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包华为芯片?嘲讽中国市场离不开富士康的郭台铭,终认清了现实

随着中美科技竞争的不断升温,美国巨头苹果便有意将产业链迁出中国市场,搬到印度等东南亚地区,一则是为了摆脱依赖,以免遭到对等反制;另一则是为了降低成本,进一步提升利润,以求在东南亚地区复制早期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奇迹。

全包华为芯片?嘲讽中国市场离不开富士康的郭台铭,终认清了现实

富士康作为苹果的“御用工厂”,也决定跟随苹果的步伐,将在国内的代工产能转移到印度等地区。这引来了不少网友的调侃:富士康太过忘本,中国市场扶它起来,它却为了追随美企的步伐,而丝毫不顾忌出走之后可能带来的失业潮。

些许调侃本来无可厚非,然而郭台铭却不乐意了,斥责一些网友是在颠倒黑白,当真认为是国内市场离不开富士康,甚至大言不惭的表示:这些年是富士康在给大陆赏饭吃。

全包华为芯片?嘲讽中国市场离不开富士康的郭台铭,终认清了现实

然而,没想到打脸会来得这么快,赴印度建厂的富士康最终还是重蹈了在美国建厂的覆辙,由于环境、管理、水电等问题,计划在5年内全部完工的10座工厂,最终只有两座落地,而且这仅有的两座工厂还是经常处于停工状态。

眼看着iPhone13马上就要进入量产阶段了,郭台铭深知印度工厂必然会耽误大事,于是厚着脸皮,又将富士康的主要产能转移到了国内的郑州工厂。

全包华为芯片?嘲讽中国市场离不开富士康的郭台铭,终认清了现实

经过此次波折,郭台铭终于认清了现实:并非是中国市场离不开富士康,而是富士康自始至终都离不开中国市场。

但是,富士康这些年在国内的口碑以及郭台铭临走放下的话,早已引起了国人们的愤慨,这决定了它想重新找回曾经在国内市场的辉煌并不容易。而且,随着比亚迪和精密立讯等国产制造企业的不断崛起,留给富士康的市场份额已经所剩无几了。

全包华为芯片?嘲讽中国市场离不开富士康的郭台铭,终认清了现实

面对这样的情况,郭台铭一时间也是不知所措,但冷静下来之后,便决定“投其所好”。由于我国正面临着芯片困境,于是,富士康迅速切入半导体行业,将高端芯片的封测作为主营业务,而且,郭台铭还拍着胸口信誓旦旦的表态:华为的芯片,我全包了!

暂且不论如今的富士康,还是不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可靠的长期合作伙伴,但对于正处在爬坡阶段的国内芯片市场来说,富士康的入场并非没有意义,相反,还能起到一定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媒体报道,为了切入半导体代工行业,富士康位于青岛的工厂,引进了国内首台SMEE光刻机。

全包华为芯片?嘲讽中国市场离不开富士康的郭台铭,终认清了现实

虽然富士康的制程工艺仅在65-90nm之间,而且晶圆产能每年也仅有36万片,但重点是,富士康没有采购海外的光刻设备,而是选择了国产设备厂商的产品,不仅有助于国产企业的发展,而且还能加速国内半导体市场良性内需循环的形成。

要知道,芯片制造是重资产领域,昂贵的设备几乎占建厂总投资80%以上的资金,因此几乎所有的代工企业在选择设备的时候,首选的都是那些已经得到过市场认可的海外产品,即便国产价格更低,但他们也不愿意试错。

由于没有订单,久而久之,即便国产设备厂商没有失去研发的积极性,但也会被库存积压给拖垮。这就是造成国产半导体设备、材料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包华为芯片?嘲讽中国市场离不开富士康的郭台铭,终认清了现实

不过,美国对华为等中企实施的芯片禁令,虽然让我们陷入了无芯可用的困境,但却给国产设备、材料厂商们创造了机会。

国内芯片企业在无法从海外进口的情况下,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与国产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国产设备厂商,从而让国产品牌有了打响市场知名度的机会,就像中微半导体的5nm刻蚀机一样,在国内外市场都深受欢迎。

有了订单的刺激,企业就有了推进研发、进行设备升级的“粮食”,从而加速弥补我国在基础设备、材料等芯片细分领域的短板,以实现中国芯的崛起。因此,才会说富士康的回归,并非没有任何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华为   中国市场   芯片   光刻   东南亚   印度   代工   产能   半导体   工厂   现实   苹果   国内   设备   财经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