是写作长篇小说,需要生活的沉淀,无论你如何编造故事,你所经历的生活始终在引导你写作的方向,让主人翁始终在你的现实生活中沸腾。

就像本书主人翁,大学生柳万锋无意中得罪了人事处长,成了一名木工,无意中又撞见了班长的隐私,一时众叛亲离,身处绝境,四面楚歌,在艰难的危局中努力地学会生存,后来他又面临着金钱、美色、人情三大考验,道道关口让人揪心,让人极度不安。

柳万锋寄托了作者深深的人文情怀,三十年的血泪倾诉,真实的人生际遇,职场上的风云变幻,建筑工地上的潜规则,深爱的女人却不爱他,不爱的女人却深爱着他,复杂的情感纠葛,亲情友情爱情,亲历亲闻,历历在目。

本书反映的是一个建筑工人的辛酸打拼路,三十年人生经验精心打造的职场传奇,演绎的是真实的建筑工人生活,弘扬的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作品具有深厚的央企背景,有大量的不为人知的建筑黑幕。

(李苏章原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看不顺眼   主人翁   长篇小说   木工   木板   工地   混凝土   大雪   班长   深厚   命运   发生   真实   人生   社会   作者   日记   财经   方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